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的思考
2017-11-20武真真
武真真
摘 要:随着20世纪60年代学雷锋活动的发展,中国青年志愿活动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提高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奉献意识、社会责任感,是培养符合当代社会需求的大学生的必要环节。本文旨在研究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情况、效果、存在的问题,探寻促进志愿服务良好发展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
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不以谋求利益为目的,自觉身体力行无私奉献社会,全力推进公共效能的提高和不断壮大公益事业,而从事的各类工作的总和。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源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提倡“向雷锋同志学习”,于是涌现出向雷锋同志学习,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高潮。“为人民服务”真正体现出志愿精神,也是志愿服务活动的精华所在。学雷锋活动在弘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社会风尚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此基础上开展起来。当下,大学生志愿者已经成为志愿服务队伍的主要力量,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
1 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形式
20世纪90年代,中国志愿者协会成立,这个国内最大的志愿者组织机构的出现,标志着志愿者服务工作进入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丰富起来,成为青年志愿者团队中极具活力的群体。国内大量高校都以社团的形式成立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伍,随着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吸引大量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社区活动、支教扶贫、公益行为中都浮现大学生志愿者的身影,获得社会的广泛好评,志愿精神得到很好的弘扬。
1.1 参加社会活动
进入21世纪后,北京奥运会的举办,许多大学生志愿者投身于奥运会的志愿服务,把志愿服务活动带进全新的发展阶段。这些大学生志愿者受到全面、专业的志愿服务培训,在奥运会期间开展服务工作时,弘扬积极向上的志愿精神,获得国内外社会的热烈反响,吸引更多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服务的成功开展为国内大型活动的成功举办提供了范本,如上海世博会、广东亚运会、广西东盟博览会等深受启发,不断规范、创新志愿服务活动行为取得成功,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辐射越来越广泛,大学生投身规模宏大的志愿服务活动中,除了发挥专长,也获得难得的锻炼机会。
1.2 进社区服务居民
按照团中央的部署,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发展,同时也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实现校地互动共赢的目标。近些年,各高校积极响应号召,组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学校周边社区,参与社区各项活动。如关爱孤寡老人,对残障儿童进行助学帮扶,参与文明社区建设。
另外,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志愿者的主力军,她们参与志愿活动的主要方式有国家级“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下乡”社会实践及相关地区的义务支教和各学校团委与学生团体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等。
1.3 参与校内志愿服务社团活动
在各高校团委的积极引导下,大学生校内志愿服务社团越来越多。如爱心社,定期到培智学校或老年护理院看望陪伴残障儿童和孤寡老人;组织学生为灾区募捐衣物;结合所学专业进行社会服务等。
2 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2.1 大学生志愿活动的时间
一方面,由于大学生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其本身的课程学习时间较多,用于参与志愿活动的时间受限,因此许多大学生志愿者找不到时间适宜的志愿活动平台。另一方面,如果大学生志愿活动的时间不稳定,将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对象等带来一定困难。
2.2 大学生志愿活动的能力
多数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的了解较浅,虽然存在满腔为他人服务的热情,但是由于缺少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难以将活动开展开来,许多大学生还不具备自发组织活动的能力,即便开展的活动也因为个人能力问题达不到预期目标,活动的效果因此受到影响。
2.3 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经费
活动经费直接影响到志愿活动的规模和效果。一般由政府、学校等官方组织的志愿活动经费大部分都来自拨款或者募捐,剩余部分费用自理。学生和学生社团自发组织的志愿活动经费则大部分自费解决,少部分来自企业赞助或自发组织的募捐。活动经费不足直接影响了项目开展,也削弱了志愿者积极性,是现在大学生志愿活动普遍存在的问题。
2.4 大学生志愿活动的效益
从大学生志愿者自身的效益来看,由于志愿服务活动没有报酬、条件较为艰苦,活动本身又受经费、自身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导致活动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这样会打消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服务的质量就会下降。而從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效益来看,部分自发组织的大学生志愿活动规模较小,宣传不足,无法起到更为广泛的作用,导致实际效果不理想。
3 优化大学生志愿服务效果的对策
学习美国等发达国家成熟的志愿者服务经验,对大学生志愿活动进行项目化管理,激发志愿者创造性、合理优化资源、增强主体意识。提高志愿活动的延续性;发挥项目化管理的主体作用;完善志愿活动的考评体系;团委切实承担监督责任,对大学生志愿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完成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聂东雪.大学生党员志愿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创新研究[J].科教导刊,2015,(01):70-71
[2]黄艳.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问题与对策.高等农业教育,2014,(2,2):93-97
[3]郑雪莲.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项目的思考.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2,(09):71-7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