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陌生人 便是善待自己
2017-11-21张曼娟
□ 张曼娟
善待陌生人 便是善待自己
□ 张曼娟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如果我们死去,将会遇见五个人,会是哪五个人呢?想象中应该是和我们的关系最密切的人,一生中花了最多时间相处或纠缠的人。然而,Mitch-Albom的著作《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中,主角死后遇见的第一个人,是全然没有印象的陌生人,虽然是陌生人,却对于彼此的生命有着如此巨大的影响,只是当事人竟然全无所知。
因此,作者得出全书的第一个结论:“陌生人,是你迟早会认识的家人。”
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把善意和情感用在陌生人身上是一种浪费,这些人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甚至可能是永远不会重逢的,我们对他们好,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只有在毁灭性的灾难来临时,我们才会忘记那些受苦的同胞是陌生人,我们才会有结结实实感同身受的恐惧与痛苦。
据说恐惧是最有感染力的一种感受,恐惧激发了我们的同情,只是,当那些时刻来临,虽然我们可以同情,可以施以援手,却已经不能为他们做什么了。
在旅途中,特别能够感受到陌生人的善意是如此重要。有一年秋天,去轻井泽自助旅行,骑着脚踏车四处晃荡,天黑之后,在森林里迷路,星星悬在夜空里,一颗颗又亮又大,却无法指引我们的归途。
我们乱闯乱撞半个多小时,终于遇见一位好心的家庭主妇,她开了庭院的灯,努力为我们指引方向,可惜我们还是不能明白。发现沟通无效,她叫我们等一等,索性到车库开出了车,为我们引路。漆黑的路途中,空无一人,我们跟随着车灯的红光,终于安全回到民宿。日本太太细心地待在车子里,确定我们可以进门之后,才开车离去。这样的守护,不正像是一个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吗?而我们确实是素昧平生的啊。
当我骑着车跟着轿车的灯光,听着冷风在耳边呼啸,忽然想起几年前,在士林捷运站前,遇见向我们问路的一家三口日本游客,他们问故宫博物院要从哪里走?我们为他们指出了方向,看着他们往前方去了。
上了车之后,我问朋友:“他们要走多久啊?这么热的天,起码四十几分钟吧!说不定还会迷路……”话还没说完,朋友已调转车头去追他们了。这一耽误,我们看电影必然赶不上了,可是,稍稍耽误一下,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把车停在他们身边,请他们上车,表示要送他们去博物院。他们深深鞠躬的样子,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
古汉朝有这样两句诗,这其实也是我们一向熟悉的两句话:“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若是能够把普天之下的人都看做自己的手足兄弟,还会有不相干的陌生人吗?没有陌生人的世界,将是多么温暖与和谐的美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