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伊本?西那对于亚里士多德哲学的继承与发展
2017-11-20刘菁华
刘菁华
摘 要:在公元六世纪时,雅典的学园被迫关闭,在希腊哲学消逝之际,一批希腊哲学家来到了中东,亚里士多德等先贤的著作在这里得到了保存。伊斯兰教的统治者们对希腊文化的传播持宽容态度。 11世纪中期,亚里士多德的大部分著作都被译成了阿拉伯文。正是在阿拉伯学者们翻译、注释和研究亚里士多德著作的过程中,发展出了“穆斯林的亚里士多德主义”。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伊本·西那;灵魂论
伊本·西那是东部亚里士多德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亚里士多德第二”之称,伊本·西那的哲学是二元论的,他肯定物质世界是永恒的,同时也承认真主是永恒的,并认为灵魂与形体在不可分的结合之中。伊本·西那承继并发展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的理论。
亚里士多德在关于灵魂的论述主要存于《灵魂论及其他》中。亚里士多德首先肯定了“灵魂”研究的重要性,并认为灵魂与身体是不可分离的,即具有灵魂者与无灵魂者,可通过营养机能、思想机能及感觉(机能)进一步区别,如温和、愤怒、恐惧、快乐等都是常结合于身体的,灵魂应当是某个躯体的实现。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就必须是一个自然事物的‘形式,这个自然物体则‘潜在地具有生命。”“这样,灵魂盍是潜在地具有生命的一个自然物体的原始实现”。在这里,亚氏将灵魂与躯体合成一个活动物,并将研究转回到了起点。从而,亚里士多德在面对关于灵魂的先前论述时——一即认为灵魂是运动的最主要本原,二即是认为灵魂是由极其微小的物质组成的,即可理解为非物质的,第三个观点即认为灵魂是由诸元素构成的,着重对第三点进行了驳斥。亚氏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几乎是无限的,所以,而世界上所现存的事物实不只是这些元素;同时,主张灵魂是由所有诸元素合成的人们还需面对灵魂之“量”性的问题,即主张灵魂“量”性的人们不能回答“灵魂 ‘量性只能衍化其‘量范畴之内的事物”这样的诘难;并且,对于是什么把诸元素组合以成为灵魂的提问,也有待持此观点的人们回答。因此,亚氏认为“灵魂是由诸元素组成并为运动基本原因”这样的观点对于灵魂的诠释不能概括所有一切品类的灵魂。继而,在对奥尔菲诗歌中的质疑一样:弥漫于宇宙间的风播散着灵魂,当动物(生物)们呼吸时,灵魂便进入其体内。但亚氏显然认为这在植物中是不会发生的,也即并不是一切动物都能呼吸,所以,存在于大气中的灵魂,实只是灵魂的某个部分,因而亚里亚多德认为,动物、植物也分有灵魂。
在伊本·西那关于灵魂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对于亚里士多德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首先,在其《论灵魂》中,伊本·西那认为灵魂就是发生“生长”、“繁殖”这些作用的东西,是一种成就性,也即是植物、动物成为现实的植物、动物的东西,是一种机能,一种形式。在肯定了亚里士多德对于灵魂作为形式的肯定基础上,并通过灵魂之于身体的机能来论述灵魂是如何“潜在地”地使身体具有生命。这样,正如前文对灵魂所做的定义一样,伊本·西那也认为灵魂是非物质性的,并通过把灵魂作为实体的述项—非物质性、灵魂的各种活动来论说灵魂的。其次,伊本·西那继承并发展了亚氏关于灵魂机能的理论。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中,灵魂具有营养机能、思想机能及感觉(机能),如营养机能是人類以外所有其它一切生物所能备的,即是最为原始的机能,是为了自身之进食与繁殖。伊本·西那同样是在对于灵魂之于身体的运动特性的论述中来说明灵魂机能的。伊本·西那认为灵魂的作用有三种,一即营养、生长和繁殖这样的动、植物所分有的机能,二是各种动物或绝大部分动物所分有的诸如感觉、随意的推动的机能,第三,即是人所特有的如对事物的理解等作用。但其对于亚氏的理论发展之处在于其对于亚氏理论的重新诠释,认为植物灵魂的机能一共有三种,即营养机能、生长机能和生殖机能。运动灵魂的机能有两种,即运动机能和知觉机能。至于人的理性灵魂,伊本·西那将之分为行动的机能和认识的机能,这是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心识的再次分类,即实用理知与纯理心识的分类是一样的。行动的机能是一种推动的本原,至于认识的机能,也即伊本·西那所意味的思辨的机能,是一种接受从质料抽象出来的普遍形式的印象的机能,是一种反映绝对现实的东西的一种关系的机能。
在伊本·西那对于亚里士多德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类对于灵魂的探讨是一个亘古不衰、愈时愈新的话题;人们也正是在对于灵魂的追问与思考之中,不断地发现世界、诠释自己,而这也为世界上的人们扩宽了沟通与理解的纽带。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灵魂论及其他[M].出版地:北京.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年份:1999年
[2]伊本·西那.论灵魂[M].出版地:北京.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年份:1997年
[3]李莉.伊本·西那使用的“灵魂”一词的含义[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8):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