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踪真相,打造新媒体时代的“稀缺产品”
——以大河报《辟谣“毒水壶”传言》系列报道为例

2017-11-22郭传廉

中国记者 2017年8期
关键词:传言辟谣水壶

□ 文/郭传廉

追踪真相,打造新媒体时代的“稀缺产品”
——以大河报《辟谣“毒水壶”传言》系列报道为例

□ 文/郭传廉

本文以《大河报》发表的一组获奖系列报道为例,从概述该报道的策划、组织、采写、编发过程入手,阐明传统纸媒在阻击和反制网络虚假信息方面应有的民生情怀和责任担当,进而分析纸媒怎样才能针对网络虚假信息的成因和特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出能产生良好传播效果的“证伪新闻”。

网络虚假信息 纸媒优势 证伪新闻 大河报

近年来,网络虚假信息大量出现,且传播速度快,有的甚至导致严重后果,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及时揭穿和阻止网络不实传言、谣言,就成为新闻信息传播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一背景下,传统纸媒的“证伪新闻”顺势而起,此类报道以《人民日报》“求证”栏目、《钱江晚报》“真相”栏目为代表,很好地发挥了辟谣止谣、以正视听的社会作用。

近年来,《大河报》也推出了大量这样的报道,产生了积极社会影响。《辟谣“毒水壶”传言》系列报道在其推出后产生了良好传播效果,堪称此类新闻的一个优秀案例。

一、危言耸听的“毒水壶”

2016年3月中下旬,一则市场上不少电烧水壶系“高锰钢”材料制成,加热过程中会使“锰”析出,长期使用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的信息在各网站、微信朋友圈中疯传,文中建议市民选用此类产品时购买“304不锈钢”制品。更有“当心!用这种壶烧水喝会变傻、致癌”等耸人听闻的词句时不时出现在手机客户端。一时间,使用电烧水壶的用户人心惶惶,一些人甚至立即买来“304不锈钢”水壶,将原有的旧水壶换掉。

时任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大河报》负责人董林看到网上这则信息后,觉得其中的说法存在很多疑点,而且,使用电烧水壶的情况十分普遍,是个不容有任何误导的民生话题,必须弄清其虚实真假,便立即布置新闻采访部门安排记者采访。

经讨论商量后,确定了一个大致采访报道思路:先将初步的采访结果公之于众,尽量降低不良影响;采访公布此抽检结果的江苏省质监部门,弄清其检测过程和方法是否科学;与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取得联系,请他们从专业视角发表观点和看法;另找一家与各方无利益关联的质量检测机构再进行一次检测,并向社会公布检测结果。

2016年3月25日,《大河报》用两个版的篇幅,推出了该系列的第一组报道:《这种壶烧水能把人喝傻?唬你的!大河报记者向专家求证:“高锰钢”电水壶有毒的说法不靠谱》《烧水能烧出毒?明明烧的是“醋”专家质疑:“用查汗液的方法去查血,这能查出个啥?”》《公开信息→网络谣言→换壶风潮→涨价闹剧……“毒水壶”变身记》,并在头版头条位置做了重点导读。这组报道先是概述了网上传言给电烧水壶使用者带来的恐慌,以及销售市场的反应,继而通过向国内几所高校多位从事金属材料、冶金等方面研究的专家核实此说法,初步得出“用不锈钢电水壶烧水,几乎不可能造成锰析出”的初步结论。

3月26日,《大河报》推出了对江苏省质检院实验人员的采访,并继续在头版头题位置导读。实验人员承认信息披露不完整,并称检测结果被网络媒体曲解、放大了,从而验证了安排采访时最初的推测。报道根据采访中了解到的情况指出,“餐厨用具不锈钢材质牌号”与“不锈钢制品中锰析出量”两个重要参数国家标准的缺失,为这次“毒水壶”风波埋下了伏笔,并呼吁加快行业标准的出台,从而深化了报道主题。

在此后二十多天时间内,《大河报》又陆续刊发了多篇有分量的报道。

这些报道以事实为依据,以观点为统领,环环相扣,逐步深入,逻辑严密,说服力强,且均在报纸头版导读,再经大河客户端,大河报官方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推送后,影响进一步扩大,引起消费者和业界的广泛关注。

二、谣言阻击给读者吃了“定心丸”

报道因抓住了社会热点、市场焦点、民众痛点,且反应迅速,求证充分,内容准确,观点鲜明,很快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大河报》的第一组报道在报纸上推出后,报社的热线电话被打爆,仅大河报官方微信、微博及大河客户端的点击阅读量,很快飙升到20万人次。至4月10日前后,相关报道的阅读量已超百万人次。

第一、二两组报道发出后,包括新华网、人民网、腾讯、网易、凤凰在内的众多网络媒体都进行转载。人民日报官方微信转载了大河报的报道后,一个多小时阅读量就达到10万+。百度搜索关键词“毒水壶”可以发现,网络中转载的关于此事的报道已经有数十页的搜索结果,其中不乏大河报调查报道发出后,各媒体结合当地情况的“落地报道”。网上对“毒水壶”传言辟谣的文章数量已超过最初的“传谣帖”,网友对事件的建议与反思也逐渐增多。

4月11日,中宣部新闻局新闻阅评员在相关刊物上发表题为《大河报辨析“锰析出”传言为电热水壶正名》的评论文章,对该报道给予肯定。认为,大河报的报道“阐明烧水壶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并不存在所谓的‘锰析出’,不会对使用者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回应了媒体和网络上的不实传言,给广大电热水壶用户吃了颗定心丸。”

三、“证伪新闻”的纸媒优势

针对网络虚假信息,传统纸媒要做出有说服力、传播效果好的“证伪新闻”,必须熟悉、了解其成因、特征,才可以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网络虚假信息泛滥,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互联网与生俱来的天然属性。“互联网天然是一个信息传播的最佳平台,任何人都可以手握着麦克风,任何人也都可以找到愿意倾听的对象。当每个人都成为信息公开的生产者时,一边是传统新闻的边界被大大模糊,另一边大量虚假信息、伪科学信息等也随之大行其道。”

作为“证伪新闻”的成功案例,《大河报》的辟谣“毒水壶”系列报道,充分发挥了传统纸媒优势,准确抓住了网络传言、谣言的特征,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调查、取证、求证,从而掌握具有说服力的事实和观点,让人们弄清了真相。

传统主流纸媒的最大优势就是站位高,具有公信力、权威性、专业性、采访资源,以及与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互动能力等。这些,在这次的采访报道中,都体现得比较充分。

在持续一个月的采访报道中,记者先后采访了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的教授、学者,中国金属材料流动协会不锈钢分会秘书长、河南省人民医院营养科医师,江苏省质监局办公室负责人,江苏省质检院实验人员,相关领域顶尖学术权威、中科院院士,以及电烧水壶销售商和消费者,还联合郑州的专业检测机构,按照严格的操作规程,对电烧水壶进行接近实际生活场景的“锰析出”实验。采访中,记者从寻找原始信息源做起,请学界专家、业内人士从当时检测场景与实际生活场景的差异等角度,指出该检测结果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的误导,并请他们从锰元素溶解基本原理、人体对锰元素吸收实际状况的角度发表观点,指出电烧水壶在常规使用状态下,不可能造成“锰析出”,更不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尤其是报社联合本地检测机构,模拟实际生活场景所做的实验,既是对学界专家、业内人士观点的有力佐证,对消费者也更具说服力。记者对不实传言的流出、放大、变异的演变过程的梳理,既让人们弄清了真相,也起到了警示作用。

上述报道的基础就是纸媒习惯成自然的高站位、长期累积起来的公信力、权威性、雄厚的采访资源、专业的新闻操作水平、与相关单位的高质量互动能力,而这些,就是传统纸媒在新媒体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注释】

[1]张璁.假新闻为何会定期“重生”.人民日报,2016-12-07.

(作者是大河报副总编辑)

编 辑 陈国权 24687113@sina.com

猜你喜欢

传言辟谣水壶
课桌水壶架
让传言变福音
借水壶
“最强辟谣101条”引发质疑
喂,110吗?地铁上有人在作妖
关于拍卖的辟谣
藏在水壶里的爱
着火谜案
辟谣是为方便面“正名”第一步
网络时代政府辟谣的应急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