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扭住项目这个“命根子” 筑牢发展“大底盘”

2017-11-21韩勇

今日海南 2017年1期
关键词:海南园区企业

文|韩勇

扭住项目这个“命根子” 筑牢发展“大底盘”

文|韩勇

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2017年全省工业经济增长压力增大,在此环境下,省工信厅有信心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远近结合、长短兼顾,精心调控企业运行,防止工业经济大起大落,抓住产业项目建设这个“命根子”,增加实体经济投资,力争工业投资有明显回升,打牢长远发展的产业基础。

今年,全省新型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培育壮大实体经济,创造性落实“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两化融合等战略,坚持发展新型工业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统一、做大规模和做优结构相结合、“互联网+”和“国际旅游岛+”相融合。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激励,注重人才和资本支撑,以项目为核心、园区为载体,增加有效投资,集中力量发展壮大互联网、制药、低碳制造、油气加工和军民融合产业,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发展大数据,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蓄积我省发展实体经济的内生动能,促进重点产业成形成势。今年工作的主要措施是:

(一)继续挖掘潜力、激活存量,确保工业稳增长。今年工业稳增长的希望,主要在于现有企业打满打足、稳产达产,不出现计划外掉产,不出现因要素保障不力而影响生产的情况。要狠抓工业稳增长政策措施的落实和督促检查,按月通报各市县、园区、重点企业的生产、重点项目进展、工业投资等。用好工业经济预测预警机制,提高运行监测服务的实效性。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对于企业生产、项目建设中的问题,要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全力以赴解决处理。加强政策和措施创新,既注重解决行业共性问题,又要解决企业、园区的个性问题,不断优化生产经营环境。用好四个产业专项资金,充分应用贷款贴息、事后奖补、股权投资、天使资金等,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企业技术改造、“两化融合”等。落实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推进用电大户直供交易。促进中海油海南能源公司尽快开展油气勘探开发,加大投资,早日形成省内产值、税收,并吸引其他企业来琼落户。在确保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海南炼化等企业的检修时间。促进海马汽车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推广。制定得力措施,帮助药企度过“一致性评价”“两票制”等特殊时期,实现在新起点上更大的发展。抓住国家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大力发展特色农林牧渔等精深加工,鼓励优秀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

(二)策划生成和开工建设一批重点项目,促进工业经济成形、做优、做大。2016年,省工信厅牵头策划生成了7大类、32个捆绑重大项目,包括海南数据谷、智慧海洋、游戏动漫、新能源汽车制造及应用、精细化工产业升级、美安新药谷、光网基础设施建设等,其中2017年97个重点项目预计完成投资239亿元,比上年度增加60亿元以上。省政府常务会议已审议通过这个方案,是今年工信投资的重中之重。今年确保50万吨/年PET二期、傲立石化20万吨精细化工、康迪新能源汽车、美亚新型电缆、南国定安工厂等项目竣工投产。加快推进100万吨/年二套芳烃、20万吨/年丙烯腈、齐鲁制药抗肿瘤、维力医疗器械、中科院声学所南海站、水下机器人等项目的续建工作。着力推动先声药业海口药谷基地、中核药业美安项目、椰树工业城、中船重工710所三亚项目等项目开工建设。同时,要重点围绕大数据应用推广、智慧海洋、文昌卫星发射、海洋油气勘探和开采、油气产业链延伸、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空间遥感、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谋划生成一批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形成储备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

(三)促进互联网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当前正值互联网产业在全国抢滩布局的关键时期,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放大“三大优势”,保持大力度、大强度的工作作风,保持互联网行业25%以上的增长速度,促进互联网产业成形成势。一是加快重点园区发展,形成雁阵效应。重点支持生态软件园、三亚创意产业园、清水湾国际信息产业园、复兴城、海南数据谷、演丰互联网产业小镇等一批园区和众创基地,尽快扬起产业龙头,在全国占据一席之地。二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确保腾讯“互联网+”生态村、小米生态村、中国游戏数码港、中国电科海洋信息产业基地、浪潮海南信息产业基地、中兴三亚产业基地、新道智慧教育基地等15个重点项目达到预期目标。促进京陵数据谷、文思海辉、神州专车华南区运营中心、软通动力海南基地、海南电商谷、华友会海南基地、达内人才培育基地、新华创客会等23个已签约项目的落地开工。三是培育壮大骨干企业。支持天涯社区、易建科技等上市企业和营收过亿的企业加快发展。依托海航生态科技集团强大的资本运作能力,重组、并购一批优质企业到海南发展。正式运营海南省信息产业集团,把优质资源配置给优质企业,精准扶持潜力大的企业。组织好“海南省互联网十大领军企业、十大新锐企业、十大风云人物”评选活动,树立产业形象、打造行业标杆。要用活用足专项资金、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等,扶持不同阶段企业加快成长,再培育100家种子期企业、50家初创期企业、10家成长期企业,壮大龙头、形成规模。四是打造浓厚的发展氛围。争取“互联网+”创新创业节升格为省政府主办,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打出海南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的旗帜。引进和举办“全球APP开发创意争霸赛暨国际互联网高层峰会”、微软“全球学生科技大赛”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活动,通过活动寻找商机、转化成果,争取每办一次活动,全省的互联网产业就上一个层次,发展就更快一步。

(四)开展务实有效的招商引资。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生产力,扩大增量的希望在于招商引资。今年招商工作的主线是围绕互联网、医药、低碳制造、油气加工和军民融合产业,突出主业,开展有选择、有目的的招商活动,通过发展事业平台,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形成良性循环,蓄积发展后劲。在区域上国内紧盯产业和科技比较发达的北京、长三角、珠三角,国外紧盯美国、以色列、印度等重点区域,加强与台湾信息产业的交流合作。注重与发达地区园区形成合作共建关系,成规模、成批量地引进产业项目。在目标上要加强与央企、国企、领军企业和高水平研发机构的合作,既注重引进生产企业,也要引进研发服务平台。在措施上要积极走出去、请进来,注重用点对点、园区招商、代理招商等方式,提高招商效果,利用“9+2”、省域合作机制,策划一批专业化、针对性强的招商、论坛活动,尤其是要利用招商机会,邀请企业家来海南实地考察。落实“飞地”政策,鼓励每个市县都走出去大力招商,壮大地方经济实力。国家将实施“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我们要积极对接,争取有一批产业项目进入国家笼子,在新一轮产业分工中争得更多份额。

对已有初步合作意向的百度、京东、科大讯飞等企业,要加强沟通、紧追不放,确保取得实质性成果。推动康佳集团全球互联网中心、华为软件研发项目、国药集团海南基地、中航集团海南研究院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着眼油气产业链延伸,填平补齐本省油气产业和产品空档,促进岛内物料平衡;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高附加值、环保型的项目。

(五)巩固提升“光网”建设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先进的信息网络环境。2017年是“信息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年,省工信厅将在前两年高投入的基础上,再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加快“光进铜退”步伐,查漏补缺,完善配套,进一步提高“全光网省”和“三个全覆盖”的标准。把“光网”建设纳入全省城乡总体规划,与路网、园区、棚户区改造等同步规划建设。建设千兆光网城市小区,百兆城市家庭接入能力,提高农村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农垦地区的光网覆盖率。将主流网站通过新技术引入海南,改变“到省外访问”为“省内访问”,争取电信公司总部支持,在我省建设互联网交换中心,今年底网速达到全国先进水平,行政村光纤宽带和4G网络覆盖要达到98%以上,重点公共场所WiFi覆盖率保持在97%以上;推动光纤宽带和4G网络向自然村延伸,把网络建设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完成255个贫困村和12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的覆盖,提高全省尤其是偏远地区光网的抗灾能力。促进市场竞争,重点推动移动流量平均资费进一步下降。加快建设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二期,争取年底行政村审批网络实现全覆盖。扩大互联网在经济社会中的应用,大力开展“光网+扶贫、旅游、教育、农业、商务、工业制造”等行动,用互联网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全省网络安全感知和应急处置防护体系,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水平。

(六)发展大数据应用推广,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开放。以落实《海南省促进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方案》为重点,围绕方案明确的5大目标、39项建设任务,统筹政府部门的数据资源管理,制定实施数据采集、分类共享、交换、开放措施,建立政府、企业、社会之间数据共享协作机制,实现省直部门非涉密信息系统与省信息交换平台之间的对接,消除数据“门槛”。建成全省统一的政府大数据公共服务和开放平台,完成大数据系统向省直单位、市县、乡镇和行政村的延伸,实现政务服务“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以及办理流程电子化监督和公开。扩大大数据在政务领域的应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促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电子证照库、“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数据库等。创新市场监管和服务方式,建设专业化综合平台,对部门监管信息进行归集、整合和应用,促进跨部门、跨地区联合执法。通过开放数据资源,培育引进一批示范应用项目,联合相关部门新开发大数据在热带特色农业、智慧旅游、海洋、医疗健康、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应用。办好微信“智慧海南”,把更多的便民服务内容纳入网上办理,提高居民办事的方便度。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两化融合,促进工业企业、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鼓励大企业依托主导产业发展服务型制造,形成全产业链发展。

(七)落实产业政策,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提高园区承载能力。确保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正式运行;严格落实国家税收减免、营改增、政府采购等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利用营改增等政策,鼓励中小微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把中小微企业培育与孵化基地、众创中心、大学生创业、“美丽海南百千工程”结合起来,集中几年时间,支持一批产业小镇发展成为特色产业鲜明的产业集聚地。加快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加快构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加强与省直相关部门和市县政府的合作共建,共同推进实体经济、互联网产业发展,谁有积极性、谁有项目、谁在海南注册纳税就重点支持谁。围绕特色资源椰子、槟榔、南药、畜牧、渔业等,大力研发和生产新产品,鼓励企业扩大生产、开拓市场,支持企业抓好质量品牌工作,推进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推出一批发展实体经济、互联网产业的先进典型,宣传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发展新型工业的浓厚氛围。

围绕主导产业升级需求,建设一批互联网、医药、油气等产业公用设施、信息化设施和人居改善性设施,对远离城市的园区,按照微城市、生态化、信息化的要求加快配套完善,切实提高对产业和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综合应用园区考评机制,提高市县和园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用足用活PPP、事后补助、奖励贴息等措施,吸引更多资金参加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性落实“多规合一”改革成果,争取在所有园区推广“极简审批”。

(八)毫不放松地抓好安全生产等工作。落实“管行业要管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油气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和油气管道隐患排查整改;支持企业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智能化手段提高安全保障水平。服务文昌卫星发射工作,做好相关安全生产和无线电保障。加强节能监查执法,探索通过技术改造、提高智能化水平、培育节能环保产业等方式开辟节能工作新领域。全年完成4000辆新能源汽车推广和3000个充电桩建设任务。通过产业扶贫等措施,做好红峰村精准扶贫工作。

(作者系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

本文责编/钟瑜 邮箱/zy200928@qq.com

猜你喜欢

海南园区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海南书香节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待疫散云开,来园区赴一场春的修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海南杂忆
孔学堂 纯粹的国学园区
59国免签游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