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口岸”创业记

2017-11-21彭纳

一带一路报道 2017年6期
关键词:霍尔果斯保税区中哈

文:本刊记者 彭纳

“老口岸”创业记

文:本刊记者 彭纳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内的中哈边境界线。 (秦杰 摄)

霍尔果斯口岸

优惠政策扎堆、办事效率助力,这些蝴蝶效应产生的化学变化,使得霍尔果斯无论是企业注册、交通发展还是人才引进,都呈现出井喷式发展。

飞机驶入新疆这片西域大漠上空,从万里高空向下俯瞰,山峦叠嶂间的条条沟壑似有人故意用刻刀雕刻的印记一般,清晰地勾勒出山体脉络。茫茫大地被染成深赫色,一直延伸到天地尽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中,掩藏着往来驼队的声声驼铃。这条从长安途经乌鲁木齐、从霍尔果斯出关直抵罗马的通途,将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西部边城霍尔果斯是个历史悠久的“老口岸”了,这里从1881年正式通关,到1983年成为中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陆路口岸,最早承接起我国向西开放的重任。而今,这个历经几世风霜的“老口岸”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潮中,又踏上了创业的新路。

合作园里的大生意

9月的霍尔果斯仍旧艳阳高照,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牌照的车辆在小城中往来如梭。刚到霍尔果斯市委宣传部工作两年多的“90”后王阳阳满脸骄傲地向记者介绍道:“很多到新疆的游客都会专门到霍尔果斯来走走,除了感受这座边境城市的异域风情,还可以购买免税商品。”

2003年,中国和哈萨克斯坦领导人达成元首项目,在中哈接壤处各拿出一部分土地,划定区域设置世界上首个跨境自由贸易区。如今,当年的构想已经跃然眼前。在这个总面积5.28平方公里的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内,蕴藏着怎样的魅力呢?

9月20日,正午的烈阳炙烤着大地,在通过海关、国检等逐一检查后,记者一行进入到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说是中心,里面却像一座小型城镇,双向两车道的柏油马路纵横交错至中心深处,接连不断的楼宇上用不同文字标注着“国际皮草城”“商贸中心”“中亚红酒城”……

“KZ”牌照车辆穿梭而过,“这些车都是从哈萨克斯坦过来的车辆。”王阳阳介绍说。车流缓缓驶向两座对立的方鼎形建筑,跨过建筑中央,就踏上了哈萨克斯坦土地。中心正是以方鼎为界,红色区域为中方国土,占地3.43平方公里,一步跨到蓝色区域就算走出国门,进入占地1.85平方公里的哈萨克斯坦区域。

走进哈萨克斯坦一栋免税商品大楼,门店一家接着一家,哈萨克斯坦巧克力、俄罗斯糖果、格鲁吉亚红酒、意大利皮包、法国化妆品……各种造型精美的商品让人应接不暇,“中亚和欧洲的小零食,最受中国消费者欢迎。”说起自家商品,老板打开了话匣子,“我们这里商品价格比起外面要便宜一半以上。”物美价廉的商品以及货真价实的品质成为了合作中心吸睛的法宝。“我在这里开店两年多,生意是越来越好。”走进一家经营巴基斯坦铜器的小门店,老板热情地介绍,“9月已经不是旅游旺季,暑假我们这里基本天天爆满。”

世界首个跨境自由贸易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 (林波 摄)

霍尔果斯国门礼仪队。 (东方IC 供图)

再次回到国界方鼎前,已是下午4点多,一辆满载哈萨克斯坦百姓的公交车正驶离中国,车上堆满了大大小小的包裹。看着满载而归的车辆,王阳阳说:“我们喜欢到哈萨克斯坦购买食品,而哈萨克斯坦老百姓则更喜欢中国的五金、机电、纺织类商品。”

合作中心里,除了提着大包小包来进货的中亚商人以外,还有一群特殊的身影穿梭在各商城间,他们很多来自哈萨克斯坦,会讲哈萨克语、俄语,还能用汉语交流,专门为合作中心里谈判、购物的人们做翻译,被称为“译官”,是商场内的标配。玛西努就是其中的一位,供职于一家综合性商场,做译官每月3000多元收入,比在哈萨克斯坦的收入可谓是翻了一番。如今,他又自己做起了“代购”,收入一年比一年多。

筑巢引凤 雏形初现

“新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做的不仅是把资金吸引来,更要依托自身优势,让企业留下来,扎根在新疆的土地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员会、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领导工作小组负责人任剑如是说。

而的确霍尔果斯已经将产业布局提上了创业的发展日程。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不远处,整齐的厂房一字排开,向中哈边境延伸,这个3.26平方公里的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又被称为海关特殊监管区。说起它的特殊,园区开发建设办公室主任王秋洁解释道:“这里的功能是保税仓储、保税物流、保税加工。简单一点比喻的话,这里更像是一个产品加工、制作的工厂,原材料进入园区制造成成品以后,再到不远处的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去展示、交易。”而从国外进入保税区的原材料,比如小麦、面粉等在保税区内不受配额的限制,并且享受大幅度的免税政策。

密集的优惠政策正吸引企业在园区安营扎寨。在金色喀秋莎公司,成袋面粉堆放在仓库中,吸引这家俄罗斯企业“落户”的原因之一,就是保税区的优惠政策,“拿厂房的租用来说,第一年每月每平方米4元、第二年7元、第三年10元,成本节约不在小数目。”董厂长透露道,从俄罗斯将面粉运抵霍尔果斯,在这里加工成挂面销售到乌鲁木齐、上海、青海等地,“俄罗斯面粉口感独特,国人非常喜欢。”企业2016年进驻霍尔果斯,经过一年发展,生产线正在扩大,产品种类也丰富起来,更做起了产品返销俄罗斯的生意。

入驻保税区的瑾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隶属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专门从大豆制成的豆油中提取药元素。人事主管董雪丽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霍尔果斯市距离哈萨克斯坦的大豆产区只有300公里,在运输成本上节约不少。今年1月8日国家批准霍尔果斯口岸进口大豆,公司生产所需的大豆从中亚五国进口都不需要缴纳关税,在霍尔果斯加工后,产品销售也不用缴关税。这样一来,一吨大豆可节约成本10%-15%。”

“我们预测,霍尔果斯30年后将是中国第二个深圳。”霍尔果斯博仕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闵建波信心十足地说,这家高新企业在霍尔果斯市已经建立现代化的万级无尘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平板电脑等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产品远销至欧洲、北美、非洲、俄罗斯等国家。

“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优惠政策最密集、手续最简化的保税区。”霍尔果斯保税区招商部副主任朱厚玉用三个“最”概括着这片生机勃勃的区域,保税区内已建厂房22栋,招商入驻19家,除了副食品、医疗企业,还有高新企业入驻。

“老”口岸“新”活力

走进霍尔果斯处处是开工建设的火热场景,11.2万平方米的会展中心群体建筑刚刚完工,玻璃外墙在阳光下璀璨得像镶嵌在土地上的一颗宝石,这里将承接各种会展,上合组织也将永久落户会展中心。

柏油马路上,新漆的交通警示线白得扎眼,路边的绿化小树苗刚冒出头,这样的“新鲜感”与霍尔果斯的年轻相匹配。2014年6月,国务院批复霍尔果斯设市,行政区域面积1908.5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10万人。从那时起,霍尔果斯开启了飞速发展模式。

数据最能体现发展的变化,截止7月底,霍尔果斯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38亿元,同比累计增长83.5%,实现通关贸易额469.63亿元,同比累计增长24.2%,其中合作中心54.29亿元,同比累计增长203.15%。

飞速发展的背后,还有效率的助力。在霍尔果斯政务服务中心,两层的小楼里人声鼎沸,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吴雪峰说,“企业办理营业执照,中心承诺两天,快一些的一天也能拿到。”在中心成立前,企业注册需要分别去到工商局办理开户、到公安局刻印章,所有公章都需要汉语和维吾尔语两种,企业还需要到民宗委对公章进行翻译,最后到税务办理相关手续。如今,工商、公安、民委、税务等集中办公,所有手续都在这栋白色小楼里快速完结。

优惠政策扎堆、办事效率助力,这些蝴蝶效应产生的化学变化,使得霍尔果斯无论是企业注册、交通发展还是人才引进,都呈现出井喷式发展。

“霍尔果斯作为‘一带一路’向西对接的窗口,目前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正在不断完善,我们的国际机场已经选址准备开建了。”谈起霍尔果斯的变化朱厚玉说,从霍尔果斯出境的客运线已经在7月通车,只要办好签证,从霍尔果斯出发,3个小时就能到达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还能坐着火车去欧洲游。

很多年轻人都被霍尔果斯的无限前景吸引而来,在这里定居生活,“霍尔果斯这两年的变化真的特别大,变得特别好。”皮肤黝黑的刘新江两年前从临近小镇来到霍尔果斯,见证了霍尔果斯变化点滴的他一边说一边咧嘴笑着。

还未离开,记者已在心里订下了下一个约期,两年还是三年,霍尔果斯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

猜你喜欢

霍尔果斯保税区中哈
霍尔果斯:不是没有故事的“新同学”
昆明综合保税区今年底建成
丝绸之路口岸霍尔果斯设市
天津保税区1月份财政收入同增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