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小黑麦品种在甘肃西部地区的引种试验

2017-11-21黄斌王致和唐桃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21期
关键词:引种品种

黄斌 王致和 唐桃霞

摘要 为了给古浪县高寒地区开辟饲草资源,本研究以3个小黑麦品种在甘肃西部地区古浪县种植,进行引种适应性观察试验。通过观测各品种的物候期(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乳熟期),测定其生长指标(分蘖期、抽穗率、穗长、生长速率)及其鲜草产量、茎叶比、水分含量,以期获得适宜在古浪县高寒区推广种植的饲用型小黑麦品种,为古浪县小黑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兰州大学黑麦草各性状及产量较好,可以作为古浪县高寒区种植饲草小黑麦的首选品种,适宜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小黑麦;品种;引种;鲜草产量;甘肃西部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2.4.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1-0055-01

古浪县养殖业发展历史较长,现由传统养殖业向现代养殖业转型,饲草是影响现代养殖业的重要因素。因此,探尋适宜古浪地区种植的饲草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据前人研究[1-3],小黑麦由于其高营养品质、可粮饲兼用以及对不良环境的特殊适应性等特点,成为提高农业效率和农业结构调整的优势作物。目前,有关小黑麦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对其遗传性状和优良特性方面的研究[4-6]。因此,筛选适宜高寒冷凉区的小黑麦品种,对类似地理气候地区的养殖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古浪高寒区进行了小黑麦的栽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新堡乡石井村,海拔2 950 m,气候寒冷干旱。土壤为亚高山草甸土,土层厚,以粉砂壤及砂壤土为主,结构较好。春季多为西北风。年降水量416 mm,主要集中在7—9月,年蒸发量为1 592 mm。年平均气温为-0.1 ℃,月均温仅7月为13 ℃,全年≥0 ℃的积温为1 300 ℃左右,但7月也可出现0 ℃以下的低温,无绝对无霜期。

1.2 试验材料

供试小黑麦品种有3个,即新小黑麦3号、新小黑麦5号、兰大黑麦草。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3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采用顺序设计,不设重复,小区面积75 m2(25 m×3 m)。

1.4 试验实施

开春后及时进行耙、耱、镇压,使土壤细碎、疏松、保墒。播种前深施磷酸二铵150 kg/hm2、尿素150 kg/hm2作基肥,播种时施种肥磷酸二铵375 kg/hm2。3个品种均为人工撒播,播种量为300 kg/hm2。苗期人工除草2次。

1.5 测定内容与方法

1.5.1 物候期观测。在小黑麦生育期内,记录各生育期的时间。

1.5.2 生长指标的测定。在各时期、各品种随机选20株测定分蘖、株高、穗长、抽穗率和生长速率。

1.5.3 鲜草产量测定。以面积为0.5 m×0.5 m样方选取3个重复,分别于拔节期和乳熟期齐地面刈割,测定各品种的鲜草产量、茎叶比。随后全部置于烘箱于65 ℃下烘24 h,回潮恒重测定鲜草水分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

从表1可以看出,3个品种生长发育基本一致,出苗至抽穗70 d左右,最终都能达到乳熟期,新小黑麦3号、新小黑麦5号和兰大黑麦草品种的全生育期分别为117、124、123 d。根据高寒山区气候特征及3个品种生长发育特点,应在生长停止后植株枯黄前适时刈割,可获得品质较优、产量最高的青干草。

2.2 生长指标

从表2可以看出,供试3个小黑麦品种,兰大黑麦草分蘖能力最强,新小黑麦3号次之,新小黑麦5号最弱。从各品种的抽穗情况来看,新小黑麦3号、兰大黑麦草50%抽穗时,新小黑麦5号刚进入抽穗初期,抽穗率新小黑麦3号最高,为19%,其次是兰大黑麦草,为17%,新小黑麦5号最低,为13%。在3个品种完全抽穗后测定株高和穗长,其中兰大黑麦草的植株最高、穗最长,新小黑麦3号次之,新小黑麦5号的最短。综上所述,品种兰大黑麦草具有植株高、分蘖力强、穗较长、但抽穗较迟的性状。

2.3 生长速率

从表3可以看出,3个小黑麦品种均在7月6—26日(拔节期至孕穗期)生长最快,其中兰大黑麦草最快,日生长高度达2.37 cm,其次是新小黑麦5号,新小黑麦3号较5号稍慢;3个品种在各时期的生长速率表现出一致性,由快到慢依次是拔节期—孕穗期、孕穗期—乳熟期、分蘖期—拔节期、出苗期—分蘖期。因此,拔节至抽穗时期是小黑麦生长的重要阶段。

2.4 鲜草产量

从表4可以看出,3个小黑麦品种的茎叶比由高到低分别是兰大黑麦草、新小黑麦5号、新小黑麦3号;其次,兰大黑麦草的单株穗重和单位蘖重较其他2个品种的重,分别为1.52、8.0 g,综合比较说明,茎叶比与单位蘖重呈现正比关系。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3个小黑麦品种的鲜草产量从拔节期至乳熟期均增加,增幅为404~1 802 g/m2,而水分含量从拔节期至乳熟期3个品种均为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10.4%~13.7%。由此说明,从拔节期至乳熟期,水分减少,鲜草产量增加,是干物质积累的关键时期。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新小黑麦3号相对早熟,并最终获得充分成熟。因此,应在植株枯黄前适时收割。兰大黑麦草具有植株高、分蘖力强、穗较长的特点。新小黑麦3号各性状表现适中,新小黑麦5号较其他2个品种差。3个小黑麦品种生长速率均在拔节至孕穗期间最大。乳熟期产量依次为兰大黑麦草、新小黑麦3号、新小黑麦5号,含水量均是拔节期高于乳熟期。综合比较而言,在本地区兰大黑麦草适应性高于新小黑麦3号和新小黑麦5号,适合在本地大面积推广种植。

4 参考文献

[1] 王增远,孙元枢,成秀珍,等.饲草小黑麦在农业中的作用.粮食安全与农作制度建设[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10-312.

[2] 孙元枢,武镛祥,曹连莆,等.中国小黑麦遗传育种研究与应用[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52-254.

[3] 杨伟光,李红,黄新育,等.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区小黑麦引种试验[J].草原与草坪,2011(2):33-37.

[4] 匡艺,李廷轩,张锡洲,等.小黑麦氮利用效率基因型差异及评价[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4):845-851.

[5] 李冬梅.饲草型小黑麦的遗传图谱构建及草产量和抗锈病相关基因的QTL定位[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6.

[6] 何江峰,陆振翔,朱树声,等.干旱胁迫对小黑麦生物量及淀粉特性影响的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6):102-106.endprint

猜你喜欢

引种品种
沙坡头区2020年硒砂瓜自然富硒品种筛选试验
果园授粉树的选择与配置
分析次日必补跌品种盘口细节
北京植物园 国内首个月季品种测试园
四川省2009年主导品种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