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担当精神

2017-11-20韩伯成

卷宗 2017年30期

摘 要:担当精神,就是勇于承担、敢于负责的优良品格。在新时期践行好总书记倡导的担当精神,我们就要在职责和角色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自己的义务,并在承担义务当中激发自己的全部能量。为此,我们就必须了解“为何担当”——充分认识担当精神的当代意蕴、“何为担当”——深刻理解担当精神的时代含义、“如何担当”——认真抓好担当精神的培育弘扬。

关键词:担当精神;为何担当;何为担当;如何担当

担当精神,就是勇于承担、敢于负责的优良品格。早在2012年3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讲话中就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这是检验每一个党员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在新时期践行好总书记倡导的担当精神,我们就要了解“为何担当”——充分认识担当精神的当代意蕴、“何为担当”——深刻理解担当精神的时代含义、“如何担当”——认真抓好担当精神的培育弘扬。

1 “为何担当”——充分认识担当精神的当代意蕴

有无担当精神,是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尺。党员干部是否具有担当精神,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在当代中国,强调党员干部要提高担当精神,对于新形势下提高党员干部的事业心与责任心、更好地肩负起使命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1.担当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明代文学家、藏书家、书画家陈继儒说:“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说的是面对大事和难事的时候,可以看出一个人担当责任的能力;在处于顺境或逆境的时候,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胸襟和气度。从中国历史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担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负荆请罪”、“举贤不避嫌”、“芦衣顺母”等历史故事,都体现了我中华儿女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人民勇于担当的精神。

2.担当精神是我党历史的优良基因。中国共产党是具有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的执政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勇敢地担负起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重任。回顾我党的历史,我们的事业之所以兴旺发达,关键在于我党有一大批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革命战争年代,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已多次强调,“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所以,党员干部要有担当精神,就要做一个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人。

3.担当精神是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复兴的庄严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奋斗目标是有机统一的,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主脉。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最根本的是把工作做好,为单位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正如马克思所言:“有了责任心,生活就有了真正的灵魂和意义。”

2 “何为担当”——深刻理解担当精神的时代含义

勇于担当是一种舍我其谁的魄力,一种争创一流的标准,一种奋发有为的状态,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的一种基本素养。

1.“担当”的涵义。担当是一种胆识,需要有勇气;担当是一种胸怀,需要有大气;担当是一种能力,需要有底气。担当,简单地说,就是承担并负起责任,是人們在职责和角色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自己的义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担当。对党员党员干部来说,担当是勇于担当重任,不计得失;是担当除了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同时担当也是敢承担别人不敢承担的事;是包容一切并对其负责,就叫有担当,正谓之曰:“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2.责任的涵义。责任是传统文化最核心的组成部分,责任是造就基业常青的源动力,责任是造就卓越团队的内推力。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曾经说过,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能永不干涸。作为党员党员干部,我们主要强调的是工作责任。基本要求:任何一名党员党员干部,之所以被安置在一个职位上,就是为了让他做好此岗位应该做的工作,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

3.责任与担当的关系。责任和担当相辅相成。没有责任就没有担当,没有担当就不成责任。作为一名党员党员干部,就要在实际工作中知责任,负责任。党员党员干部独特的“身份证”就是党员意识:是党员政治觉悟和党性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员思想上的“身份证”和精神上的标志。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好干部的标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五条标准,就是党员党员干部责任与担当的辩证统一。

3 “如何担当”——认真抓好担当精神的培育弘扬

习近平同志2015年12月11日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那么,如何培养造就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呢?笔者认为:

1.弘扬担当精神就要做到诚实守信。这就要求党员尊崇党章、遵守党章,切实履行党员义务,尽到党员责任,以党章的要求为最高行为准绳,切实兑现入党誓言,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敢于承诺践诺,“言必行,行必果”,说到做到。说到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的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不失信于人,不出尔反尔,不阳俸阴违。

2.弘扬担当精神就要做到忠诚可靠。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认真落实兴党之责,增强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工作当作事业来追求,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党组织分派的工作无论多么困难,多么险重,敢于迎难而上,勇闯新路,不讲价钱,不打折扣,以夙夜在公的勤奋,以殚精歇虑的豪情,千方百计完成任务,用实际行动表达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

3.弘扬担当精神就要做到“三个一心”。一是一心为党:党员要牢固树立在党为党意识,将自己所有的言行举止以是否符乎党员条件、是否符乎党员标准为参照。二是一心为公:党员满怀天下为公的思想,培育公而忘私的牺牲精神。三是一心为民:要求党员树牢民本观念,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把群众所盼的事一件件抓好落实,把群众所想的事一桩桩变为现实,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党的阳光雨露,增强党在群众中的威信。

作者简介

韩伯成(1962-),男,汉,河南上蔡人中共驻马店市委党校教授、研究生毕业,研究方向:党史党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