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使用
2017-11-21宋邵琴
宋邵琴
摘 要:学生普遍对于作文教学抱有恐惧心理,这主要是因为传统作文教学注重单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导致作文教学氛围相对枯燥乏味,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感到无话可说,不知道该从何处下笔,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情感表达,使学生的写作审美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但是,小学作文不仅影响着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还影响着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所以,教师应注重小学作文教学,以小学生的特性及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创设情境;生活;情感;个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作文教学,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内容。很多小学生对于作文都会感觉无从下笔,甚至会畏惧作文学习,以至于经常会出现抄袭作文的情况。因此,为了改善当前作文教学的窘迫局面,教师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作文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有话可写,能够爱上写作。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他们正处于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不仅能够为其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还能够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有效的培养,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性,在作文教学中开展情境创设教学手段,根据不同的写作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情境创设方法,使学生能够直观地对作文内容进行感知和体验,由此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和写作欲望,使他们能够获取相关的写作资源。
一、创设生活化的作文情境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能够提供丰富的作文资源。对于小学生而言,生活不仅能够让他们体验到最真切的情感,还能够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写作资源,使他们见识到多姿多彩的世界,所以教师可以在作文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能够有感而发,自然而然地萌生情感,从而能够写出精彩的文字,让学生深刻了解到,真实的生活就是最好的作文素材。比如说,在开展《大自然的声音》这一作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走出教室,去感受校园里的鸟语花香,感受花、草、树、鸟、风等带来的自然气息,通过自由活动实现对自然的探索,由于小学生的安全意识较差,所以教师需要着重强调安全问题,观察他们的需求,并及时予以帮助,这样不仅能够符合小学生爱玩的天性,还能够让他们快乐地享受作文学习,进而在写作时能够写出实实在在的精彩内容。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作文情境
多媒体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它也在很大程度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升。除了形象和直观是多媒体的主要特点之外,多媒体还具有较强的可控性,通常多媒体可以通过视频、音频等功能展示图片、声音或者动画。再者,作文教学相对于其他教学内容而言,文字性内容较多,易给学生造成枯燥乏味的感受,而小学生容易在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中产生倦怠情绪,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感官在声光色像的影响下得到充分刺激,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有效激发,还能够让学生体验到形象、立体的写作情境。除此之外,通过多媒体营造作文情境氛围,还能使学生的写作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拉近学生与实际的认知距离,在五彩斑斓的多媒体影像中认识五彩缤纷的世界。尤其是多媒体的音频功能,能够播放与写作内容相关的音乐,实现对气氛的渲染,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带入到写作景象中。
三、鼓励学生进行个性表达
小学生都具有鲜明的个性,换言之,他们的童真使得他们的语言更具个性魅力,所以,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表达,以此来创设作文情境,促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话题作文是学生能够自由发挥个性表达的最好作文题材,并且教师不能够过分强调学生运用作文技巧或者技法开展写作,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在作文情境中自由发挥想象,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想法或者情感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使“自由作文”真正落到实处。同时,教师还应该对他们的表达方式给予尊重、鼓励和欣赏的态度,使他们的写作自信心得到有效提高,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作文学习中,更加享受作文学习。
总之,小学作文教学可以说是语文教师相对比较苦恼的教学内容,虽然说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他们却难以集中注意力,尤其是对于作文教学而言,教师应以学生的兴趣特点为核心,创设相应的作文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真切地体验到作文素材的内容,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写作想象力的发挥,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从而有效提高写作水平,写出更加精彩、动人的个性文章。
参考文献:
[1]任永良.小学作文教学初探[J].科技资讯,2013(29).
[2]孫荣欣.浅谈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小学作文教学[J].学周刊,2013(6).
[3]赵霞.小学作文教学刍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
[4]蒋邦芹.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写作(上旬刊),2015(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