APP下载

部分可吸收补片与普通聚丙烯补片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对比

2017-11-22于洪球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补片聚丙烯修补术

于洪球

(泰兴市滨江卫生院,江苏 泰兴 225442)

部分可吸收补片与普通聚丙烯补片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对比

于洪球

(泰兴市滨江卫生院,江苏 泰兴 225442)

目的观察部分可吸收补片与普通聚丙烯补片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中的应用,比较二者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TAPP的76例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普通聚丙烯补片治疗,试验组给予部分可吸收补片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患者腹部慢性疼痛、异物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在术后1、3、6个月补片挛缩直径、皱缩率等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可吸收补片与普通聚丙烯补片在TAPP中均具有较好效果,其中以部分可吸收补片更为显著,可有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补片痉挛皱缩率等指标,安全性更高,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的价值。

部分可吸收补片;普通聚丙烯补片;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在临床中常见用于治疗腹股沟斜疝、直疝、滑动性疝等疾病,此外还包括老年患者常合并的前列腺增生症、明显尿潴留均可起到较好效果[1]。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拓展,新材料与新术式的引进,TAPP治疗后复发情况得已有效控制,但部分临床反应,术中补片植入患者存在术后一定程度的慢性疼痛与局部异物感等不良情况[2]。本研究通过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TAPP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部分可吸收补片与普通聚丙烯补片在腹腔镜TAPP中的应用,比较二者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资料,现将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TAPP,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3例,女性33例,年龄40岁-71岁,平均年龄(60.1±4.3)岁,II型疝11例,III型疝53例,型疝12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8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采用部分可吸收补片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聚丙烯补片治疗,补片参数均为15 cm×15 cm,由河南省嘉倍利商贸有限公司提供,所有患者均采用丙泊酚行静脉麻醉,手术方式采用周雪玲等[3]的TAPP术式。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指标观察并统计,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指标,此外采用视觉模拟评估法(VAS)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进行评估并记录,异物感通过患者主诉作为评判依据。随后采用超声测量并记录两组患者1、3、6个月补片横径,并计算皱缩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后数据统计显示,实验组手术时间(40.3±10.9)min、住院时间(2.8±1.1)d、治疗费用(0.68±0.09)万元,对照组手术时间(38.9±11.2)min、住院时间(3.1±1.2)d、治疗费用(0.71±0.10)万元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3,t=0.41,t=0.44;P>0.05);术后试验组患者腹部慢性疼痛发生率5.26%(2/38)、异物感发生率7.89%(3/38),对照组分别为10.53%(4/38)、13.16%(5/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P<0.05),且两组在术后1、3、6个月补片挛缩直径、皱缩率等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TAPP术后患者常见出现慢性疼痛、异物感等情况,据临床大量实践分析认为[4]与聚丙烯补片植入机体后可出现瘢痕化皱缩有关,同时也存在施术者临床操作因素所致的可能性。聚丙烯补片经植入后,直径皱缩较为明显,半年内可高达15%-30%。部分可吸收材料补片属近年来新型补片,由聚丙烯与聚已交已内脂材料混合而成,通过临床大量实践显示,其优势体现在可降低术后挛缩情况的发生率[5]。这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从本文结果中可以看出,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部分可吸收材料补片在治疗中可达到较佳的治疗效果。且术后试验组患者腹部慢性疼痛、异物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1、3、6个月补片挛缩直径、皱缩率等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部分可吸收材料补片在治疗中的确有助于降低术后不良情况的发生率,与挛缩直径等情况的发生,安全性更高。

总之,部分可吸收补片与普通聚丙烯补片在TAPP中均具有较好效果,其中以部分可吸收补片更为显著,可有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补片痉挛皱缩率等指标,安全性更高,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的价值。

表1 两组患者应用补片不同时间情况比较

[1]付大鹏.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7(3): 21-22.

[2]邱俊然,石一峰,张明真,等.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否固定补片前瞻性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8(11):71-73.

[3]周雪玲,练贤惠,刘健培.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中不同补片固定方式的中远期疗效对比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7,2(13): 104-107.

[4]席多宏,李兴禹.经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3(1): 48-49.

[5]谢敏,余森.腹腔镜腹膜前腹股沟疝聚丙烯补片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5):215-217.

猜你喜欢

补片聚丙烯修补术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补片的选择与固定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3D-MAX补片在经腹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透明聚丙烯研究进展
自固定补片与普通聚丙烯补片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的对比研究
成核剂对聚丙烯釜压发泡的影响
无卤阻燃聚丙烯的研究进展
一种新型聚丙烯成核剂的合成及表征
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