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入尘寰历甘苦,始信丛中另有天

2017-11-21魏烈刚

老区建设 2017年24期
关键词:黄土地梁家定力

魏烈刚

黄土高原雄浑苍茫,群山环绕,充满神奇。这块厚重的黄土地,以其博大的胸怀接纳了少小离家的北京知青习近平,成为他接受青春洗礼的地方。七年知青岁月,七年梁家河的历练,成了习近平总书记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他的性格、立场、情操、境界,他的为民情怀、求实作风、稳健风格、非凡气魄,都可以从其陕北七年的历练中找到答案。

一、许身梁河植沃土,最是磨难砺初心

若要觅英雄,先到艰难处。从“干部子弟”到“黑帮子弟”,再到普通知青,落脚于这个贫穷的小山村,15岁的习近平曾有过迷惘,也有过失落。且不说难以下咽的糠团子、半生不熟的玉米碴子、冬日仅有的一点酸菜;且不说窑洞黄土漫天、跳蚤奇痒无比、劳动繁重漫长;单是印堂家的一碗白米饭,足以管窥当时环境之恶劣,条件之艰苦。当然,最苦的还是心灵上的煎熬。“文革”期间父亲遭迫害,而自己被扣帽子、受歧视,忍受着各种各样的不公平。这种困境带来的精神上的苦远超出了身体和生活上的苦。

吃过苦、熬过难,征服的磨难越多,生命的分量就愈重。“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知青生涯,成为习近平人生的第一站,也成为他读懂生活、读懂农村、读懂人生的重要起点。在这里,远离了政治漩涡,他有时间大量阅读中外名著,开阔视野和思维,滋养心灵,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这里,吃不饱穿不暖,还要长期参与繁重的体力劳动,他经受了艰苦生活的磨砺,锻炼出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也是在这里,依旧延续着中国农村最贫穷、最原始的生活方式,家家讨饭“糠菜半年粮”,他加深了对基层人民深切的理解和同情,坚定了扎根于此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说:“基层离群众最近,最能磨炼人。七年多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获益匪浅,同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为成长进步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七年扎根梁家河,他收获了一部不著一字却受用终生的人生宝典。

伟大哲学家罗素认为,“凡是心灵关照整个世界的人,在某种意义上就和世界一样伟大,在摆脱了被环境所奴役的命运后,便体验到一种深沉的快乐!”有了对实际的真切了解,习近平开始真正融入这片养育并成就了父辈的土地。他沉静、踏实,一如那平实厚重的黄土地。他不再仅仅关注个人和家庭的荣辱,而是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普通农民”,将梁家河普通百姓的哀苦心酸揉进胸膛,将自己的生命与广大群众紧密相连,并激发出为他们做实事的志愿。习近平说:“到陕北插队,我只是开始时感受惨,但是当我适应了当地的生活,特别是和群众融为一体时,就感到自己活的很充实。”他从一名迷茫的中学生,逐渐成长为一个饱尝人生酸甜苦辣的青年,成长为一个具有了强烈责任感、深沉使命感和顽强意志品质的人。由此,他完成了漫漫人生中的第一次蜕变,实现了精神上思想上全方位的升华。

二、解衣推食寻常事,夙夜匪懈为民忧

真挚情感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突发偶发的,而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凝成的。习近平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充满了艰难,但梁家河人用自己特有的真诚、质朴和善良,给这个磨难中的少年以深深的爱和慰藉。“我所记得的,是他们曾经无私地帮助过我,保护过我,特别是以他们淳厚朴实的品质影响着我,熏陶着我的心灵。”于是,他贴近黄土地,贴近农民,励志改变梁家河的面貌,一待就是七年光阴。

为群众做实事是他始终不渝的信念。对习近平而言,这不是简单的口号,也不是被灌输的教导,而是在和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挣扎着生存的普通老百姓牵手共度时艰中,就油然而生的、铸入血液中的信念。1974年国家准备招工农兵学员,知青们都在做着各种准备,但习近平明确表示自己不上大学,理由是 “我到梁家河毕竟好几年了,老乡对我不错,我不能就这么走了,得帮助老百姓做点事儿”。他迫切地希望为改变这块土地的贫穷落后面貌尽一份力!担任梁家河支部书记期间,他办沼气,办铁业社、磨坊、代销点、缝纫社、扫盲班,打水井,种烤烟,还搞河桥治理,打了5块坝地……靠自己的苦干实干作出了一番成绩。

“乐土人间信有,举世饥寒携手,前路复奚疑?”离开梁家河之后,为民干实事成为了习近平没有其他任何兴趣能够替代的人生乐事:在正定,走遍全县200多个村子,带领全县人民告别“高产穷县”;在宁德,探索创新扶贫开发,提出经济大合唱、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等重要思想;在福建,开创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闽宁模式”;在浙江,强调要把握贫困动态的变化,讲求针对性,使投入的资金真正让贫困户受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无论身在什么地区、身处什么岗位,始终不忘初心,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这就是总书记自梁家河以来,始终坚守的人民立场和为民情怀。

三、众意纷纭棘手处,心明力定从耐烦

在梁家河,习近平常与人提起曾国藩的一句话:“愈是军情棘手,众议纷纭,愈要心明力定,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心明力定”不是天生的,必须通过学习和实践才能获得。在修炼心态、增强定力的过程中,习近平做到了勤学善思、学以致用。在梁家河,别人有“烟瘾”,他有“书瘾”。漫漫长夜,四周寂静,结束了一天繁重农活的老乡和知青们,都已沉沉睡去,习近平却还就着一盏昏暗的煤油灯,读司马迁,读中世纪,读马克思,读古诗源、李白、三曹……七年磨一剑,积淀出总书记深厚的文化素养、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理论素养,这是其多年来持之以恒的读书、学习、思考、借鉴和批判的成果,是其强烈的求知欲、昂扬的上进心的体现,更是其着眼于恒常、坚持打磨自身定力的明证。

古人云:“患难中处事不乱,必其胸中器局不凡,素有定力。”遇事有定力,沉着淡定,始终保持情绪冷静,是成大事者必备的素质。受“黑帮子弟”身份影响,习近平入团、入党一波三折,可他不急不躁、不慌不忙,继续扎实地劳动、生产、工作、学习,体现出其信仰坚定、不向困难低头的优秀品格;在梁家河担任党支部书记期间,尽管困难重重,但他却在全心全意做好一件件小事中,树立起做人做事的准则。与他同在延川插队的陶海粟曾这样评价:“习近平做事总是沉稳务实的,他不喜欢‘三把火’‘三板斧’式的工作方法,而是讲究吃透实际情况,循序渐进。”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习近平总书记在逆境中的从容、坚韧和淡定,彰显了一位成大事者的超凡品质和顽强意志。梁家河归来后,回北京上学本可以有前途光明的工作,但他反而放弃了看似更加平坦舒适的道路,下到基层,沉至社会实践的最前沿去工作。他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很充实,这是有大抱负、大气魄、大本事、大勇气的人才能做出的选择。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矛盾、新目标、新挑战,习近平亦用其战略定力和中国智慧为新时代开出了“良方”,生动诠释了“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

岁月不居,俶尔远逝。习近平总书记曾回忆:“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陕北七年,锤炼了他坚忍不拔、坚毅刚强的性格,造就了他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情怀,更坚定了他“平易近民,民必归之”的人民立场。坎坷的人生境遇让习近平掉入尘寰,历受着苦难,人生似乎低到了尘埃里,但生命却在尘埃中绽放出了璀璨光芒。

猜你喜欢

黄土地梁家定力
言论
最硬核“创新之城”在疫情应对中彰显定力与温度
《黄土地》(海报)
《黄土地》画报
定力在心安如山
山陕:追溯黄土地上的年味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读《梁家河》有感
梁家河
冬·发心
从梁家河宝贵精神财富中不断汲取追赶超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