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

2017-11-20刘慧泉

卷宗 2017年30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必要性监管

刘慧泉

摘 要:现代社会,金融业迅速发展,互联网也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互联网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互联网在造福人民的同时,又存在着安全隐患。事实上,互联网的普及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因此完善互联网经营的相关制度迫在眉睫。只有让消费者有足够的安全感,才能使互联网的经营如火如荼,只有让人民安心、放心地消费,互联网经营方能更行更远。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监管;必要性;核心原则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行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议要重点发展,健康发展互联网金融。其中深意不言而喻,国无法不立,商无信难行,整顿互联网中的违法现象已经迫在眉睫。只有清除蛀虫,互联网这棵大树才能茁壮成长。然而,在中国,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法律体系还不够成熟,为了实现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快速稳定发展的目标,相关的监管政策也必须予以完善。

互联网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诚然,互联网服务虽然快捷,但其中间环节也存在着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因素。因此,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变得尤为重要……

1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1.1 投资借贷风险分析

互联网金融市场存在着投资风险,重点体现在消费者的非理性消费,投资者的盲目性投资等等,对市场会造成很多不利影响。由此看来,现如今金融市场环境对互联网的监管力度并不大,才会给金融市场带来麻烦。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基金,存款保险以及理财产品等,都涉及大量投资者以及大规模资金。金融投资本来就存在着一些显性或隐性的风险,若是无法予以有效监管,一旦资金出现问题,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甚至资金涉及的诸多方面,还有可能对整个金融系统造成恶劣影响。

1.2 市场纪律不严谨,从业人员意识低下

互联网金融存在潜在风险的另一重要表现在营业人员对有害风险的承担意识不强。比如在销售过程中的浮夸,和售后保障过程中的隐形承诺。

1.3 大规模风险状态下难以巧妙避免问题和解决问题

对于一些风险性较高的产品,经营者在推销的过程中,会出现隐性或显性的遗漏,从而对消费者产生误导。消费者本身可能会对互联网金融的了解还不够全面,不够了解情况,从而出现错误购买、被欺骗等现象。大规模地出现这种问题,会影响互联网金融的信誉,从而使发展停滞或者倒退。因此监管部门应该对互联网金融体系着重管理,增强力度,在传统的陈旧思想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创新,在其监管工作贯穿整个交易过程中,增强管理制度,促进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稳定发展。对于互联网发展存在的隐患,不能放任自由,使其成为影响互联网发展的毒瘤。应该尽早铲除隐患,并在有利于互联网发展的情况下进行创新。同时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也要对其进行鼓励和支持。

1.4 经济发展角度分析

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市场为人们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就小型的个体经济来说,互联网经济的成果是传统金融经济不可替代的。互联网经济交易成本低,为广大小型个体经济所接受。对于金融市场来说,加快了市场运作的效率,促进市场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对市场产生的影响力不容忽视。然而,互联网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种种问题。消费者遭受欺骗,造成损失,从而对互联网市场产生不信任等,都对互联网经济的信誉造成影响。

投资者在互联网金融中的非理性投资,使市场整体经济不景气,对互联网的GDP总值造成影响。互联网经济发展利弊兼并,我们只有在不断地完善和改进中,加强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同时还能有效地维护个人利益,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稳定发展。

1.5 防止非法集资的不二法门

完善互联网监管制度不仅仅是要预防交易风险,更是防止不法人员通过互联网洗钱、非法集资的强制性手段。2015年,“e租宝”非法集资500多亿,2016年“三农资本”非法吸金20多亿等等,这些无一不为我们敲响警钟,完善监管制度刻不容缓。

2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核心原则

2.1 承认和接受一定程度上的金融风险,加强创新

只有承认和接受一定程度上的风险,才能使互联网经济有所创新,不至于在发展的过程中畏手畏脚。创新是发展的重要前提,对于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各金融机构监管体系也会随着地域的不同做出相应的改变。因此,为了更加贴近市场发展的大方向,在不影响市场发展的大方向的前提下,应鼓励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创新。承认并接受一定程度上的风险,并非是阻碍市场发展,而是为市场注入新鲜的血液,让市场更快更好地发展。所以,在开展互联网金融监管工作的同时,可以适当地把风险降低到一定的标准范围内,进而避免市场经济发展停滞或倒退的现象发生。然而,一定程度上的接受风险,并不代表要放任所有风险蔓延,而是对风险加以控制,并加强监管力度。巧妙地把握监管的强度,既不扼杀创新,又不扩大风险,在平衡的监管力度下,进退得当,创新求发展。要针锋相对,才能使互联网金融找到发展方向,从而呈现两性放入发展态势,使消费者在互联网金融中获得更优质的服务,这就需要广大从业人员协力行动,不断进行有效监管,不断进行创新,不断积累有效经验,才能达成一个质的飞跃。

2.2 以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为中心

俗话说,顾客至上。在此,完善互联网金融制度是为了保证其能够长久、持续、稳定发展,在社会上站得更稳更高。互联网金融监管部门首先要做到以消费者为主导,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应该针对管理金融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和对未来可能遭受的风险做好充分的准备规避工作,来规范互联网金融活动的不正当行为。

作为一个成功的消费市场,必然要有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能力。而市場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也同样依赖着消费者的不断推进。因此完善监管制度,并加强监管力度是至关重要的。对消费者进行引导工作,避免出现欺诈、不公等现象,危害消费者利益。对于在消费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危险,要及时发现并排除,使市场更加稳定,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人群,进而更好地推动市场经济的和谐、稳定、繁荣发展,达到互联网金融行业双赢的局面。

2.3 将多种监管有机相结合

监管不是说随便一种秩序就是有效的,更重要的是结合实际情况,这就是所说的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符合社会的发展。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监管也是如此,只有将监管与法律相结合,才能保证监管的效率,从而使监管又快又稳又准的强制执行,使互联网金融,越走越远。

3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发展已成为一个大的方向,越来越多的个体户的加入,对传统金融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体现了金融管理制度的些许不完善。实行牌照制度,强化市场准入原则标准;相关部门完善监管功能;完善法律制度,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互联网经济建设等,都在为互联网金融监管做铺垫。维护市场经济发展秩序,并容忍一定程度上的风险打击,也是监管的内在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更有必要对我国互联网金融进行强制管理,明确监管准则,加强互联网金融体系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显著提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效率,同时提高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水平,促进我国金融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相信通过相关人员的努力与付出,互联网金融必能在社会上大放异彩,更好地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给人们带来更快捷,便利的互联网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龚洪林.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核心原则[J].智富时代.2015,(12):100.

[2]张晓明.互联网的金融模式与发展战略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15,(6):15-16

[3]杨彪.中国第三方支付有效监管研究[D].东北大学博士生论文.2010,(5):32-36

[4]胡春健.论金融消费者的刑事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4,(5):16-20

[5]李璐莹.互联网借贷的风险与监管法律问题研究.2014,(4):32-36endprint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必要性监管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