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山高产栽培技术

2017-11-21李汉铣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21期
关键词:淮山高产栽培技术

李汉铣

摘要 淮山是适宜五华县山区发展的经济作物,品质好、经济效益高。本文结合五华县环境条件总结了淮山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种苗制备、种植、支架引蔓、中耕填土、施肥、灌溉与排水、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促进淮山的推广种植,获得增产增收。

关键词 淮山;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2.1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1-0077-01

淮山是一种健康食物,其富含VA、氨基酸、胆碱等营养物质,广受消费者喜爱;此外,淮山还是一种良好药物,其具有养胃健脾、益肾补肺、止泻敛汗等功效。五华县素有种植淮山的习惯,出产的产品质量好、市场销售价高,且淮山栽培易、加工快、经济效益高,是适宜山区发展的经济作物。现将淮山高产栽培技术具体要点阐述如下。

1 选地整地

种植淮山宜选择土质疏松、湿润的土壤,优选砂壤土或潮泥田。淮山播种前进行精细整地十分必要,整地前施用基肥,以施用腐熟的有机肥37.5 t/hm2为宜,整地时需耙碎耙匀[1-2]。随后开种植沟,以宽30 cm、深80 cm、行距100 cm为宜。开沟之后,再次施肥,以施用碳铵375 kg/hm2、磷肥375 kg/hm2以及复合肥300~450 kg/hm2较为合适,施肥过后回填一层薄土并拌匀。回泥时,将两边人行沟耕作层的泥回填到种植沟内,直至回泥至与地表平齐。最后做畦,畦高40 cm、宽60 cm。

2 种苗制备

选择形状细长且无病虫害的块茎,将块茎切成8~10 cm,在切口处粘一层草木灰和石灰,以减少病菌的侵染。

3 适时种植

对于五华县地区来说,淮山的最佳种植时间在3月底至4月初。种植时,挖好定植穴,定植规格为100 cm×60 cm,定植穴长、宽均为30 cm,深35 cm,每穴施用腐熟有机肥3~5 kg作底肥。定植后填上细土,并浇上定根水。

4 支架引蔓

当淮山苗生长至30 cm时,需及时搭架,以便引蔓向上生长,搭架材料一般选用树枝或细竹竿,最佳架高为2.0~2.5 m,搭架時应当固定牢固,以免被风吹倒。

5 中耕填土

在淮山生长前期,中耕除草十分关键,通常以每15 d进行1次为宜,直至茎蔓爬至半架位置为止。为了排水顺畅,通常在架内堆起高畦,以便雨水从畦沟顺畅排出。

6 科学施肥

淮山整个生长周期对肥料的需求分布为前少后多,前期待出苗整齐后,施用1次人粪尿(浓度以20%为宜),之后每隔3~4周施用1次人粪尿(浓度以50%为宜)。立秋前后,待淮山进入生长旺盛期时应进行1次重施肥,施花生麸1 050~1 500 kg/hm2、氮磷钾进口复合肥300~450 kg/hm2,此外,为了促进根块快速生长,可增施磷酸二氢钾75~150 kg/hm2。施肥时采用沟施方式,并先灌水后施肥,以尽量避免肥效流失,其中应格外注意的是待水干后再施肥,以免肥料渗到淮山薯块位置而造成薯块变黑腐烂,从而影响其品质与产量。

7 灌溉与排水

虽然淮山具有较强的耐旱特性,但缺水情况下将对其品质及产量造成较大影响。为此,应适当浇水。在淮山生长初期,土壤环境以保持湿润为宜,在第1次施肥前后,如遇干旱少雨,土壤缺水严重的情况,可进行1~2次浇水,以保证土壤层表湿润即可。夏秋时节,如遇干旱天气,可于清晨进行适量补水。需要注意的是,淮山怕涝,在多雨时节应当定期清理畦沟,以确保积水及时排出。

8 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褐斑病等。防治立枯病用30%恶霉灵水剂1 000倍液或70%敌磺钠可溶粉剂800~1 000倍液浇灌植株根部,根据发病轻重情况,可施药2~3次,施药间隔期为7~10 d较为合适。在炭疽病、褐斑病防治上,一是实行轮作,及时消除病残体[3];二是在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 000~2 500倍液喷施叶面防治,每10 d喷1次,连续喷2~3次。

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茶毛虫、松毛虫、绿叶蝉等。斜纹夜蛾用21%灭杀毙乳油6 000~8 000倍液、50%氰戊菊酯乳油4 000~6 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4 000~5 000倍液喷防。茶毛虫、松毛虫用90%晶体敌百虫、50%马拉松乳剂、25%亚胺硫磷乳剂、50%杀螟松1 000~2 000倍液喷防。绿叶蝉用10%吡虫啉或敌杀死2 500~3 000倍液喷防。

9 适时收获

对于淮山收获来说,当地上部叶片变黄、块茎膨大缓慢时便可收获[4],且收获期长,从10月中下旬至翌年春季均可。为此,可根据具体市场行情,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原则进行适时收获。收获时应注意防止损伤块茎,延长贮藏时间。

10 参考文献

[1] 陈震坤,张勇.淮山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7(7):178.

[2] 蒋加勇,张文彬,吴国英.食(菜)用淮山高产栽培技术[J].温州农业科技,2006(1):36.

[3] 陈清云.淮山炭疽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J].福建农业,2005(5):16-17.

[4] 廖双源.全州县淮山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研究与应用,2011(4):54-56.endprint

猜你喜欢

淮山高产栽培技术
阳春淮山卖高价 种植户喜笑颜开
小厨师成长记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金田淮山标准化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