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探析与展望

2017-11-21刘桂琴

关键词:图书馆素养大学生

刘桂琴

(湖北师范大学 图书馆,湖北 黄石 435002)

对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探析与展望

刘桂琴

(湖北师范大学 图书馆,湖北 黄石 435002)

我国高校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总体上不令人满意。本文阐述了信息素养的内涵,分析了信息素养在大学生生活、学习、科研、就业中的作用,指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并从四个方面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出了展望。

信息素养;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类逐渐进入以网络信息为主的信息时代。在浩瀚的信息海洋里,有大量的对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有帮助的有益信息,但同时冗余信息和虚假信息也几乎泛滥成灾。大学生该如何从众多的信息中选择和判别出真实和有效的信息?因此,了解身边有哪些信息资源,具备获取、分析和利用这些信息资源的能力,是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生活、学习、科研和就业的必备能力。随着信息环境的进一步数字化、智慧化、移动化发展,信息素养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信息素养教育逐渐成为高校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必备教育。高校应重视培养大学生获取、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1.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的英文表达是Information Literacy。它是由美国原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保罗·泽考斯基)先生于1974年首次提出[1],他认为信息素养指“利用大量的主要信息源及信息工具,寻找、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

我国对信息素养的研究相对国外来说起步比较晚。直到20世纪末,信息素养的概念才由国外引进我国。我国对信息素养的认识,一方面是基于对各高校开设的信息素养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另一方面,则是伴随着网络技术和大数据的发展,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步推广加深了对信息素养的认识。

国内对于信息素养的内涵说法众多,本文认同以下观点: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价值观和信息安全五个方面的内容[2]。其中,信息意识是在信息行为过程中的内在驱动力;信息知识是对信息学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信息能力是用户利用信息过程中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价值观是信息在生产、传递和利用过程中相关行为规范的标准;信息安全要求在信息的创造、传递、保存和利用过程中,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及保密性。如图1所示,信息素养内涵五个方面的内容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统一的信息素养整体。

图1 信息素养关系图

2.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2.1 信息素养有助于大学生学习和科研

随着数字图书馆和internet上学术资源的发展,除了要求大学生能使用终端设备访问和浏览各种网站,还要求他们能熟练检索和利用各种网络学术资源,以帮助其专业学习和毕业论文写作。例如,他们需要了解,图书馆有哪些资源可以供自己使用,如何使用。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数据库有哪些,每类数据库的检索技巧都有哪些。大学生充分了解了图书馆的各种学术资源、懂得了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资源的获取和利用方法,对他们的专业学习和大学阶段的科学研究将大有帮助。

2.2 信息素养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随着购票、淘宝、京东、当当网等生活消费网站的盛行,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经常需要利用网络购买车票,在网上选择和购买各种生活用品,甚至利用互联网创业。在这个信息利用的过程中要求知道有多少有效途径可以达到目的。如果已经储备了较高的信息分析和利用的能力,熟知各种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和各种APP的使用方法,就可以使用这些信息工具解决问题。另外,现在的网络信息多种多样,不仅有文字,更有音频和视频,学会查找和利用这些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2.3 信息素养有利用获取求职就业的信息

网络信息时代,毕业生招聘服务机构都在互联网上有自己的信息发布网站,利用网站可以及时的向公众发布就业指导服务信息和招聘信息,甚至很多企事业单位直接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发布招聘和面试信息。对于有就业意向的单位要学会留意其在网站上发布的相关信息,甚至可以通过密切关注其官方网站内容,进一步了解意向单位的企业文化和管理规章制度等,以期加深对企业的了解。另外,在关注就业信息内容的同时,也要注意鉴别其发布信息的真伪,避免被虚假信息所骗导致人财受损。

2.4 信息素养有助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信息素养对科技创新的帮助主要体现在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分别引发的科技创新两个方面。前者是科技工作者依据自身对信息的感知力,通过对众多的一般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和知识发现,得出新信息,从而引起的科技创新;信息能力引发科技创新是由科技工作者对信息突出的理解和加工能力,从众多的普通信息出发,归纳出新的信息和知识引发的创新活动。当代大学生是来自各个学科专业的人才,担负着科技创新的重任,学校应重视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2.5 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法宝”

大学生除了接受学校课堂教育之外,课后还要不断自学其它新知识。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人,在遇到问题时,能够通过寻求有效途径获取帮助,正确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在这种成功寻求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和巩固已有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总结经验,激发灵感,从而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分析和解决问题[3]。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通过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提高他们选择、处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及个人推理和学习能力,拓展其个人视野,将信息素养能力延伸到课堂之外,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其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储备能力、奠定基础。因此,信息素养是大学生终生学习的基础能力。

3.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

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起源于由图书馆开设的文献检索课程。早有1984年,教育部下文提议在全国的高校开设文献检索课。2002年,教育部首次下文将文献检索课改名为信息素养教育课程。2015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明确指出:“图书馆应重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信息素质课程体系建设。”

由此可见,自从信息素养课程开设以来,高校信息素养培养的主要阵地是图书馆。全国各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主要形式有“数据库专题讲座”、“新生入馆教育”和“信息检索课”等途径。近年来,随着对信息素养教育的进一步研究,国内对其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积累了不少成果。在理论层面,对信息素养概念的内涵和外沿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实践层面,一些高校开展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课堂气氛活跃,交互性强,课程内容生动有趣,如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4]、嵌入式课程[5]、翻转课堂[6]等。

虽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仍存在着不少制约,如师资力量薄弱、教材更新速度慢、教学效果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对信息道德教育不够重视[7]。总体而言,国内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让人不甚满意。

4.反思与展望

将来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应该是:以图书馆为开课单位,以满足学生信息需求为宗旨,根据信息内涵的五个方面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方向,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信息素养教学课程。

4.1 信息素养教育应与学科、专业相结合

目前的多数高校不能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开展个性化的、实践性强的信息素养教育。传统的文献检索课都是以讲堂讲授知识为主,加上图书馆任课老师的学科和专业背景单一,难以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列举课堂实例,学生无法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进一步探索知识,导致他们无法对信息素养学习课程产生兴趣,这就要求图书馆的任课教师需要有相关学科背景,或者与院系教师合作进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将信息素养课程的学习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整合起来,达到互相促进、协同增效的作用。这样不仅提高了他们在专业学习和课题研究中查找信息、利用信息和评价信息的能力,还提升了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4.2 加快教材和教师队伍建设

网络技术和大数据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对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师和教材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讲授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师不仅要掌握信息素养通识教育部分的知识,还要有相关学科专业知识背景。例如,给化学专业学生讲授信息素养课程的老师要对分子式、有机物、无机物、化学研究前沿有所了解。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师应不断通过自身学习提高自我信息素养,加强对授课艺术的研究,搞活课堂气氛的同时,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的质量[8]。另外,随着MOOC、翻转课堂等网络学习形式的逐渐兴起,教师在课程中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改变,由传统的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信息素养知识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9]。

而信息素养教育的教材方面,主要问题是内容更新速度太慢,一本教材沿用很多年,而相对来说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日新月异,教材更新的速度远远跟不上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更新速度。对于国内大多数高校而言,加强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是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4.3 加强信息道德教育

随着微信、博客等web2.0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取、传播和利用信息的主要来源。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和发展阶段,社会认知、情感认知和自我意识都在逐渐形成,心理发展具有明显的多变性和可引导性。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很多大学生不能准确、客观地判断各种信息的是非真假,容易受错误观念的引导而出现道德缺失[10],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正面干预和引导,很容易由于信息道德缺失导致出现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信息素养课程是提升大学生信息道德的有效途径,在课程设计中应注重对大学生“三观”的培养,加强其抵御和防范噪音信息的能力。

4.4 构建信息素养评价标准

想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离不开相应的信息素养评价标准。虽然我国高校大多开设了信息素养课程,但一直缺乏相应的对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常态化评测标准和方法。一方面,图书馆和学校无法准确了解学生的真实信息素养水平,无法根据他们的信息素养现状设计相应有效的信息素养课程;另一方面,多数学生不清楚自身的信息素养水平,更没有意识到通过课程学习提升自身信息能力的重要性,只有遇到实际问题无法解决时才会发现自身信息素养的不足。因此,制定出全面、客观的信息素养评价标准成为越来越迫切的需求[11]。

[1]吴育良.信息素养研究综述[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72-74.

[2]邰 峻,张利平.信息素养与计算机信息检索[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

[3]邹 莉.大学生信息素养面面观[J].新课程,2014,(10):95.

[4]焦海霞.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情报,2017,(2):93-97.

[5]汤莉华.IC2创新服务模式下的嵌入课程式信息素养教育[J],图书馆杂志,2010,(4):43-44.

[6]隆 茜.“翻转课堂”应用于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实证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6):97-102.

[7]黄 蕾.20年来国内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综述[J].图书馆杂志,2015,(3):16-22.

[8]彭奇志,柯 平.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分析与实证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12):75-79.

[9]任树怀,胡礼忠.新兴技术环境下大学图书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1):14-19.

[10]廖轶凡.论大学生网络道德与信息素养教育[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255-256.

[11]赵 飞,肖 珑.大学生信息素养评测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6,(2):106-135.

(责任编辑:王国红)

G201

A

2096-3130(2017)05-0108-03

10.3969/j.issn.2096-3130.2017.05.025

2017—04—14

刘桂琴,女,硕士,湖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素养教育,图书资源建设。

猜你喜欢

图书馆素养大学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图书馆
大学生之歌
去图书馆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