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望中的希望
2017-11-21邱彦昌
◎邱彦昌
失望中的希望
◎邱彦昌
《我不原谅—— 一个90后对中国教育的批评和反思》这本书引起了社会不小的关注,让我们重新思考一个学生的成长之路。
四川泸州天立国际学校文科状元唐立培考入香港中文大学后在微博中辱骂网友,引起公愤遭到口诛笔伐。人们关注唐立培事件,实际上是在关注中国教育问题。
而高考状元与“家”无缘的现实,则引起了人们对教育的反思。
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的民办教育能趟出中国教育新路吗?
一个个问号摆在了我们面前,需要我们去面对去思索去找出答案。
一千多年前韩愈说过这样一句话:“古人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今,我们的教育之道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教育之道在于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具体讲就是以良知、理性、仁爱为经,以知识、科技、创新为纬,造就新一代爱国家爱民族、有责任敢担当的人才。
扭曲的成长,谁之过?
为什么高考状元成为教育“怪胎”?
唐立培曾是四川泸州高考文科状元,事件曝光后,唐立培的中学母校泸州天立国际学校的官网移除了唐立培的名字。
在“辉煌成绩”的栏目下,一篇《2012年一校包揽三状元,天立教育铸传奇》的稿子里,原来分别标红了理科状元辜应卓、文科状元唐立培、中考状元伍亚菲。
但如今,只剩2人的名字。虽然文中的措辞仍然是:“一所学校包揽高考文科、理科和中考三个状元,这是天立教育十年铸剑创造的崭新传奇,在川南教育史上绝无仅有。”
这个小动作让不少网友猜测纷纷,认为跟学校招生有关。不管这种猜测是否属实,但泸州天立国际学校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行为过于扭捏,从中不难看出,唐立培这个教育“怪胎”的出现就不足为怪了。
儒家的社会改革思想包括“先富后教、富而好礼”。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我们实现了经济上的腾飞,但当今社会价值观的混乱,尤其是“成功=财富”的价值观引导下,无数人对权力、金钱疯狂追逐,不顾道德、规范地追求这种成功。中国的教育,从整体上缺乏超功利的境界和超世俗的信仰。
为什么高考状元与“家”无缘?
“我们调查了恢复高考以来的3300名高考状元,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见《上海教育》2011年12A期第34页)。
不仅如此,他们还有另一个调查结果:
调查了全国100位科学家、100位社会活动家、100位企业家和100位艺术家,发现除了科学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外,其他人所获的成就和学校教育根本没有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学习成绩优秀的不见得就能够成为“家”,而学习成绩不怎么样的则不见得不能够成为“家”。
当年钱钟书可以在数学不及格的情况下上北大,而如今北大虽有自主招生,但真正的偏才、怪才想进入北大也是难之又难。现实状况令学校教育尽力地去提高学生不擅长的学科成绩,避免偏科拖后腿,而不是引导其向擅长的优势学科更加努力地钻研。这就造成了一个学生可能总分很高,却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样样通却样样不够精。
今天的很多家长和教育机构不明白这一浅显的道理,幼儿园的小孩早早就开始学小学的课程,小学则早早学中学的课程。很多家长甚至把教育机构是否开展超前教育视为办学水平高低的标准,花大价钱费大力气择校,说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却不考虑孩子是否会跌倒在终点线上。这种超前教育严重违反了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幼儿园幼童为例,过早地学习小学课程,不但剥夺了孩子游戏和动手操作的机会,也剥夺了孩子大脑神经元受到丰富刺激的机会,阻碍了大脑发育。揠苗助长的荒谬古人都深有体悟,偏偏当前整个社会都在做这种蠢事,打着为孩子着想的旗号去伤害孩子,这是多么的可怕和愚昧!为什么如今的学校很难培养出世界级的优秀文学家、科学家,实在值得我们细细思量。
为什么一个90后的呐喊会引起共鸣?
曾就读于中国人大附中、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90后钟道然喜欢足球、热爱艺术、崇拜王尔德,热衷于钻研美术、建筑、音乐、文学、电影等各种形式的艺术。2012年1月,他在大三期间出版了首部作品《我不原谅——一个90后对中国教育的批评和反思》,以自己的经历和思考,从描绘学生的生活、制造人才的生产线、憧憬理想教育模式以及反思中国教育问题四个角度,重新思考一个学生的成长之路。
这本书引起了社会不小的关注,学生、老师、家长抢购热读,不少学生表示“你写出了我们的心声”,而关于教育的各种问题也引起了新一轮的争论。中国知名作家、学者、教育家易中天为其作序,四问:“中国教育有问题吗?”“什么问题?”“中国教育,你愿意改正吗?”“你能够改正吗?”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教育是事业不是职业
在《致教育》(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年7月版)中,作者汤勇对“教育是职业还是事业”这一问题的阐述,可谓深入浅出,鞭辟入里。他分析道:“职业的本质是交换,我付出劳动,你给我报酬和利益;事业不是交换,事业是超越交换的。职业的动机是生存,是养家糊口;而事业是为了自身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它是一种更高层面的东西。”
教育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著名教育家张伯岑说过:“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永新认为,教育的意义是双重的,一个是对个人的意义,一个是对社会的意义,任何教育都是这两者的统一体。如果教育能够很好地将两者结合起来,既能促进人的成长,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就是良好的教育。
教育是一种大智慧
就目前中国学校教育的局限性而言,教育就是成长,其本质是人的发展,也就是说,教育的过程就是发掘人的天性、潜能以及潜在价值的过程。
但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教会孩子做人,培养“人”比培养“才”更加重要。
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一个具备健康人格的现代人,所以,教育决不仅仅是某一种技术,而应当是一种素养,是一种大智慧。
最好的教育是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说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民办教育能趟出中国教育新路吗?
答案是肯定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教育不断发展壮大,时至今日,已经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学历教育到非学历教育,层次类型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发展局面。2016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7.1万所,在校学生4825.4万人,成为在公办教育之外,满足公众多样化教育需求、促进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力量。
以走在全国前列的广东民办教育为例,各类民办教育品牌争奇斗艳,各色办学模式交相辉映,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致力于教育事业的企业家和教育工作者正在探索着中国教育的新路,正在给中国教育带来希望。
新华学院:开天窗、接地气
广东省民办非企业5A级高校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是中山大学与广东东宝集团联合兴办的独立学院,走过了十年风华,走出了社会办学的“新天地”,成为广东省民办非企业5A级高校。目前,学院一校两区,横跨穗莞两市,在校生超1.8万人。设有“经管、医药、理工、文法、艺术”五大学科专业群,共39个专业。学院秉承“开天窗、接地气”的教育理念,培养出一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其中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每年都供不应求。
南国商学院:民办教育的典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针对学校的实际,提出了16字方针,即“规范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强校,人才兴校”,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一跃成为广东省17所独立学院中的5星级学校。
本着“立足平凡,追求卓越”的信念,南国商学院把目标锁定在办成一所“应用型”、“国际化、高水平”的高等学府上,它注重办学质量,重视社会专业人才培育,不断充实学校底蕴,树立了民间办学的典范。
华商学院:“教、学、做”合一
享誉粤港两地的“中国民办教育先生”廖榕就,十年磨一剑,把华商学院打造成了广东省十佳独立学院、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广东省最具就业竞争力独立学院、广东省最具综合实力学院。
华商学院努力践行陶行知大众教育的理念,将“教、学、做”合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其独有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实用型人才。77%的毕业生进入到珠三角中小企业从事金融、保险、酒店、会计等行业,经问卷调查,综合素质评价满意度92%,能力评价满意度94%。
华商学院的下一个目标是打造国际化大学,为此已与澳洲会计师公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培养更具竞争力和国际视野的会计师。并计划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境外学校合作办学,打造“3+1”教学模式,即:在本校学习3年后,赴国外合作学校学习1年。
广州商学院:“四化”培养电商人才
广州商学院电子商务管理学院坚持以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构建“4C(cooperation)4A(ability)”人才培养模式,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国内外院校”协同培养学生的“专业业务综合处理能力、外语沟通能力、网络信息开发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逐步形成了“专业设置市场化、校企培养一体化、科学研究实用化、实践实训真实化”的办学特色。
近年来,在全国、全省赛事中,参赛学生超过千人,获奖学生百人以上,共获得“全国网上零售大赛”一等奖、“全国E路通创业比赛”一等奖、“全国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一等奖、“中国条码知识竞赛”金奖、“广东省U势界创业”扶持奖、“广东省电子商务实战技能大赛”一等奖、“广东高校市场营销大赛”一等奖等各级各类奖项共50余项。
广州华美英语实验学校:兼融东西方教育文明、培育中华之现代精英
学校由归国留学生群体创办,是集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国际中学、留学生部于一体的全日制寄宿制国际化学校。
学校秉承“兼融东西方教育文明、培育中华之现代精英”的办学宗旨,培养出了一大批视野超群、走向世界的精英人才。至2017年,近5000名毕业学生分别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知名学府及美、加、英、澳等国的世界名牌大学录取。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学校发展和素质教育之路,成为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省一级学校(民办学校中的首家)、广州市华文教育基地、广州市特色学校(首批中的唯一民办学校)、国内首批获剑桥官方授权的四所学校之一。
盛兴中英文学校:独树一帜 五个一流
创办于2004年9月的清远盛兴中英文学校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以质量求发展,以特色创品牌,在“以全新理念,创一流名校”的办学目标指引下,形成了“全面发展、突出英语、强化艺术”的办学特色和“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学生自主管理为核心”的独特教育教学新模式,在民办教育中独树一帜。
“以一流待遇,引一流人才,出一流质量,创一流效益,铸一流名校”,五个一流成就了盛兴的教育事业。目前在校学生6000余人,现已成为粤北地区档次最高、规模最大、环境最美的现代化著名品牌学校。学校先后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办学特色示范学校”、“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全国特色建设先进学校”荣誉称号。
钟道然的《我不原谅——一个90后对中国教育的批评和反思》以亲身体验配合翔实论据,严密论证了中国教育下的学生之惨状、教育之不堪,提出了“做最好的自己”的理想教育图景,并在书末开出了给大学“去一流化”的药方,以拆掉那摇摇欲坠的“独木桥”,愿使多年的教改不再屡屡仅治其腠理,“八九点钟的太阳”能不再被繁重学业压得暮气沉沉。
爱尔兰著名诗人叶芝曾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中国的老师家长最常用的“木桶原理”却说:“你要灌满一桶水呀,就得提防那个短板……”
我们有理由相信,民办教育一定能够把这个短板补齐接长,趟出一条中国教育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