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地理核心素养考查,引领课程育人价值培养
2017-11-21郭芳英
郭芳英
摘要:本文以全国卷Ⅰ“文综”地理高考真题为引子,对试题背后所蕴含的“一体四层四翼”内涵、地理核心素养及课程育人价值进行挖掘,旨在对2018年的高考备考及课堂教学有所启发。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高考地理试题;课程价值;地理情景
教育部倡导的“一体四层四翼”的“一体”为“落实立德树人、服务高校选拔、导向中学教学”,即为什么要考,强调高考的功能与价值;“四层”为“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核心价值”,即在高考中考什么;“四翼”为“基础性、创新性、综合性、应用性”,即高考中怎么考。在分析研究高考试题基础上,地理教师应理解试题背后所彰显的学科特性及地理课程育人功能,才利于引导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与评价,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落实,利于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以2017年全国卷Ⅰ“文综”第一试题组1~3题为引子,从试题解读、试题启示及备考思路三个维度,以点带面给予阐述,旨在与同行探讨、交流,以期抛砖引玉。
一、真题呈现
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统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图1左),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图1右)。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
(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差异 D.行政管辖不同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二、试题解读
1.试题情景的解读
此题组的材料呈现方式是“文字+景观图”,保持全国卷或文或图、甚至图文组合为情景素材的命题风格。图1取材于日常“随手拍”,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场景——“街区隔离带绿色景观”,文字是对照片进行通俗化的描述,從“空间——时间——地理事实”呈现三个信息,将其完整串联一起,一幅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深冬过后,春季城市观景画面跃然纸上。材料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并非不加修饰地照搬,而是经过精心加工,来源于生活却又是地理化的情景。情景真实可感,富有生活气息与时代气息,非常接地气,学生融入感强。文字材料与照片景观图珠联璧合,字字珠矶,隐含丰富内涵,在具体可感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完成理解、建构与迁移,为解决具体的设问提供了充足条件,体现设题者的良苦用心。
2.必备知识及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以“地理要素——空间变化——时间发展”三个维度,考查区域认知素养、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及综合思维,其中侧重考查前三个地理核心素养。重点考查自然地理主干知识,如植被类型、植被分布及各自然要素之间的影响因素。基于时间跨度的景观差异变化对比,考查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关注身边生活环境,聚焦问题及问题解决,敢于直面社会问题,隐含对城市管理水平及管理滞后的忧虑,并从地理视角,思考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运用综合思维素养,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批判性思维,同时渗透对学生责任与担当意识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体现地理学科不仅具有育知、育能,同时兼育人的价值。学生面对时空化、动态化及多元化的情景,激发大脑中已有知识储备,灵活迁移应用到具体情景,落实“学以致用”,让活学活用真正“落地”,凸显应用性。
3.解题思路与技巧
问题(1)设问简洁,审题难度不大,强调区域是“当地”,考查的自然要素是“植被”,结合文字材料中的三个显性信息“空间:我国东部——时间:3月25日——地理事实: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进一步解读为“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阔叶林)——春分过后(初春)——杂树冬季(落叶)”,再调用气候——自然带——植被类型等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信息解读与转换,可排除C、D。干扰项较强的为A选项,在平实的文字描述“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中排除,正确答案是B选项。
问题(2)以景观差异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设问,此题考查的是人工植被,与第(1)题的自然植被相比较,设置了认知冲突,但从“数年前,按统一标准栽种”描述,基本能判断:既然是统一规划,说明其差异与居民喜好无关,用地类型是一致的,排除A、B、C选项。C选项干扰较大,但从“如今,一侧修剪齐整,另一侧杂乱”隐含“特殊的因素”,进一步排除C,正确答案是D选项。
问题(3)考查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影响植被空间分布范围的要素很多,如气候、土壤、技术等,但本题强调的是自然要素,起决定作用的是气候,即气温与降水,结合题目限制词“一年四季 ‘常绿灌木”,可判断正确答案是A选项。
三、试题启示
1. 凸显课程价值引领,考查人地协调观
试题聚焦“立德树人”,凸显地理学科育人价值,体现地理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相应阶段及个人终生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与价值观念,是知识、能力与态度的综合表现。人地协调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和基本的思维视角。综观2017年全国卷地理试题,始终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着力考查三个方面: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例如,全国Ⅰ卷第43题以古村落旅游开发为案例,引发学生思考人们如何处理古村落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传承的关系,以及“人在村中”、“人景融合”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对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作用的思考。(综合题第44题分析东北林区潜在的柽柳入侵天然林的危害为切入,侧重考核生态问题,突出对考生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考查,面对真实复杂的社会情景,引导学生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意识与行为。)endprint
2. 凸显必备基础知识,考查综合思维
2017年全国Ⅰ卷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考查力度增加,考查思考问题、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在思维层次、角度、结构等发散思维及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区分与选拔,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综合思维指人们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和能力,涵盖了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及地方综合三个层面。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综合体,在不同时空组合条件下, 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综合决定着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综合思维” 素养有助于人们从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例如,全国卷Ⅰ第37题,读懂文字表述“单峰变化的规律”及相关图像是解题的关键,再对新提供的文字、图像等信息充分解读,将学过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加以迁移和运用,才能进一步完成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又如,选择题第4~5题,试题以“海德堡印刷机产业发展和相关产业集聚”文字资料为主,采用与之对应的案例探究与分析,体现大国“工匠精神”。
3. 凸显地理空间尺度,考查区域认知
區域认知是指人们对区域的特征、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意识和能力。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这是地理环境最基本的特征,不同的区域自然、人文要素不同,人地关系的形式和问题也不相同。“区域认知”素养有助于人们从差异性的角度,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例如,全国卷Ⅰ,各题均以区域为载体,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地理事物进行考查,以人地协调为落脚点,强调运用综合思维能力对区域特征、区域要素、区域比较、区域差异、区域发展的动态性及差异性等视角认识地理环境,并运用地理综合思维,把书本知识应用到解决区域问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例如,全国卷Ⅰ第36题, 以非洲坦桑尼亚区域为素材,重点考查该区域特色农产品剑麻的生产、加工及影响,引导教学对区域认知素养的落实。
4. 凸显地理探究,考查地理实践力及创新精神
强调主干知识考查,关注基础性,但同时着力考查学生地理探究能力。例如,全国卷Ⅰ第37题给出“苔原带内部分异规律在某山峰南北坡体现不同”这一特殊地理现象,对特定区域的研究对象进行探究,引导学生运用要素关联法和区域对比法对这一现象的形成机制进行探究,结合文字材料和简洁直观的统计图,按照问题设置的逻辑链进行由表及里的思考与探究。第36题有4个小问,分别从“产需矛盾原因——建剑麻农场有利条件——及时加工原因——当地获得利益”4个层面形成问题链,涵盖 “自然——人文——人地协调发展”,思维结构严谨,探究性及综合性强。选择题第6~7及9~11题均以案例为引子,以学科必备知识、规律及原理,辅以任务探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素联系及空间结构——发展与变化,对地理事物做出判断与解析。
四、备考思路
1.聚焦课程价值,落实立德树人
高中地理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及专业表述,地理核心素养由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组成,是高中地理课程育人价值的反映。因此,教师要认真理解四大地理核心素养内涵、特点,四大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并在备考中加以重视与落实。
2.紧扣课程标准,强化必备知识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诂及考试命题的依据。纵观全国卷试题,无论从试题的设问、选项及答案,均没有超出课程标准要求,着力考查地理学科核心的概念、原理、规律等核心知识。因此,只有深入研究课标,以“课标”为依据,梳理地理学科必修模块的必备知识,在“课标”规定范围内重新构建知识结构,而不是大量超标拓展内容及无谓加深,否则,不仅加重学生负担,备考效率会大打折扣。
3.渗透“能力立意”,培养关键能力
高考命题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很少,单一知识成题退出,往往是分析地理要素关联、要素与时空关联,考查推理、分析、评价,用浅显知识考查很深能力,所有设问都从考察能力角度出发,2017年全国卷对四大能力的考查意图更加突出,即知识抽样,理解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能力,是对能力考查的升级和思维品质考查的提升,因此,复习中应重视内容重构与结构化,同时更加注重思维发散培养力度。
4.改变学习方式,重视探究过程
高考考试评价着力考查学生自主学习及探究学习的能力,若课堂教学生态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及采取机械重复的题海战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围绕“主题式问题”讨论与思维碰撞,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过程缺失,没有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不会“迁移运用”,面对新情景、新材料很可能束手无策。因此,复习内容要进行重构,教学策略多“放手”、多“留白”,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与时间,发展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5.设置多元情景,凸显“学以致用”
高考考查内容基于课程标准,不受任何版本教材影响,体现考试与选拔的公平性。提供新材料与新情景甚至新知识,学生面对全新的“情景”,在答案中能体现学生的能力差异,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因此,在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学会教材中的案例或实例,也要把通过教材中习得的方法应用到教材之外,把核心知识与关键能力融入到具体的情景中,训练学生快速、准确解读、检索、应用信息的技巧,真正做到活学活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