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塑造灵魂 播种希望

2017-11-21

中华儿女 2017年17期
关键词:尊师重教师德老师

主持人:

吴永强:全国青联十、十一届委员、中央国家机关青联三、四、五届委员

嘉宾:

樊继达:全国青联委员、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委员、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公共经济教研室主任、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贺璐璐:全国青联委员、宁夏青联常委、宁夏新闻网编委、网络新闻部主任

安 城:中铁十六局集团地铁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

不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古训,还是“科教兴国”的现代理念,教育之发展在于教师。教师的作用同国家兴旺、社会进步、民族素质提升紧密相连。人类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哪个国家、哪个时代尊师重教,这个国家、这个时代就会灿烂辉煌。

在第33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本刊“青年会客厅”栏目特别邀请来自院校、央企、新闻界的几位青年代表,就“师风、师德”,“尊师重教”的话题,从不同身份角色、不同工作领域等多层面,进行探讨。见仁见智,以飨读者。

主持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在各位的成长经历中,是否有着对自己影响深远的老师?有什么难忘的故事?我知道璐璐委员并非新闻专业,几次转型都算“新手”,走上这条路想必得益于不少前辈、良师的指引吧。

贺璐璐:没错,对我而言,人生的课堂,真正起始于走上新闻岗位的最初时刻。本来学法律的我,阴差阳错走上一线成为一名记者。犹记十多年前筹备试刊的宁夏第一份都市报《新消息报》的难忘夜晚,一群新闻前辈都拿出了精心采写的稿件。一期8个版的报纸,本地新闻的容量不过区区两版,十多位《宁夏日报》出来的资深记者作品早已占据了大多数位置。幸运的我在街头意外捕获了一条社会新闻,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写完了稿子并填写了发稿单。凌晨时分,报社灯火通明,大家都在等待谁的稿件最终能够上版,在头版大样的倒头条位置,一条标题是《窃贼携赃打的 失主竟是司机》的社会新闻被处理得颇为醒目。这不是我的稿子吗?我内心充满了激动,亟待印证眼前事情的真实性。后来得知,是《新消息报》的总编辑沙新将这条稿子安排到了头版,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件匪夷所思的事件是不可多得的社会新闻。那一个晚上,许多人彻夜未眠,对我而言,更大的意义是因为前辈、老师的认可,让我在新闻之路上呱呱坠地的第一步就坚定了信心,认准了方向,大步走向新闻的生涯。在这条路上,我还经历了很多转折点,每一次都得到了不同师长的教导和指引,令我深深知道“老师”这个角色对于人生前行的重要性。此时此刻,唯有感恩,并祝愿天下老师幸福平安!

樊继达:的确如此。回顧自己的求学生涯,如果从小学开始算起,曾受过上百位老师的教诲,很多老师都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的老师教育我学习做事要踏实,不能好高骛远,要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有的老师教育我要坚持,不能轻言放弃,有付出定会有收获;有的老师教育我要有目标,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要规划好自己的学术研究之路。正是遇到了这么多的好老师,自己才一步步从一名懵懂少年成长为博士,并成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一员。

安城:中华古国历来有崇尚师德的传统,教师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心中道德行为的表率。在实际生活中一个人早期的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形成以及自信心的树立,与他自己的教师是分不开的。记得中学时期教我数学的江老师对我影响很大。当时我数学一直不好,她每次不仅耐心地为我讲解,还时常鼓励我。尤其是经常在我会了以后,让我到讲台上给其他不会的同学讲解,让我树立了信心,相信自己能学好数学。

主持人:尊师重教历来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灵魂工程师”、“辛勤的园丁”这些美好的诗句和词汇都是用来形容教师的。在各位的眼中,如何看待这一职业及他们身上的责任和使命?当今社会,为人师者应该具备哪些品质,才能被称作为良师?

贺璐璐: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师,是地位尊崇的职业和身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韩愈的《师说》更是提出了“传道授业解惑”,这个精准的定位,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都认为是老师最根本的责任和使命。传道,是完成一个人的道德塑造;授业,是教给学生方法,技能;而解惑,则是更高境界的承接,那就是为人们打开未知世界的大门,解除人们因为未知世界的困惑,迷惑。当今社会,教师更多承担的是授业的职能,对于传道和解惑都相对淡化了不少,而对于真正“师者”的定位,我认为这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兼具并行,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安城:老师确实是一个伟大的职业,而且因为有了老师,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才得以一代代相对完整地传承下来。这是就民族文化传承层面而言。那么对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的家庭层面,老师又肩负着这些家庭的殷切期望。在当下,我认为老师首先应该具备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其次是勤勉、尽责的园丁精神,最后是因材施教的创新精神。

主持人:继达委员现在本身就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课堂上,而且我知道您不仅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要课题,向决策高层进言献策,绩效显著,同时还给国家部委司局级班的学员授课。对此,当有更深体会吧?

樊继达:谢谢鼓励。教师的工作确实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既要精于“授业”,又要善于“解惑”,还要乐于“传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需要大批创新型的各行各业人才,教师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要成为一名良师,一是要有爱心,用爱心帮助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茁壮成长;二是要有理想,要引导学生胸怀天下,帮助学生追梦、圆梦,实现中国梦;三是要有情操,能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德施教,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四是要有学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勤勉的教学态度及过硬的教学能力。

主持人:然而,在社会开放、价值多元的当下,面对生活与事业,教师也有困惑、烦恼以及迷茫。作为背负“道德高山”的职业,甚至会遭受这样或那样的误解与责难。这背后的原因何在?新时期下,应如何践行师风师德建设?endprint

贺璐璐:虽然社会上流传着种种不利于老师形象的负面新闻,负面谣言,但不可否认的是教师(老师)仍然是我们这个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塑造家园、知识培育家园和理想奠基家园。无数优秀的教师,让中华文明薪火相传,让中国在高速发展的时代,继续拥有坚固的道德教育体系支撑。新时期固然纷繁复杂,但保持“师风”的纯净、健康,仍然是最有效的举措。向传统要方法,向改革找出路,是提升、稳固师风师德的必由之路。

樊继达:我觉得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社会各界对教育,对教师的期望值愈来愈高。社会和家长对教育的“需求”与教师的“供给”不相匹配,存在一定的落差。其次,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都在进行改革调整,大家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感”,只不过在教育领域表现得更为明显而已。再次,教师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群体,同样也面临诸多挑战和压力及不足,当某一方面工作不到位,在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的助推下极容易被放大,也会带来一些误解和责难。我们需要集全社会之力,用爱心、耐心、细心来破解这一难题。

践行师风师德建设,一是要深刻认识教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教师对学生个体成长,对家庭和谐安乐,对国家发展壮大的重要责任;二是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坚持“四个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三是要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引导教师严谨治学,教书育人,做好本职工作;四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要加强管理,防微杜渐。

安城:一方面,新时代有不同的要求,過去我们讲“不打不成才”,现在老师连一个指头都不敢动学生了,互联网太发达,随时可以用手机拍摄发到网上去,形成“热点”聚焦事件。另一方面,也确实不排除会出现几个素质低下的从业者,降低了人们对老师的整体形象。

对于师风师德的建设,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品行上规范自己,教师的良心和义务促使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地把师德作为自己的行动特别是自身修养的指南,师德通过社会舆论和教师内心信念等,确立教师内在的荣辱观、善恶观,从而实现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修养的目的。

其次,学识上丰富自己,思想教育必须以丰富的知识作为基础。教师要善于用各种知识去说明深邃的哲理,给学生以启迪;用知识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给学生以鼓舞和力量。

最后,制度和修养上约束自我。师德建设以“应当怎样”和“不应当怎样”的外在尺度和内部命令来规范教师的言行,指导教师正确处理各种矛盾,选择正确的教育行为,保证教育活动的正常进行。

主持人:如今,“尊师重教”被人们赋予了更深刻的价值取向和受众目标,渐渐彰显出越来越积极的意义和作用。今天,我们该如何重拾其人文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

樊继达: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其深层是人才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纵览世界经济强国的成长历程,无一不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我们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让人才的价值充分展现,建立良好的人才成长正向激励机制,将会逐步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

贺璐璐:解决好传道、授业、解惑的时间关系和递进关系,是一个人成长的合理轨迹。从个体到大众,都需要在一个合乎发展,合乎成长,合乎健康的教育体系中实现人文精神的接续,实现社会风气的大提升。我们应该清晰地看清楚当前的大势,遵从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去芜存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正确导向,让教育的发展能够处在一个开放、健康、合理的空间,这样,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师重教的风气。

安城:由于过去三十年重商主义的大行其道,尊师重教可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觉得首先要有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以此来帮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让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在新的历史时期,更是赋予了“尊师重教”新的时代内涵。三位角色各异,感受想必大有不同。继达教授身处教学、科研一线;璐璐委员常反映教育界深层次问题;而安城工程师又是在央企的年青一代。几位觉得如何提升教师职业的价值感、归属感和幸福感、满意度?

樊继达: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研究的课题。一是教师要有合理的定位。认识教育工作在全社会分工中的重要地位,增强使命感和价值感;二是要有合理的报酬激励,让教师群体在各自工作的地区都能进入中等偏上收入行列,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参加到教师队伍中来;三是要注重自我提升,开展教育者培训,规划好职业生涯,畅通成长渠道。四是增强社会理解与认同,让全社会都理解老师、关怀老师、尊重老师。

安城:我觉得我们还应加强素质教育,正确引导。比如让学生毕业后自发地返校看望恩师,学校也可组织校友会等,以此增加老师的价值感、幸福感、满意度。其次,适当提高教师福利待遇,我认为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师的归属感、满意度。

贺璐璐: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中国的病根乃在教育,面对两亿多的文盲,陶行知一心扎根在中国教育的最底层,从教育出发,从贫困地区入手,开始他长达数十年的人民导师生涯,五十五岁因脑溢血离开人世。陶先生的师风、师德、师愿,是为人师者最高贵的表现,是一位师者大爱的体现。

我们的时代,只有公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只有对教育从根骨上的重视,才能营造出最适宜教育发展的环境,继而让师者有尊严,学者有幸福。对于师者来说,看到满园桃李,那种价值感、归属感、幸福感才是最浓烈的时候吧!

主持人:在注重伦常关系的中国人传统中,不管是老话所谓的“师徒如父子”,还是当下渴求的师道尊严,可以说,人生学习成长的道路上,除了父母,最为重要的就是老师了。今天诸位既怀念了人生道路上留下深刻印象的授业恩师,也抒发了对教师角色的感悟认知,抑或探讨了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不管怎样,我们期盼新时期“教师”的时代内涵更为丰富,也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而为社会培育出更多的可造之材。endprint

猜你喜欢

尊师重教师德老师
致良知与师德
尊师重教,每天都是教师节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
岁岁游学路,冷暖私塾情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