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解析

2017-11-21刘文立

绿色环保建材 2017年9期
关键词:裙房后浇带施工工艺

刘文立

山东华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山东省271000

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解析

刘文立

山东华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山东省271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城市建筑的规模和数量也越来越大,城市建筑的质量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建筑施工技术需要更为先进,那么作为整体工程中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有效的解决了混凝土结构经常出现的开裂问题,保证了工程质量。因此本文就浅述解析了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希望以此能够给建筑施工人员一理论的借鉴和参考,共同保障其城市建筑的质量,为广大的人们群众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办公居住空间。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解析

1 前言

在进入现代化后,我国的城市建筑较之前的传统建筑而言,主要是以钢筋混凝土结构而成,这样的结构有着承载力大,抗震强等优势的一面,但是也会因为温差变化较大或者收缩不均匀等各种原因造成开裂,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严重威胁到整体建筑的质量问题。后浇带技术便是因为开裂问题而应运而生,在现代建筑中后浇带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有效的处理了混凝土结构的开裂变形问题,对于现代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的施工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对于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解析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2 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概念阐述

现代的建筑结构普遍是由钢筋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原材料进行施工,由于钢筋混凝土自身的特性和施工工艺,在结构硬化过程中肯定会出现收缩或者膨胀的现象发生,当混凝土结构的硬化过程中这种变形超过钢筋混凝土结构自身的承载力后便会发生开裂的现象。而后浇带工艺最大的优点便是有效的克服了这种因为温度变化,收缩或者膨胀而引起的变形。后浇带施工工艺是根据建筑施工在温差变化较大的环境中施工时,由于温差引起混凝土的变形,在变形过程中结构内部其实是在承受一部分应力作用的,当这个应力大于构件所能承受的承载力后,便会开裂,那么我们便在施工过程中在建筑的结构上预留出一部分的施工缝,这样一来,当结构内部因为温度变化,收缩或者膨胀而产生的应力作用,就会通过施工缝释放出去,从而保证了建筑结构的安全与稳定,最后再进行施工缝的填充作业,将预留的施工缝进行填充,使原本的建筑结构重新链接在一起,组成一个整体。这样的技术,既避免了因为温度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建筑结构的开裂问题,还能够保障建筑的整体质量,使建筑工程整体的经济效益达到最高。

其次还有在现代建筑中,我们常见的裙房设计(如图所示),裙房设计一般适用于商业或者公共服务以及高档住宅内,裙房区用于公共服务的商业区而高层部分一般用于办公或者居民居住区。对于这样的裙房设计在之前是很难进行施工操作的,问题很多,由于两者的重力完全不同,那么所造成的的沉降力是不同的,那么如何将主楼层与裙房进行有效的结合起来,这一直以来是建筑行业施工的难题,随着后浇带技术的应用,有效的解决了这类问题。我们通过后浇带技术的应用可以将此类建筑分为两部分进行施工,分别计算其沉降情况。首先我们直接施工其主体部分,待主体完成后在进行裙房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预留出施工缝,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准确的核算出沉降对建筑结构所造成的的应力大小,在核对正确并完成沉降的过程中,将施工缝进行填充作业,完成整体建筑结构。

3 后浇带工艺要求

3.1 后浇带的间距如何确定

我们知道了通过施工缝来释放应力的办法来解决混凝土开裂的问题,那么后浇带的间距如何进行确定呢?首先任何的建筑工程建设都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后浇带施工也是如此,在设计要求存在的情况下,严格按照设计进行确定后浇带的间距,如果设计中没有明确指出,那么我们需要工程的自身情况进行确定,那么根据工程所在地区,温度的变化等等将后浇带的间距控制在30厘米到40厘米之间即可。

3.2 后浇带的宽度如何确定

我们会通过后浇带将建筑结构分成很多单元,在应力释放结束后通过填充填充缝进行整体化,那么后浇带的宽度到底怎么确定呢?后浇带的宽度是不能随意确定的,因为后浇带是不能影响到受力钢筋的完整性的,不能因为后浇带宽度的过小而随意将受力钢筋进行裁断处理,影响到建筑的安全,也不能因为后浇带的宽度过大而使后浇带失去释放应力的作用。同样为了防止楼板的两端因为受力过大而出现下垂现象,可以将后浇到的宽度确定为大于10米的宽度,最小不要小于7米。

3.3 后浇带的位置如何确定

后浇带的位置确定也是需要经过仔细考量的,同样不能随便确定,前面提到的不能因为后浇带的存在而破坏掉混凝土结构的受力位置,那么相反的我们便可以将后浇带位置设立到混凝土结构的受力不明显位置。所以剪力墙是不可以设置后浇带的,而一些弯点的位置周围可以设置后浇带,这里的后浇带可以有效防止应力过大而生成的裂缝和变形问题。

4 后浇带的施工过程

后浇带施工缝留存好后,也要做好防护工作,防止大量水分的侵蚀,两侧可以采用防水转,内壁可以用防水砂浆,最后用木板盖住即可。混凝土构件的应力释放过程一般是为两个月,对于裙房设计而言,由于主楼的工程量相对较大,所以工期较长,在主楼施工完成两个月后方可进行后浇带的浇筑工作。而建筑前一定要将施工缝进行必要的清洁处理,不能存在有积水,垃圾等杂物影响浇筑,而且在浇筑前的一天内,对施工缝进行浸湿处理,浇筑施工缝的混凝土中需要加入膨胀剂,而且要加入早强减水剂,这样可以确保填充完成后的部件强度高于两侧的混凝土强度,完成整体化。同时最好将浇筑的混凝土温度控制在10度左右。

同时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的是不要因为后浇带的存在而觉得便利,堆放设备,材料等,如果其压力超过承载力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施工缝内不允许存放任何物品,同时在填充的混凝土要确保强度超过两侧的混凝土强度,做好施工缝的保护与养护工作。

5 结束语

随着传统建筑没落,现代建筑的增加,尤其是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规模和数量的增多,后浇带技术将更多的被应用于建筑施工技术,而且后浇带施工技术对于建筑整体质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的施工单位要重视后浇带的施工质量,施工人员要积极的研究和学习后浇带的施工工艺,不断提高我们的工程质量,为居民的工作生活的提供安全的保障同时为我国建筑工程行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1]闫文凯.浅谈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0):211

[2]周海宏.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的作用及施工工艺[A].软科学论坛—工程管理与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5,02

[3]魏光伟.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门窗,2014(02):71+74.

猜你喜欢

裙房后浇带施工工艺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施工工艺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施工工艺
高层建筑CFG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探讨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探究
高层建筑工程中裙房钢结构桁架的施工探讨
长春市高层办公建筑裙房周边风环境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