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工会参与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2017-11-20杨婷

卷宗 2017年30期
关键词:高校工会思政教育创新

杨婷

摘 要:以德育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一项系统的、全面的工程,在新的教育要求下,高校工会创新工作模式,立足培养学生法制、规划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引导学生更好的适应职业发展要求,是高校工会参与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立足点。

关键词:高校工会;思政教育;创新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中国社会体制和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高校在招生和办学规模、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升,高等教育内容和形式不断改革和丰富,高校教职工与大学生思维模式和行为特点也随之变化,高校工会工作出现了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工作内容和方式也有待于创新,如何充分利用高校工会上传下达、连接全校教职工的的重要战略资源,推进高校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 是一项值得思考的重要命题。

1 高校工会参与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一)高校工会主客体的特殊性使得高校工会参与学生思政教育成为必然。

高校工会是高校教职员工自愿结合形成的群众性组织,是维护广大教职员工合法权益的重要组织,更是促进高校教育水平提升的重要推手,有着广泛的教职工群众基础。高校工会组成的主体和服务的客体决定了,高校工会的工作内容不能同学生的教育发展完全割裂,在强调工会对教职工的服务和管理上发挥中重要作用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当前教育环境下高校工会参与学生思政教育具有的关联性和必要性。

(二)高校工会的教育职能使得高校工会参与学生思政教育成为可能。

列宁说过,“工会是一所大学校”,高校工会的教育职能,不仅仅是要求对教职工自身开展教育,更是要求教职员工对学生开展科学合理的教育,高校工会对教职工提供形形色色的教育内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引导员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综合提升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这些有意识开展的教育和培养有着共同的受益人,即高校学生。

(三)高校工会的性质为高校工会参与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便利

我国工会通常被认为具有双重属性,即同时具有国家属性和社团性质,即是国家工具又是群众组织,这种特殊的性质为高校工会提供了先天的优势,既能依靠国家资源,实现一般群众组织不易实现的特殊需求,又能依靠广阔的群众基础高效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实现一般群众组织不易达到的卓越效果,工会构建了全方位的教育渠道和阵地,扩展了广阔的行政和社会资源,有能力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四)工会角色缺位造成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盲点

传统的学生思政教育主要依靠学生工作部门和学生自治社团,高校工会承担的职能均以教职工为服务对象,工会忽略了学生即是未来的劳动者的这一重要信息,随着当前劳资冲突事件的不断发生,新生代产业工人群体正在形成,高校教育的前瞻性要求高校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调整学生教育的内容,高校工会作为专业性组织,要承担起高校学生劳动者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任务。

2 高校工会参与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的几点思考

高校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高校在制定教育和管理目标时,要把着力点放在培养人和教育人上。

(一)做法制化、秩序化校园文化的“营造者”

高等教育追求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高校工会在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建设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加强校园文化和精神的塑造,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对高校工会职能的宣传和对高校工会活动的推介等营造秩序化和法制化的校园文化环境,有针对性的通过难点和热点问题的推出,引发全校师生的讨论和思考,营造理性思维方式,潜移默化的塑造学生重法制、讲秩序的思考模式和行为方式。

(二)做不断提升教职工综合素养的“培育者”

高校工会要紧紧围绕“育人”的根本任务,顺应教育发展的势头,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时代政治任务,充分发挥教育职能,利用各色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主题活动与培训,加强教师之间的分享和交流,提高教职工队伍的专业素质和职业修养,关注教职员工心理健康,培养教职工爱岗敬业的精神,使高校工会的工作在教师中成为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推手,重点关注点在青年教师队伍和思政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培育上,以教育促管理,以管理保障教育,更好引导教职工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举止影响学生,实现对学生教育管理的效果的提升。

(三)做工作方式大胆创新的“开拓者”

传统的高校工会主体是由教职工组成的,服务对象也是教职工,早在2006年辽宁大学就成立了工会学生工作委员会,吸纳大学生加入工会,并把每月27日定为“校园建设建议日”,这是一个大胆的有益的尝试,一方面尊重學生是高校教育发展重要参与者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实际的促进了高校建设的有序进行。在当前高校工会创新改革的浪潮下,如何有效的将大学生群体拉入高校工会的工作范畴内,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大胆尝试的问题,各高校可以针对自己校情开创独特的工会运行模式。

(四)做高校学生职业启蒙的“引路者”

高校学生因其思想的活跃和思维的敏锐,一直是各种社会思潮影响的重点,容易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当代高校学生重视自身发展,却对集体意识普遍缺失,重视权利的维护,却对方式方法不甚明了,虽然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但专业技能和法律常识往往是盲区,这种诉求和现实上的矛盾使得大部分高校学生很难融入职业环境并迅速成为合格的劳动者,高校工会是宣传劳动政策、维护职工权益的专业组织,高校工会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和资源,开展劳动政策和法规的宣传,开展劳动纪律和安全的相关培训,利用外部企业资源,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用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历练,逐步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调整就业心态,促进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快速转变,以便更好的适应就业环境。

参考文献

[1]韩虓宇.高校工会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机制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2.4

[2]万碧波.学校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工会思政教育创新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