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2017-11-22钟园园

度假旅游 2017年8期
关键词:出游旅游大学生

钟园园

(渤海大学管理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钟园园

(渤海大学管理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目前,有关旅游的研究内容比较多,但是有关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的研究却非常少。本文就以此为论题,研究大学生群体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旅游行为,进而探索其规律,为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

移动互联网;大学生;旅游行为

大学生是重要的旅游团体,由于诸多旅游动机,他们纷纷在闲暇时间外出旅游,欣赏各地的景观。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旅游行为呈现出一定的特征,本文就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去全面分析大学生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旅游行为特征,并根据大学生的这些行为特征,提出一些针对大学生的旅游资源开发策略,以期本文的研究对于大学生旅游资源开发有一定帮助。

1 大学生出游前行为特征分析

1)旅游动机分析

旅游动机是促使大学生产生旅游行为的重要驱动力。经过调查表明,大学生的旅游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交际动机。大学生往往会对自己身边所熟悉的景象或者事物感到厌倦,为了逃避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借助外出旅游的方式来调节原有的生活状态。出于交际动机,大学生希望在旅游的过程中结交新的朋友,丰富枯燥乏味的日常生活。

第二,文化动机。大学生往往希望自己通过旅游来满足求知欲望,在旅游的过程中开拓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与此同时,大学生通过旅游能够对异地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民俗风貌等有一定了解,促进自己文化素养的形成。

第三,求异动机。大学生总是对自己所不熟知的外部世界产生好奇心理。通过旅游,他们的好奇心理能够得到一定的满足。他们不会畏惧旅游过程中的潜在危险,旅游让他们拥有无限的乐趣。

第四,体育动机。大学生具有无限的青春活力,现如今有很多的大学生选择徒步旅游、骑车旅游的方式而外出旅游,旅游仅仅是一个目标,在旅游过程中的运动也是他们所青睐的。增强个人素质,锻炼自身体质,他们会结伴旅游,一路锻炼,一路欣赏旅游沿途过程中的美丽风景。

2)信息来源方式

在旅游之前,大学生必然要对所要旅游的地方进行一定的了解。而在信息的来源方面,网络则是最主要最关键的途径。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让大学生逐渐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几乎每一个大学生都拥有智能手机或者笔记本电脑,他们能够随时随地查阅旅游景点信息,预定出游的车票、景点的门票、酒店等等。经过调查研究显示,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大学生的旅游地点由身边的朋友推荐,由于人际圈的局限,大学生除了从网络获得旅游信息以外,还有的选择团体出游的方式。除了这些方式,还有少部门的大学生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确定自己的出游地点。研究表明,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大学生能够自主查阅旅游信息,传统媒体的宣传效果已不再明显。

3)出游前考虑因素

大学生出游前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经济因素占据百分之七十五左右,时间因素占据百分之七十一左右,食宿因素占据百分之六十左右,安全因素占据百分之五十五左右。由此可见,经济因素和时间因素是大学生外出旅游的最主要约束。大学生出游的时间都集中在节假日,除了节假日以外他们并没有太多的闲暇时间。因而,大学生在旅游的过程中在时间和地点选择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2 大学生出游过程中行为特征分析

1)时间以及地点选择特征

在出游的过程中,大学生的出游时间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在法定节假日出游的大学生占据百分之八十以上,在周末出游的大学生占据百分之三十五左右,在寒暑假出游的大学生占据百分之五十左右,而其他时间出游的大学生仅仅占据百分之七左右。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出游的时间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

根据大学生旅游的地域特征,旅游具体可以分成国际游、国内游以及省内游三个类别。根据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选择国外游的占2%,选择国内游的占60%以上,选择省内游的占70%以上。大学生通常在节假日外出旅游,而节假日正是旅游的高峰时期,大学生考虑到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更多的就选择在省内出游。由于高铁、飞机的普及,互联网购票系统的完善,很多大学生也选择快速的交通工具在国内旅游。

2)出游以及交通方式

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出游有很多的方式,其中与同学朋友同游的占50%,以组织或者班级等团体为单位出游的占20%,以自己的家庭为单位一同出游的占15%,选择个人出游的大学生仅仅占据百分之十二,而选择报名旅游团出游的仅仅占据百分之八。由此可见,大学生出游往往喜欢和自己熟悉的人结伴而行,他们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希望在旅游的过程中无拘无束不受太多的限制。

在短途旅游的过程中,大学生往往会选择公交车或者自行车的出游方式;在长途旅游的过程中,百分之八十的大学生选择火车出游方式,经济实惠;百分之五十的大学生会选择汽车出游的方式,快捷方便。而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也有很多大学生自主开车以自驾游的方式出游。

3)消费结构和可承受价格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大学生在外出旅游过程中的费用都是由父母来支付,而有少部分的大学生勤工俭学自己攒钱外出旅游。在这种情况下,家庭经济条件成为制约大学生旅游的主要限制条件。大学生团体尚未实现经济上的独立,他们在吃、行、住、娱、游、购方面相对谨慎。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电商务的发展,大学生普遍倾向于网络购物、网络支付,很多东西都在网络上进行。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为大学生的旅游带来了很多的便捷。调查研究表明,住宿和交通在大学生旅游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而娱乐和购物在大学生旅游消费结构中的比重较小。也就是说,很多的旅游者都是穷游一族,在旅游过程中以欣赏旅游景区景观为主要目的。

大学生可以承受的旅游价格有限,能够承受三百元以下旅游费用的大学生占据百分之十五;能够承受三百到六百旅游费用的大学生占据百分之三十五;可以承受旅游花费在六百到九百之间的大学生占据百分之二十五;能够承受一千元以上旅游花费的大学生占据百分之二十五。显然,大学生旅游可以承受的价格接近我国平均旅游花费水平。

3 移动互联网下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对策

在旅游的过程中,大学生注重体验过程,这与家庭度假游、商务旅游有很大的不同之处,针对大学生的旅游市场应该针对大学生的特点而进行具体的开发。

1)开发符合大学生需求的旅游产品

第一,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就是以自然的资源为根本,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促进大学生在旅游的过程中与自然更紧密的接触,让大学生能够更接近自然,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今天,人们纷纷在网络上呼吁保护生态环境,而大学生的生态旅游正是与之相符的,他们能够在旅游的过程中传播环保意识。

第二,求知旅游。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的交流非常紧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也在不断增强,他们在旅游过程中越来越追求自我求知欲望的满足。当前,有很多的大学生出于对地理、自然、文化、科技、经济等知识的追求而去外出旅游,通过旅游的方式增长自我的见识,开拓自我的视野,丰富自身的生活阅历。

第三,猎奇旅游。大学生的思想活跃,个性独立,对身边的一切充满好奇。在旅游的过程中他们渴求新知,大胆探索未知。对于潜水、漂流、滑翔、攀岩、蹦极等具有一定刺激性的活动,他们乐于大胆尝试挑战。

第四,体育旅游。大学生对于自我的身体健康十分关注,而且他们的青春活力无限。通过体育旅游活动,他们能够感觉到无限的乐趣,并在这个过程之中增强了自身的身体素质。徒步旅游、骑行旅游,越来越受到更多大学生的青睐。

2)对旅游产品合理定价

首先,旅游产品的开发应该根据旅游淡季、旺季平衡开发。旅游自身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很容易受到季节、气候、节假日的影响。我国很多地方都处于中原地带,旅游的时间大概集中在四月份到十月份,这一段时间被称为“旅游旺季”,而十一月份到来年的三月份期间则被称为“旅游淡季”。通常来说,春季和秋季温度适宜,然而大学生在这段期间则处于忙碌的状态。每逢节假日,大学生处于放假状态,则会趁机外出旅游。旅游的季节性影响着大学生的外出旅游活动,对此,旅行社应该及时调整旅游开发策略,适时推出一些优惠活动,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在旅游旺季之时,旅行社的开发者应该充分挖掘人、物、财等资源,尽可能地接待更多的旅游者。当处于旅游淡季之时,旅行社应该进行旅游推销,用价格吸引大学生,薄利多销,缓解由于旅游淡季而旅行社经营状态不佳的局面。同时,旅行社还应该在淡季对内部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以总结更多的经验。

其次,旅游产品的开发价格要合理。在大学生旅游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不同的文化环境、经济条件的影响。对此,旅游产品的开发要结合当地的特色而进行,对于旅游较热的景点,其内的产品价格自然相对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往往会采取群体购买的方式而降低其单品价格,旅游产品的开发对此也要具有集体购买优惠的特点。对于旅游景点相对冷门的地区,旅游产品的开发就应该具有一定的特色,开展具有特色化的旅游服务,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大学生。除此以外,对于旅游产品价格的制定,旅游企业也应该根据大学生的经济条件特点适当对大学生优惠,降低其产品的直观价格。唯有如此,对于那些经济条件不是很乐观的大学旅游者来说,旅游才会存在更多可能的机会。

3)更新促销方式,加大宣传力度

旅游市场的开发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结合大学生的行为特征,这样才能够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旅游活动之中。

首先,旅游市场的开发要充分发挥旅游广告的作用。互联网上的旅游广告能够吸引潜在的大学生进行具体的旅游活动,传播旅游信息,对此,旅游广告的开发制定应该围绕大学生的旅游行为特征进行,让大学生产生旅游的欲望,建立与大学生之间的信息互联。大学生不但能够通过广告获得旅游信息,而且还能通过互联网上的优惠信息进行购买,以促进旅游活动的进行。

其次,学生旅游直销点也是重要的旅游市场开发方式。目前开讲,很多的旅行社都实施了在大学设立旅游代理的方式,培养学生直销点,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让更多的大学生宣传旅行社以及旅游信息,通过大学生代理的直销,解答大学生的各种问题,其他的大学生便可以更及时地了解旅游信息,并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口头宣传,让大学生的旅游能够有根据、有保障的进行。除此以外,旅行社应该和高校进行合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很多的社会企业逐渐开始与高校的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深化校园和企业社会的合作。旅游企业也应该和高校的社团进行合作,将旅游市场深入到大学校园之中,适当赞助高校学生举办的一些户外运动活动,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加强与大学学生之间的交流,普及旅游的知识以及优势,以发挥最佳的宣传效果。比如说,现在的“去哪儿网”就在全国各个高校设立了代理,为高校学生提供赞助活动,推销各地的旅游信息、酒店信息等等,很多大学生也纷纷认同“去哪儿网”的校园代理,并通过他们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具体的旅游活动。

最后,产品的宣传应该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大学生自身的旅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时间、地点选择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此,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应该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进行,站在大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旅游活动之中。旅游的宣传可以借助互联网,在网络上普及旅游地区的景点信息,通过网络文案的方式介绍大学生旅游的案例和优势,通过大学生视频的方式宣传旅游的优势,这样无疑就是最好的宣传方式。考虑到大学生的经济条件、时间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对于旅游的兴趣。然而,在宣传的过程中注意不能夸大其词,不然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交流十分发达,然而大学生的旅游仍然有很多的限制因素,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应该结合大学生的旅游行为特点而进行,开发的过程中要采取一些方法和策略,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充分发挥旅游信息传递的高效及时特点,以让更多的大学生感受到互联网背景下旅游的便捷,享受这个过程中的乐趣。

[1]周洋阳.基于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下的大学生旅游网站建设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6.

[2]黄平.基于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下的旅行社营销策略探讨——以云南部分高校学生为例[J].价值工程,2014,33(12):191-193.

[3]张晓.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及市场开发建议——基于东北电力大学的调查研究[J].中国商贸,2012(35):149-150.

[4]孙晓,彭万臣.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研究——以河南省高校为例[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30(3):111-114.

[5]杨英,阎顺山.女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及市场开发对策——以重庆高校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12):67-68.

[6]金平斌,郎富平.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以杭州市高校为例[J].旅游学刊,2004(4):19-22.

F59

A

1672-7517(2017)08-00104-03

2017-07-15

2017-08-25

钟园园,女,辽宁葫芦岛人,渤海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猜你喜欢

出游旅游大学生
你出游,我出油
未来出游大作战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假期带娃出游防走失
大学生之歌
旅游
出游季你都“妆”对了吗
旅游的最后一天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