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导入探究

2017-11-20彭英

西部论丛 2017年7期
关键词:四大发明历史课堂教学

彭英

摘 要:从事历史教学这些年,我个人感觉课堂的导入很重要,它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曲。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觉得应该掌握好课堂导入的方法,应追求导入技巧化,为上好一节课创造一个良好开端。课堂教学导入 ,应该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兴趣等,结合课文重点内容、主题思想来设计导入。精彩地课堂导入,能够激活课堂,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高效课堂;课堂导入

当今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不高,缺乏学习的热情。缺失的或不当的课堂导入方式不能很好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之迅速融入教学情境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课堂导入,影响了课堂环节的完整性,同时降低了课堂效率,影响了教学质量。从事历史教学这些年,我个人感觉课堂的导入很重要,它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曲。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觉得应该掌握好课堂导入的方法,应追求导入技巧化,为上好一节课创造一个良好开端。我觉得,要使历史课堂达到高效,就必须在课堂导入上下工夫,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实践,探求和总结一些科学的,趣味性强的,学生喜欢的导入方式,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总结了一些好的导入方式,仅供参考。

一、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常以复习提问方式进行,是对以前所学内容的扩展与延伸,从而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由学生已学的知识联系到未学的知识,进而进入新课。这种导入新课的方式,是我们常用的,也比较容易操作,但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这个方式导入,关键是看教師的口才,能否把问题设计的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例如,在讲述《马关条约》时,我们可先复习已经学过的《南京条约》;讲《辛丑条约》时,可再复习《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通过复习,学生可明确各个条约对中国的危害及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以及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够是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有利于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所学内容。

第二,诗歌、名言警句导入

诗词语言精练,生动优美,深受学生喜爱。通过朗诵名人的名言名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一方式,对于《历史人物评说》这本教材很是适合,关键是搜集一些名人故事,名言警句,适当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朗诵,更能激发学生热情。利用能够反映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的诗词导入新课。例如讲,《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一节,课前用幻灯打出谭嗣同的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蹈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指出这是《马关条约》签订后,针对中国现状,诗人写下的一首忧国忧民的诗。甲午战争以后,外国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那么当时中国面临什么样的形势呢?由此导入新课。

第三,音乐、歌曲导入,现在的学生都爱听歌,都喜欢偶像崇拜,那么我们可以用他们喜欢的歌曲导课,既新颖又最容易赢得学生的共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第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用图片和视频导入。中学生的心理偏重于感性认识,而图片和视频可以极大的满足学生的需要,收集一些典型的图片,剪辑一些电影视频等等,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眼球,也有利于课堂内容的开展。如在讲美国独立战争时。出示美国国旗,让学生观察:美国国旗有什么特点?上面的星代表什么?条代表什么?为什么条的数量是13个,星的数量是50+7。再如:我们在讲古代四大发明时我们可以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反应四大发明的图片精选几张,然后告诉学生,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主线就是围绕四大发明,那么四大发明的发明历程是什么?我国古代除了四大发明还有那学成就呢?图片导入法的特点是比较直观,能迅速地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五,传奇、故事导入,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学习古代希腊的内容时,“木马计”、“马拉松长跑”的故事能给课堂教学增添不少的趣味性。另外,电影也是很好的故事,如在讲抗日战争时,可播放电影《血战台儿庄》片断,在学生被惨烈的战争场面所震撼时问:“这部影片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什么时期的什么战争?战争的结果怎样?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再如讲述鸦片战争时。先播放电影《林则徐》或《鸦片战争》中有关“禁烟”、“销烟”的历史背景及林则徐采取的措施的片断,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林则徐为什么要禁烟、销烟?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不是由禁烟而起?在一连串的问题紧扣住学生的心弦后.开始讲述新课,效果很好。

第六、时事导入

时事,就是社会上发生的,学生关心的现实事件,包括报上刊登的新闻。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包括新闻)导入,不仅赋予“古”以时代感和亲切感,而且会加深对现实事件的了解。“今”与“古”紧密相连,历史发展的脉络呈现在学生面前,从中还可悟出历史发展过程某些带规律性的道理。

例如,当年我国政府开始进行关于香港回归问题谈判时,香港问题就成为学生关注的热点。当时的一位教师在讲述“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时,就很恰当地把香港问题同课题主旨联系起来。她说:“同学们,现在我国政府正在与英国政府进行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使香港回归祖国的谈判。大家都很想知道香港问题的由来。今天香港地区不仅包括香港本岛,还包括所谓的‘新界。‘新界的面积比香港岛还要大得多,它是在1898年被英国强迫清政府‘租借走的,租期是99年。如果这次谈判成功,香港地区将在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我们学完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这课后,大家就会明白香港‘新界的由来了。”

参考文献:

[1]田杰;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中几种导入法[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0年06期

[2]俞益锋;新课程下感悟新课导入[J];网络科技时代;2008年06期

[3]曾继源;历史课堂导入之我见;《教师》2011年30期

[4]康宜佳;浅谈高中历史课堂导入法;《教育学文摘》2011年第6期上

猜你喜欢

四大发明历史课堂教学
原来我们就是传说中的“四大发明”
我当了一回“小毕昇”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中国“新四大发明”影响世界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