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建新 见证“中国高度”
2017-11-21华南
数字,可以总结他的事业成就,却无法诠释一万多个日夜的一线坚守,千百次难题的不懈探索,建筑人生注定孤独却又幸福
采访陆建新,是台风“天鸽”登陆广东沿海的第二天,这位在北京出差的中建钢结构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工程师心里着急,看着手机里不断跳出来的台风新闻,惦记着他在深圳的项目工地的安全情况。如果在深圳,此时他一定早已奔到项目现场,换上工作服,戴好安全帽,腰间紧扣安全绳,在工地跟工人们问询交流状况。
35年了,陆建新从走上工作岗位第一天起就是如此。工地、进度、安全……與项目有关的一切都是他心中最重要的事,一丝不苟,心细如发。每天到单位比规定时间早半小时,不论何时出现问题,他都抢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协调处理。从测量员到施工经验最为丰富的世界顶级钢结构、超高层、大跨度建筑工程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陆建新始终行走在建筑第一线。
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国内已封顶的100层以上摩天大楼有7座,均为钢结构,陆建新主持承建了其中四座,这四座楼含地下室的累计高度已超过2100米。这位清瘦斯文、从容温和的钢结构建筑专家,亲历了中国钢结构建筑从无到有、再至国际领先的历次突破,工程质量、施工速度、建造成本和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把钢结构建筑带到一个又一个“中国高度”。
突破·亲历中国钢结构从无到有
陆建新是从中国第一个钢结构大厦——深圳发展中心开始接触钢结构建筑的。那是1984年,他还是一名普通的测量工。1994年深圳地王大厦开始建造,这是陆建新继上海国际贸易大厦之后接触到的第三个钢结构建筑,地王大厦高384米是当时亚洲第一高楼,陆建新担任项目测量负责人。
施工测量是超高层钢结构建筑安全稳定的基础环节。那时,这个结构高度的施工测量在国内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外国人曾放言中国人一定会把这座垂直的大楼建成“比萨斜塔”。中国建筑人不信,陆建新就是众多中国建筑人中冲锋在最前边的一个。经过反复钻研,他最终摸索出一套办法,采用这一新的测量技术,控制钢柱总垂偏内倾25毫米,外倾17毫米,这个精度仅为当时美国钢结构AISC标准允许偏差的1/3,创造了中国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测量的世界奇迹。
然而,建设过程却远没有结果这般美好。囿于当时施工条件,地王项目主体结构建到100米高了,可临时施工电梯还没装好。陆建新每天上班要背着10多公斤重的仪器,手拿三脚架爬25层楼,一天至少上下两个来回。那时他住在深圳梧桐山的半山腰一栋临时房里,每天白天爬楼腿都酸了,晚上回住地还要走好长一段路,再爬一段300米长的山坡才到宿舍。
更大的挑战在于高空作业,“那时还没有完备的安全保护措施,我们就凌空走在不到一巴掌那么宽的钢梁上,往下看空荡荡的,地上的小汽车只有小乌龟那么大,我必须走到对面的测量作业点去。不敢站着走,就跨坐在钢梁上,两手抓着一点点往前挪。”陆建新回忆当时,说自己“心里也害怕,但也没办法”。有一张照片记录了当时的工作场面。有一天,一位老专家乘电梯来到了顶上,他站在大楼中间的楼板上,看到陆建新站在外面一根钢梁上,脚下是万丈深渊,正在埋头认真地看着测量经纬仪。陆建新一抬头,发现老专家正激动地向他使劲挥手。陆建新一只手抓住身边的钢柱,另一只手礼节性地挥挥手,专家感动得泪流满面。
深圳地王大厦施工结束后,陆建新感觉安全心理压力太大,想回原单位继续搞传统的土建施工测量。但钢结构建筑对测量技术的要求高,他因技术高超、务实严谨而未被领导批准工作调动,也就按领导要求留了下来,从此一心坚守于此。“一栋楼一栋楼地建,不知不觉到了今天。”陆建新微笑着轻轻讲道。
创新·勇于超越,为人所不能
“为人所不能为真的很难,但必须去拼,去努力,求真务实,而后破旧立新。”这番话,是陆建新在岁月与建筑的时空双重磨砺后凝练而成的。一座座经典建筑的诞生,需要建筑人骨子里的那股认真劲,投身其中才能全然体会,在挑战中超越以往、超越自我的真义。
2004年,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钢结构项目担任总工程师期间,第一次面对这座建造难度极大的世界级摩天大楼,陆建新带领团队成功化解10项“第一次”难题。业主方项目经理青柳佑二称赞钢结构项目部“是所有施工队伍的楷模”。而少有人知的是,这栋造型奇特的钢结构建筑,曾让而立之年的陆建新陷入接触钢结构后的第二次纠结,“因为施工难度太大”。不过,几经思虑,他仍然选择了坚持,并不断突破。
2007年,在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钢结构项目担任执行经理时,面对巨型斜交网格结构,陆建新发明了斜钢柱无缆风绳临时固定技术,和伙伴们创造了“两天一层”的世界高层建筑施工最快纪录。
长期奋战在施工一线,陆建新身经百战,攻克类似的大大小小施工难题可谓成百上千,但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项目上,他自称遇到了平生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平安金融中心地面高度600米,是深圳第一高楼,也是最新的地标性建筑。这个庞然大物的钢结构总用量10万吨,由2.5万件钢构件搭建而成,现场安装焊缝连起来长达36万公里,每一处焊接都必须检测合格,毫无差错,施工质量备受各方关注。
不仅如此,平安项目的施工塔吊在安装上突破常规,一般情况下都是装在大楼中心的核心筒内,这样容易固定,不足之处是只能装两台,施工效率受限。该项目业主希望缩短工期,塔吊数目增加到4台,因此只能装在核心筒外墙。这一做法当时在国内外建筑业还没有先例。
4台塔吊每台自重450吨,工作时要吊起100吨重的构件。这些庞然大物如何固定?是摆在陆建新团队面前的大难题。
历时两个月技术攻关,陆建新带领团队反复模拟验算、论证及图纸深化,终于研发设计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塔吊支撑系统。
塔吊很快安装起来,可不久问题来了,陆建新发现,部分支撑节点薄弱,且支撑架有时发出“咔嚓”、“咔嚓”的异响。他爬上塔吊支撑架,仔细观察,拍了很多照片。随后他找来技术人员,对着照片商讨对策,最后对支撑节点进行了局部补强。然而,加强之后,“咔嚓”声依旧。陆建新一方面组织技术人员继续攻关,一方面向公司领导“求援”。endprint
公司立即组织专家开会分析,得出结论:从理论上来说,现有支撑系统没有问题,问题可能出现在某些细节上。连续数日,陆建新白天跑到塔吊上观察,晚上躺在床上思考,甚至半夜起来给项目技术人员打电话,探讨原因。平安项目部副总工程师王川回忆说:“那些日子明显感觉他头发白了很多。”
终于,陆建新带领团队准确找到了问题,他顾不上歇口气,亲自参与修改图纸,并奔赴销轴制造厂家,监制出新的部件,装上后,果然“咔嚓”声没有了。
可是,过了不久,稍微松了口气的陆建新又碰到新问题。随着楼体不断长高,塔吊要跟着爬升。前几次按照既定方案爬升,每次用8天多时间,各个施工方、业主发现这会严重影响进度,甚至会造成项目1000多工人每次塔吊爬升时都有几天时间“窝工”,拿出又快又安全的塔吊爬升方案刻不容缓。陆建新又在塔吊上开始了“蹲点”,琢磨了一个月,拿出了一套用钢丝绳吊挂拆卸的新办法。结果第五次爬升只用了四天半。整个项目进展算下来,比原方法缩短工期96天,节约堆场600平方米,整体技术创效7680余万元。
业内专家认为,陆建新团队在平安项目塔吊使用上的一系列创新突破,对中国超高层建筑施工意义非同小可。
同样在这个工地,陆建新带领团队还创下了“国内第一立焊”“国内第一仰焊”“国内第一厚焊”等施工技术纪录。截至目前,经过专家评审,这个工地上已有两项创新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长期的一线生活让陆建新养成一个习惯,每周一早晨6点50分,他都会到工地召开安全晨会,和劳务人员交流,除了出差基本风雨无阻,这样的晨会已经坚持了10年。由一个人带动一个群体,从一种态度升至一种信念,陆建新做到了。“正因为有一批像陆建新这样的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如今,我国钢结构施工技术迅速迈入了世界一流。”中建钢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宏自豪地说。
专注·35年不改的执着
从青涩稚嫩到鬓染秋霜,当初跟陆建新搭班子的同事、他曾经带过的徒弟,有不少现在都走到领导岗位,但陆建新始终坚守在施工一线。有人说他:“老陆,你建了这么多地标,完全可以去总部机关做个管理者,为什么还要待在项目上,多累啊。”也曾经有一家民营企业先后两次,以150万和300万的年薪请陆建新去,他都婉言谢绝了。
“是中建钢构培养了我,让我有机会参与这么多超高层的建设,让我可以心无旁骛钻研业务,我要有感恩之心。”在陆建新心里,始终不忘来路,深藏感恩。
1979年,江苏海门15岁的农村小伙陆建新参加中考,成绩优异,因为家庭经济不宽裕,他毅然放弃上县城重点高中继续学习的机会,选择了中专校去学一门手艺,并顺利进入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工程测量专业学习。“那是我第一次走出村子,坐上火车。”1982年,刚满18岁的陆建新中专毕业,入职于中建,一路坐着绿皮火车轰隆隆响,来到湖北荆门热电厂建筑工地做测量员,报到那天就领到半个月工资17.25元。在老师傅的带领下,陆建新埋头苦学,认真刻苦,也由此继承了老一辈勤勉严谨的敬业精神。
上班才两个月,特区深圳建设急需建筑测量员,“听说那边的楼有160米高,当时都想象不出来,因为在这之前我见过最高的也就是上海国际饭店,9层楼。”带着向往,陆建新坐火车走了两天,从荆门赶到深圳,作为测量员,加入到我国第一座超高层建筑——深圳国贸大厦的建设,在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中,开启了他挑战天际线的历程。
35年来,陆建新干过14年施工测量、11年技术总工,至今任项目经理也已10 年;先后参与了44项工程项目,其中20多座是国内闻名的城市地标,包括深圳国贸大厦(160米)、深圳发展中心(165.3米)、深圳地王大厦(383.95米)、北京国贸二期(156米)、北京银泰中心(249.6米)、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92米)、广州珠江新城西塔(437.5米)、深圳京基100(441.8米)、深圳平安金融中心(600米)等工程,建筑施工总高度超过3500米。
陆建新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的技术成果,经行业专家鉴定,6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3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项国内领先;个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8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国家级工法1项,省部级工法3项;在《施工技术》、《钢结构》杂志发表论文28篇。
数字,可以总结他的事业成就,却无法诠释一万多个日夜的一线坚守,千百次难题的不懈探索,建筑人生注定孤独却又幸福。陆建新说:“单位和上级组织授予了我很多荣誉,可实际上我自己并没有特别不一样的感觉,我只是在每个阶段做着自己该做的事。现在都讲工匠精神,在我看来,工匠精神是在工地上精益求精干出来的,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说出来的。”
现在,陆建新正主持承建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一期),其高度只有45米,远低于他曾经负责的很多超高层建筑,但项目长度却有1.8公里,建筑面积僅次于德国汉诺威展览中心,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二,其中一个主展厅面积为5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个展厅。
王宏评价陆建新:“他真正践行了鲁班祖师爷的祖训,造福人类、庇佑苍生。”对于陆建新而言,不论是“最高”还是“最长”,专注、突破、创新永无止境。
责任编辑 张惠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