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腔旦角表演艺术思考

2017-11-21程静

戏剧之家 2017年20期
关键词:旦角秦腔艺术

程静

【摘 要】秦腔,由其名可知是发源于陕西一带的中国传统戏剧。这種流行于西北地区的地方戏剧种也被成为陕西梆子。秦腔同样具有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秦腔中的旦角同样分为各个种类,每种旦角各具特色,表演形式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讨论秦腔中旦角的表现形式与旦角形象。

【关键词】秦腔;旦角;艺术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20-0056-01

秦腔是受先秦及汉唐文化影响的主要在古代关中一带形成的板腔体地方戏剧。秦腔唱腔昂扬雄浑,气势磅礴,体现了西北人民的奔放性格和西北文化的不拘一格。旦角在秦腔中也被成为坤角,在秦腔表演中占有重要地位。旦角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完善于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解放后,旦角完全由女性扮演。在新时代里,我们要不断学习旦角表演形式。

一、练习旦角发声

秦腔中的旦角唱腔优美,扮相漂亮,能在“吼”的基本演唱形式上增加甜美柔软、婉婉动听的特点,带给观众美的享受,这就要归功于秦腔独特的腔体。要注重腔体的灵活运用,上下腔贯通,声音才能圆润,富有亲近感。在咬字方面,注重地方语言的灵变。比如把“我”读成“额”,“是”读成“四”,这样才能贴近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还要注重情声的相互体现、相互转换。例如在《游龟山》中有一句“好一个英明女有胆有见,救我儿可算得恩重如山”,在处理“女、胆、见、我、可”几个字时要用下滑音来装饰,“儿”字要用上滑音来装饰,使唱词和唱腔紧密结合。

在秦腔中,演员们还通过吊嗓来加高加宽自己的音域。吊嗓对于旦角更为重要,是其演唱前不可或缺的准备工作。吊嗓的第一步就是要练习气息,通过深呼吸和慢呼吸练习长音、延长音,通过拖气练习断音,通过气息练习可以保持、控制气息。吊嗓的第二步就是练习气、声、字。要记住“五原则”,即气为音服务、音为腔服务、腔为字服务、字为词服务、词为情服务。吊嗓的第三步就是要练习吟唱,不能一味地练习高音,练习“吼”,要巩固好低音和中音,再拔高,练习坚韧而富有弹性的高音。吊嗓的最后一步就是着重练习高音、难音和拖腔,能在各个音区任意转换、收放自如。

二、塑造旦角形象

练习好了秦腔的发声,就要开始进入到戏曲当中,根据戏剧的要求,塑造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时候要全面分析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征、形象特征等。比如在秦腔中,小旦是那种年轻漂亮,活泼可爱的女孩子,老旦则是老年女性,彩旦则多为后母、媒婆等角色。

同样,一个人物在一部戏中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特点,人物的衣着、表情、动作都要随心态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铡美案》中,秦香莲就是正旦,是性格稳重、言行端庄的中年妇人。刚开始的时候,秦香莲家境贫寒,所以她的扮相朴素,身着素裙;那时的她仍相信能够找到丈夫陈世美,一家团圆,她这时的性格软弱。当她找到陈世美后被陈世美拒绝,还派人杀害她和孩子们,此时她的心态就变得绝望无奈,后来奋起反抗,状告陈世美负心薄情,骗配公主。整部戏中秦香莲的心理活动丰富,需要演员准确抓住人物思想情感的变化,塑造好角色形象。

再如《走雪山》,讲述的是女主角曹玉莲的父亲受奸臣陷害,她在老仆的带领下逃命的故事。曹玉莲是一位闺中千金,是小旦,演员应该掌握好表演力度,要表现出从没有出过远门的闺中小姐在逃亡路上的困苦潦倒,以及她的柔弱与娇怯。

三、创新旦角表演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秦腔也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创新,创造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秦腔中的旦角也不能死板按照剧本表演。那种一成不变的枯燥单一的表演会破坏艺术的魅力。演员要在贴合剧本人物的同时丰富人物形象,加入一些见解,将人物演出新意。在丰富人物形象的同时进行艺术创新。

在以往的的艺术表演中,许多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例如,《巧相亲》中,阮妈妈虽然只是一个小角色,是一个彩旦,但是为整部戏增添了光彩。演员要分析媒婆应该具备怎样的特点,在扮相上,需要配烟袋锅,表情要丰富,性格活泼灵动,懂得察言观色,八面玲珑。演员在表演时要大胆,可以结合生活中所见到的媒婆形象,塑造出具有生活气息的舞台人物形象。

再如,《窦娥冤》中,窦娥是一个小旦的形象,但是这个人物性格变化多样,感情丰富,演员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境在小旦的基础上融入其他不同的旦角表演风格。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后人应该认识并学习前人留下的艺术财富,掌握好旦角艺术的基本功,再根据时代的要求、人民大众的审美需要,进行必要的创新改革。对前辈艺术家们的旦角唱腔继承、发扬、改良,为艺术的传承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会娟.浅析秦腔传统剧目旦角服饰色彩运用[J].流行色,2015,(11):71.endprint

猜你喜欢

旦角秦腔艺术
戏曲扮相的“变”与“常”——从清代至民国的女子发式与旦角容妆
施光南在京剧创腔领域的探索——对现代京剧《红云岗》旦角唱腔的颠覆性设计
“秦腔名旦”是怎样练就的?——《双官诰》、李娟及秦腔艺术的传承
在“秦腔现代化与现代秦腔实践之路”研讨会上的发言
《主角》与秦腔:彼此成长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纸的艺术
梁素珍广东汉剧旦角表演艺术特色简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