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思考
2017-11-20曹俊红
曹俊红
应急管理是当前政府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而作为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突发事件的最直接面对者、第一责任人,基层政府肩上的担子是十分沉重的,而另一方面,基层恰恰又处在一个各方面条件最为艰苦、各种技术手段和能力也最为薄弱的环节上。加强和改进基层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而作为承担主要培训任务的党校和行政学院,更应该全方位、多举措做好基层应急管理培训工作。
1 基层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风险、矛盾交织并存,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大力增强应对风险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动员整个社会参与防灾减灾、自救互救,已经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各基层单位和工作人员,他们往往是各类自然灾害和人为突发事件的最直接面对者、第一责任人。他们的防患意识、应对能力对于预防和处理好这些事件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作用。处理得当,对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稳定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反之,对方方面面造成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可以说,基层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是增强突发事件应对和处置能力的基本保证。应急管理培训是应急救援行动成功的前提和保证,是提高应急管理人员应急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必要手段,能够增加应急工作人员的实战经验。
2 基层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突发事件应对和应急管理领域起步较晚,2003年非典疫情的发生以及2008年一系列自然灾害,尤其是汶川地震的巨大危害才开始让我们真正警醒。以后的这些年来,国家对这项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也基本形成。但是较之发达国家,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基层,一方面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心所在,另一方面又处在条件和能力最为薄弱的环节。如何增强基层政府的危机防患意识、提升应急管理能力,解决好这一矛盾,基层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近年来,基层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新形势下应急管理工作的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还不能完全适应。
(一)思想上重视不够。
少数地区和部门应急管理培训工作不够重视。有的被动应付、敷衍了事,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足;有的走过场,不注重方式方法,培训效果不佳。
(二)应急管理师资力量薄弱。
从现有的基层党校应急管理师资力量来看,一是从事应急管理教研人员不是“科班出身”,且接触该领域时间短,因而“底子不厚”;二是没有建立应急管理师资到基层调研的工作保障机制,教师更多的是靠“啃书本”自我提高,师资成长“动力不足”。所以基层党校应急管理师资数量严重不足,教师专业水平不高。
(三)应急管理培训与现实需求存在差距。
目前全国有2000多个县有应急管理办公室,但其中从事突发事件管理的人员都是兼职,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涉及突发事件紧急应对的专业人才很少,多大部分基层公务员从未参加过应急管理培训。所以应急管理培训“供给”在量上还难以满足持续增长的应急管理“需求”。
(四)培训内容不够系统全面,培训方式单一。
培训内容往往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手段不丰富。目前大部分的应急管理培训还是以传统的授课、讲座、报告等形式为主,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演练等方式很少,这就大大影响了培训效果。所以培训内容还待进一步完善,培训方式还需进一步提高。
要解决好以上存在的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教育、培训、学习。我们要努力把党校、行政学院打造成应急培训和宣传教育的主阵地。作为一个政府领导下的教育培训单位,能够更有效、便捷地完成大多数应急管理培训工作,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 加强和改进基层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对策
(一)领导重视,党校、行政学院配合。
领导重视是做好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每年至少举办一次领导干部或者公务员应急管理主体培训班。各级应急办针对不同的对象,组织开办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应急管理培训班。各有关部门(单位)积极组织本行业、本系统、本单位的应急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真正开展好基层应急管理培训工作,专业的师资培训是第一步。上级主管部门和党校、行政学院领导要为教师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参观考察等,同时还应该建立教师和当地应急办、民政局等相关单位的联络机制,以便实现共享资源、优势互补,更好地结合本地实际做好培训工作。
党校、行政学院作为一个政府培训机构,并不是各种应急管理培训工作都能胜任,有些环节需要一些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士和机构来完成。我们可以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省内外专家、专业培训师等行业内专业人士来做辅导。同时,建议基层政府组建和培养自己的专业队伍,成立一些专门的机构,比如应急演练基地、应急培训中心、相关的测评机构等,有些工作还可以尝试交给一些企业、社会组织、民间力量来完成。
(三)结合实际,全面系统做好培训工作。
应急管理培训是一个涉及多领域、多部门、多层次的繁杂任务,它要求我们既要真抓实干的态度,又要切合实际的方法。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培训对象面要广。应急管理工作涉及面很广,行政领导和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责任人(政府应急办、民政、公安、消防、国土、医疗等)是应对和处置这类事件的主体,对他们要进行专业的应急管理培训。县、乡镇、村社(社区)都要逐级培训;社会各阶层的普通公民不但是各种突发事件的被动承受者,也可以同时成为积极应对者,他们也是我们培训的对象;一些特殊行业的负责人和经营者,比如超市、酒店等涉及公共卫生及安全的场所管理者,建筑、交通等行业的工程承包人、企业负责人等都要定期地进行安全教育、责任教育和应急管理培训。
2.培训内容要全面。从应急管理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出发确定培训内容,因人因时因事而定。
3.多种方法并举。听课、演练、参观等手段相结合,讲授式、案例式、讨论式等方法共使用,视频教学、情景模拟、桌面推演等都是上好应急管理培训课的好方法。但一定不能因为片面追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新颖性而忽略或影响教学内容的展现,那就是本末倒置了,一切的形式归根结底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好的培训永远以效果为第一性。各种培训手段的选择和培训内容一样既要结合实际,又要有很强的针对性。比如要结合教师实际,其能力素质如何,擅长哪种授课方式等;要考虑培训条件如何,室外演练、现场教学是否可行等;要结合培训对象的實际,科级干部和村干部、公务员和学生都要区别对待。对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通过每年的继续教育培训方式,进行防灾减灾、自救互救等意识和常识的灌输;在比如培训时间,是一天还是一周,都要有所区分。
4.多种形式共用。党校、行政学院可以举办专门的应急管理培训班,也可以在其他各班次上安排应急管理相关知识的课;可以利用冬季农闲时机给农民群众普及一些防灾减灾及自救互救常识,也可以去厂矿企业、学校进行宣传教育;可以在“普法”教育活动中,把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知识穿插进去;可以在车站、公园、学校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张贴宣传标语和图片;可以在电视上播放公益广告……这些工作可以由相关部门牵头,党校、行政学院参与,群策群力,共同完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