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行动纲领
2017-11-21韩文秀
韩文秀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十九大最大的理论贡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而系统地阐明了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是指导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共13个部分,其中前4部分为总论,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部署,其他部分为分论,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具体部署安排,总论和分论一起构成了系统集成、有机衔接的鸿篇巨制。
深刻总结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运筹帷幄,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主要体现在: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80万亿元,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续超过30%;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五年来推出1500多项改革举措,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4.14%,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人民生活不断改善,6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到2017年4%以下,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全国居民人均收入平均增长7.4%,高于经济增速;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2013-2016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累计下降17.9%,74个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累计下降30.6%,主体功能区等制度逐步健全;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明显提升;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已进入世界前列,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其主要依据和内容包括: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呈现许多新的特点,党的执政方式和基本方略有重大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有重大转变,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发展水平和发展要求变得更高。二是党的理论创新与时俱进,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三是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四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多年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一直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方面,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汽车等220多种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钢铁等行业生产能力出现过剩,社会生产不宜简单地再说“落后”,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等方面有诸多表现;另一方面,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人民享有的物质产品、文化产品得到极大丰富,除了这方面还要锦上添花之外,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我们的工作带来“变”和“不变”的新要求:变的方面,就是要更加注重全面发展,突出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变的方面,就是要充分认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要坚持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持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指出,这一变化了的社会主要矛盾,将在我国长期存在。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这一梦想,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深入推进黨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从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的角度来把握和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在伟大的新时代创造伟大的新业绩。
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8个明确”:一是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二是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三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是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五是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六是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七是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八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这八条都是管方向、管长远、管根本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十九大最大的理论贡献。endprint
为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共14条,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这“14个坚持”,涵盖“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体现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内涵,概括和归结为基本方略,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胜法宝。
描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蓝图
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有3个重要时间节点:一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是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经过新世纪以来17年的持续奋斗,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过去五年,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今后3年经济增速年均达到6.3%,就可以实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特别是脱贫攻坚力度明显加大,累计实现6000多万农村人口摆脱贫困,其他各项指标也都持续改善,我们已经更加接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存在短板弱项,前进道路上仍有困难障碍。按照党的十九大的部署,今后3年要坚决打好“三个攻坚战”,即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精准脱贫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定实施“七大战略”,即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从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间有30年。在深入研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这30年分两个阶段来安排,每个阶段15年。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意味着,我们党原来提出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即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将提前15年实现。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均提前实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可行的、有把握的。2017年我国经济总量有望达到约12万億美元,据测算,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万美元,2035年将超过2万美元,跨过届时高收入国家或发达国家的门槛。十九大报告对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作了原则性展望和要求,包括经济科技、民主法治、文化社会、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这些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定性标志。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展望那时的中国,建成现代化强国的标志,有几个核心要义:一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提升“五大文明”,那时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二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方面体制机制制度更加健全完善;三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四是我国将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意味着,那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梦想变为现实。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到本世纪中叶的30年,其目标任务统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即在全面小康之后仍要“全面建设”,这样可以保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连续性,在2020年后仍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部署“五位一体”建设等各领域重大任务举措
经济建设方面,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实现“三个变革”,即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政治建设方面,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文化建设方面,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努力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社会建设方面,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不断迈进。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效维护国家安全。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动绿色发展,着力解决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还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一国两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统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要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要增强“八大本领”,即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为党和国家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胜利提供根本保证。
蓝图绘就,前景光明。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入脑入心;认真贯彻、狠抓落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转化为生动实践、显著实效,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