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2017年度冬小麦品种节肥效果试验

2017-11-21单芳胜郏云生高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21期
关键词:烟农小麦品种

单芳胜 郏云生 高波

摘要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法,2016—2017年度进行了冬小麦品种节肥试验。结果表明,在高肥力田块种植冬小麦,红皖88、周麦27、烟农19、涡麦99、涡麦101产量水平较高,可以推广应用,通过追施拔节肥对大部分小麦品种有增加产量的作用。在高肥力田块种植冬小麦,周麦27、新麦26、涡麦101等品种可以开展节肥处理,不需增加拔节肥,即可获得较高产量。

关键词 冬小麦;品种;节肥;性状;产量;2016—2017年度

中图分类号 S512.1.037;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1-0052-03

根据农业部《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小麦玉米周年化肥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的要求。于2016—2017年设计在肥料减施情况下,比较现有大面积推广小麦的品种具体表现,从而筛选出符合黄淮麦区当前生产需要的稳产、高效的小麦新品种[1-3]。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況

试验设置在蒙城县农业科技示范场进行。试验地土壤养分测定结果为pH值6.17、有机质31.5 g/kg、速效磷48.2 mg/kg、速效钾398 mg/kg、速效氮1.395 g/kg。

1.2 供试品种

供试小麦品种为烟农19、周麦27、百农207、淮麦22、丰徳存麦1号、新麦26、良星66、涡麦101、红皖88、涡麦99、谷神6号、涡麦9号,共计12个品种。

1.3 试验设计

冬小麦品种节肥试验一组正常处理,一组节肥处理。试验共设24个处理,即12个品种,每个品种又分别设了正常处理、节肥处理,其中以烟农19作对照(CK)。3次重复,每组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7],小区面积13.3 m2,采用6行区,行距22 cm。

1.4 试验实施

正常处理和节肥处理在同一块试验地种植,节肥试验除全生育期施氮肥量少30%外,播期、播量和其他管理措施均同正常处理。施肥前速测试验地土壤的氮、磷、钾含量,根据试验地土壤类型和小麦产量水平,小麦全生育期施纯N 225 kg/hm2。正常处理模式为当前农民正常施肥模式,即N∶P2O5∶K2O=30∶12∶10,全生育期施氮量的70%作底肥+全生育期施氮量的30%作追肥;节肥处理模式为减氮30%的节肥模式,即N∶P2O5∶K2O=21∶12∶10,全生育期施氮量的70%作底肥,不追肥。

10月9日基施尿素(折合纯N)157.5 kg/hm2、过磷酸钙(折合P2O5)90 kg/hm2、氯化钾(折合K2O)75 kg/hm2,同天用88.2 kW拖拉机旋耕2遍,划小区。10月10日,开沟机条播,播深3~5 cm,行距22 cm;足墒播种,播量187.5 kg/hm2。10月17日出苗后及时调查基本苗。11月18日用毒死蜱+吡虫啉防治麦蜘蛛、蚜虫、潜叶蝇等病虫害。11月20日用麦喜化学除草。3月19日正常处理每小区追施尿素195 g,折合纯N 67.5 kg/hm2。4月10日防治蚜虫1次。6月2日人工收割后,分小区脱粒机脱粒。

1.5 气候对小麦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播种后,持续阴雨寡照,虽然出苗快而整齐,但前期麦苗素质较差。11月23日,最低气温-7.9 ℃,对植株有一定的伤害,但越冬期气温偏高,越冬现象不明显。2月中旬气温回升,小麦开始返青。小麦孕穗期,气温偏低,但由于土壤墒情充足,低温冷害不明显,小麦有效穗数较往年偏高。开花期阴雨天少,小麦赤霉病较往年发生偏轻,但对小麦籽粒形成影响不大,小麦穗粒数明显高于往年。灌浆期日照偏高,有利于小麦灌浆,千粒重较高,后期气温异常偏高,降水偏少,对晚熟品种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从表1可以看出,正常处理生育期224~227 d,淮麦22、谷神6号最短,烟农19、百农207最长;节肥处理生育期223~226 d,淮麦22、谷神6号最短,百农207最长。同一品种正常处理生育期较节肥处理生育期长1~2 d。

2.2 有效穗数

从表2可以看出,正常处理各品种有效穗数588.0万~778.5万穗/hm2,红皖88最高,涡麦9号最低;节肥处理有效穗数601.5万~768.0万穗/hm2,周麦27最高,淮麦22最低。同一品种正常处理有效穗数比节肥处理有效穗数增加的品种有烟农19、淮麦22、丰徳存麦1号、红皖88、涡麦99、谷神6号,说明烟农19、淮麦22、丰徳存麦1号、红皖88、涡麦99、谷神6号,通过追施拔节肥有效穗数有所增加。

2.3 株高

从表3可以看出,正常处理株高76.6~95.4 cm,周麦27最矮,烟农19最高;节肥处理株高75.6~88.4 cm,周麦27最矮,涡麦101最高。同一品种正常处理株高较节肥处理株高高0.2~10.0 cm。

2.4 抗逆性

从表4可以看出,不同处理不同品种抗逆性无明显差异,说明节肥处理对参试品种抗逆性无显著影响。

2.5 穗粒数

从表5可以看出,正常处理穗粒数27.75~36.40粒,谷神6号最高,新麦26最低;节肥处理穗粒数26.85~37.05粒,周麦27最高,涡麦99最低。同一品种正常处理穗粒数较节肥处理穗粒数增加的品种有百农207、淮麦22、良星66、涡麦101、红皖88、涡麦99、谷神6号、涡麦9号,说明百农207、淮麦22、良星66、涡麦101、红皖88、涡麦99、谷神6号、涡麦9号,通过追施拔节肥穗粒数有所增加。

2.6 千粒重

从表5可以看出,正常处理千粒重44.2~55.2 g,良星66最高,红皖88最低;节肥处理千粒重44.8~55.4 g,良星66最高,红皖88最低。同一品种正常处理千粒重较节肥处理千粒重增加的品种有烟农19、淮麦22、涡麦99、涡麦9号,说明烟农19、淮麦22、涡麦99、涡麦9号通过追施拔节肥千粒重有所增加。

2.7 产量

从表6可以看出,正常处理各品种的产量在10 313.53~11 710.53 kg/hm2之间,红皖88最高,涡麦9号最低;节肥处理产量9 793.23~11 447.37 kg/hm2,周麦27最高,百农207最低。同一品种正常处理产量较节肥处理产量增加的品种有烟农19、百农207、淮麦22、丰徳存麦1号、良星66、红皖88、涡麦99、谷神6号、涡麦9号,说明小麦通过追施拔节肥有增加产量的作用。但周麦27、新麦26、涡麦101通过追施拔节肥增加产量效果不明显。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高肥力田块种植冬小麦,红皖88、周麦27、烟农19、涡麦99、涡麦101产量水平较高,可以推广应用。通过追施拔节肥对大部分小麦品种有增加产量的作用。在高肥力田块种植冬小麦,周麦27、新麦26、涡麦101等可以开展节肥处理,不需增加拔节肥,即可获得较高产量。

4 参考文献

[1] 江敏,金之庆,葛道阔,等.CERES-Wheat模型在我国冬小麦主产区的适用性验证及订正[J].江苏农业研究,1988(3):65-68.

[2] 居辉,熊伟,许吟隆,等.气候变化对我国小麦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5(10):1340-1343.

[3] 李军,邵明安,樊廷录,等.黄土高原作物生长模型DSSAT3数据库组建[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1(1):120-126.

[4] 张洪印.淮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4):54-55.

[5] 蔡瑞国.氮素水平对专用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5.

[6] 王俊英,周吉红,孟范玉,等.北京市冬小麦节水节肥节药轻简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J].作物杂志,2016(6):99-106.

[7] 王永亮,王琦,杨治平,等.山西省主要粮食作物节肥增产潜力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7,33(8):84-90.endprint

猜你喜欢

烟农小麦品种
沙坡头区2020年硒砂瓜自然富硒品种筛选试验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基于烟农立体评价的精益服务探析
烟农专业合作社用工管理探析
分析次日必补跌品种盘口细节
始兴
北京植物园 国内首个月季品种测试园
浅析烟草企业如何提升服务烟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