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2017-11-21李雅云

紫光阁 2017年11期
关键词:依法治国宪法习近平

李雅云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并在顶层设计方面进行了大量创新,主要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等内容。可以简要概括为: 一条道路、一套理论、一套体系、一种文化、一部宪法、一种治理能力以及人权法治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十九大报告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的。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在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问题上,必须向全社会释放正确而明确的信号,指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认识和行动。”他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个管总的东西。具体讲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大大小小可以列举出十几条、几十条,但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政治发展道路的有机组成部分。探索和走好这条道路,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法理与中国具体的法治实践相结合,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条件的法治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十九大报告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习近平同志说:“要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具体讲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为了保障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得以具体落实,十九大决定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习近平同志指出:“必须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框架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工作,有利于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深化改革。”

在法治体系方面,习近平法治思想有两大亮点。一是首提法治建设的“新十六字方针”,即“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六字方针的升级,更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内在的逻辑和规律。二是强调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坚持党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把执法和执纪贯通起来。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努力形成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制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保障的格局。”

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早在2012年,习近平同志就提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这深刻体现了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的辩证统一。他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全社会法治观念增强,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习近平在该领域主要有两方面建树。一是明确要求树立法治理念。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把“法治观念”的提法改为“法治理念”,是法治进程中的一个巨大进步。二是强调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习近平指出,要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道德才有可靠制度支撑。法律法规要树立鲜明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立法、执法、司法都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

依宪治国与依宪执政

习近平同志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他认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法治权威能不能树立起来,首先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十九大报告也指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我国现行宪法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政治共识。宪法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框架,是我国政治稳定的基础,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

十九大报告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同志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了权威解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都离不开法治,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同志首次把法治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联系起来,提升了执政党对依法治国重要性的认识。他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属于上层建筑方面的现代化,该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已经认识到制度建设是现代化的关键性因素,只有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才能够实现现代化。

全面加强人权法治保障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这意味着国家法律不仅是人权保障的主要规范性依据,而且保障人权的观念必须贯穿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治监督等各个环节之中。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要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健全公民权利救济渠道和方式。这些规定已经把人权保障要求纳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中。

十九大报告还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权是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是十分丰富复杂的法律、政治、道德概念。在政治上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与保障人权是一致的。以法治保障人权,就要实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习近平同志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指出:“只有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宪法才能深入人心,走入人民群众,宪法实施才能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endprint

猜你喜欢

依法治国宪法习近平
宪法伴我们成长
《宪法伴我们成长》
尊崇宪法 维护宪法 恪守宪法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
三十而立:“八二宪法”的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