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开放式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2017-11-21高亚男

新课程·上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开放课堂实施策略小学体育

高亚男

摘 要: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是开放课堂。开放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从内容开放、方法开放、和谐氛围的构建等几个方面论述小学体育开放课堂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體育教学;开放课堂;实施策略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教学的总目标。开放课堂是新课改下的新型的课堂模式,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框架束缚,使每一个学生主动发展。笔者立足小学体育教学实践,谈谈小学体育构建开放课堂的几个主要途径,以期与同仁们共享。

一、尊重学生,构建和谐课堂氛围

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核心是营造师生平等的氛围。师生平等,首先体现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改变高高在上的“师者”形象,少些教师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威严”,少些批评和指责,应客观把握孩子们在体育能力方面存在的弱点,如体育意识不强、体育素质较弱、体育能力较差等,应该承认小学生的体育基础是“一张白纸”,是一片待垦的肥沃土地。为此,教师应给孩子们营造自主、宽松的氛围,让孩子们在和谐的氛围中,提高体育意识,增强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此外,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动,不论是体育训练中,还是体育课的课内外,孩子犯错误是难免的,对待孩子们的错误,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少一些呵斥和批评,给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机会,给他们对体育动作、技术要领把握和领悟的机会,给他们更多的宽容和包容,给他们理解和让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最好的,这样,让孩子们“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二、有效运用教材,注重教学内容开放

现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简单、易学、开放。而传统体育课程,具有封闭性,要求学生机械模仿,简单重复,活动缺乏创新。

如教学“跨越式跳高”时,对于“过杆技术”的教学,教师严格按照“过杆技术”的“四部曲”而进行教学,让学生严格按照四个基本动作而加强训练。教学中,教师对这些动作严格要求,不得有半点的“掺假”和不足,并且,课堂教学是单一的“跨越式跳高”,对于孩子们的创新的跳法,教师采用“禁之”“断之”的做法,抑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抑制学生参与的兴趣。

新课标指出,体育教学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意识,教师应善于结合教材内容,并允许学生创新,设计健身运动、趣味性的体育活动等,让学生融入体育课堂中来,融入体育教学中,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用。如“跳高”的教学,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现象中包含“跳高”的特点,如跳起来摘树上的果子、翻越障碍物等。

此外,“跨跃式跳高”的重点放在“助跑”“起跳”两个方面,其中,跑的速度、弹跳是重中之重,对于助跑,仅仅在跳高的课堂上难以实现,为了实现快速助跑、提高跑的速度的训练,教师应结合辅助教材《障碍接力赛》,以比赛的形式,激发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合作意识的提高。

三、注重方法的多样化,实现教学方法的开放

开放体育课堂,首先要开放教师的教。如学习上受阻时,应通过提示、启发,促使学生科学训练。如“跨越式跳高”的教学时,对于“两腿依次摆动过杆”这个难点,笔者就设计了“追逐跨越”“助跑三步练习”等游戏,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分层次练习,取代了整齐划一的练习。对于“跳高”的高度的挑战,笔者采用“挑战自我”的激励性活动,让学生每跳一次,刷新自己的记录,鼓励学生不断挑战自己的高度,树立不怕困难、知难而进的决心和毅力。

在学法上,笔者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注重学法的指导。如课前的自主练习,如50米跑的教学前,对于起跑的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采用不同的起跑方式体会和感悟50米跑的蹲踞式起跑和站立式起跑的不同,并感悟采用蹲踞式起跑的必要性;课前反复练习跑,体会起跑、加速跑的方法,通过反复的课前锻炼和反复琢磨,体会什么时候加速更能提高50米跑的成绩。这样的课前自主训练,实现了自主先学,突出先学后教,也为课堂上的交流打下基础。

也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训练的方式和方法、自主选择训练的内容。如跳绳和踢毽子的体育课堂上,显然教学内容就有可选择性,包含跳绳和踢毽子两个方面,可以选择其一,可以两个都进行训练,这样,可以满足学生的兴趣,有利于特长的发展。

四、融入游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没有不喜欢游戏的孩子,体育教学也不例外,体育教学中融入游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也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如“快速跑——站立式起跑”的教学,如果教师一遍遍讲解“站立式起跑”的方法,教师采用讲授法、学生采用集体练习法等,学生在这样的训练方法、指导方法下,学得枯燥、乏味,而如果在热身环节开展热身活动,选取《七彩阳光》的腹背运动和上下肢的徒手操活动时,开展“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反应敏捷度以及动作的准确性,也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各种训练的时候,模仿“抗震救灾”的情境,让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中,开展各种救护工作,不仅发展学生的跑、跳的能力,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更强化学生团结合作、克服困难的意识。

总之,开放课堂,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师生和谐活动,学生积极主动,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促使学生自主锻炼、阳光运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包海丹.开放课堂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9).

[2]夏艳.让小学体育课堂在开放中走向精彩[J].当代体育科技,2016(23).

[3]龚成树.新课标下小学体育卓越课堂初探[J].科学咨询,2016(28).

猜你喜欢

开放课堂实施策略小学体育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