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性格形成影响的探究
2017-11-20何新华潘贺春
何新华+潘贺春
摘 要:农村父母采用不当的教养方式会对子女的性格产生巨大影响,这种影响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关系着孩子未来的生活质量、工作方向、家庭幸福、下代子女教育质量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提升农村家庭教育质量,改善农村父母旧有的教育观念,提高农村父母的教养方式水平,对完善农村子女性格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父母教养方式;性格
性格是人在面对现实生活时所表现的一种态度和行为,它具有相对稳定性,是人格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一个人的品格和世界观,在人格中具有核心的地位。由于农村父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使他们在价值观、思维方式、自身修养、家庭教育方法等方面产生了整体的滞后性和不科学性,這严重阻碍了孩子的性格发展。为了使农村子女形成良好的性格,在家庭教育方面需要政府、社区、学校、家庭的携手配合,联动发展。
一、农村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在子女性格形成的过程中,父母往往以自己的主观意识代替客观规律,对子女采用过苛、过高、过严或过松、过低、过宽的违反科学要求的教养方法。以下是农村父母教养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观念落后
农村父母在家庭教育观念上与城市父母相比具有相对落后性,过于依赖学校教育。许多农村家长将教育子女的职责和义务全权交给学校,他们认为学校就是专门培养孩子的教育场所,自己文化水平低,没能力对子女进行更好的指导,学校就有义务和能力将孩子教好。一旦孩子出现问题父母就将责任推脱给学校和教师,他们认为孩子没教好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问题或教师忽视对孩子的管教。
2.父母之间家暴较多
家暴伤的不仅是夫妻之间的感情,更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特别是对孩子的伤害最大。夫妻打闹有时“前一秒恨不得双方都死,下一秒又如胶似漆”,当孩子还没有从恐惧中反应过来,夫妻二人在孩子面前又说说笑笑,使孩子一时摸不着头脑,长此下去,将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未来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如,河南某县李某因在外赌博输了钱,心情差到极点,回到家对妻子拳打脚踢,5岁的女儿在阻拦过程中也被打伤。李某的这种极端行为,会使孩子在幼年时期产生极大的阴影,安全感极度缺失。
3.子女留守现象严重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为了维持家庭的生存,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不得不选择外出务工。因经济、精力及办理各种手续的限制,他们不得不与自己的子女分离,于是子女教育和看护问题就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由此也引发了严重的“子女留守”现象。由于祖辈监护人年事已高、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特别是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多数存在溺爱、管不了等现象。
(二)原因分析
1.祖辈教育观念的影响
祖辈遗留下来的教育观念具有不科学性、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这种教育观念在教育父辈和孙辈的过程中,发挥着直接和间接的作用。首先,祖辈所处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和所受教育不同,他们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自身修养、家庭教育方法等方面与当今时代教育改革的发展相违背;其次,祖辈自身文化水平低、知识面相对狭窄、思想顽固自守,很难接受开放式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因此,祖辈的教育观念将直接影响到父辈教育观念的形成,间接影响到父辈对孙辈的教育效果及教育质量的好坏。
2.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
父母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子女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文化程度高的家长拥有良好的教育素养,他们注重对孩子的全面培养,给予孩子更多的文化刺激,能将吸收的新教育知识合理地运用到子女的教育上。在教育子女时多采用民主鼓励型的教养方式,为孩子提供宽松、温馨、有爱的家庭氛围。
文化水平低的父母往往具有不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儿童观,他们常常以自己的主观意识代替客观规律,违背了子女身心发展的特点,给予孩子的文化刺激较少,不注重新教育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在教育子女时多采用绝对权威性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缺乏宽容,喜于棍棒式教育,亲子关系不融洽。
3.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
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对子女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不仅能为教育子女提供足够的物质保障,还能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经济条件差的家庭虽不能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物质保障,但父母正确引导会给孩子带来改变现状的动力和信心,更有利于孩子形成艰苦朴素、吃苦耐劳、毅力坚定、有进取心的优良品质。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与子女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但没有必然的联系。如何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合理教育孩子,关键在于家长应采用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和教养方式培养孩子。
二、农村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性格形成影响的解决策略
为了改善和提高农村父母教养方式水平,为农村子女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需要学校、家庭、社区三种教育力量统一方向,联手合作。
(一)家庭与社会相结合,实行有效干预
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各类违规行为进行监督,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的投入,摆脱农村家长“麻将、纸牌赌博”“不良网络信息入农”的现象。
1.将家庭教育纳入社会各职能机构的职责中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农村家庭教育纳入其管辖的范围,以改善农村父母教养方式为目的,为农村父母建立一些实效性强的机构,如:(1)建立乡村“新婚期及孕期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引导农村夫妇共同做好优生、优育、优教的专业知识,为迎接新生命做好心理准备。(2)合理利用乡村的物质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绘画、书法、下棋、歌唱、跳舞、讲故事”等,积极为农村孩子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形象。(3)建立当地家庭教育媒体联谊会,县级以上的电视台要多开办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栏目,增加家庭教育咨询热线,或者以其他方式扩大农村家庭教育指导的覆盖面。endprint
2.改善亲子关系,提高教育质量
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学校和社会无论为家长提供多好的学习条件,如果父母没有吸取新知识的思想和动力,学校和社会也无能为力。因此,家长才是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关键。为了更好地帮助农村父母改善亲子关系,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解决。(1)营造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生长在一个幸福、愉快、感到被爱、被尊重的氛围中,让他们学会如何爱他人,尊敬他人,从而增强自尊和自信。(2)家庭舆论体现着家庭成员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准则和心理状态等内在品质。在日常生活中农村父母还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为子女营造一个正确、健康、积极向上的家庭舆论。(3)农村父母应改变原有的旧思想,要勇于突破落后、保守的传统教育观念,让现代的、民主的、自由的清新气息吹进家庭,多点民主,少点专制,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团结向上的积极关系。(4)父母是孩子接触最多的成年人,他们道德修养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孩子未来道德认知的发展。因此,农村父母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并自觉地对孩子施以正确的道德影响,使孩子的品德朝着积极、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家庭与学校相结合,实行有效互动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影响子女性格发展的重要渠道。相对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更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目前,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不得不以“智育发展”作为培养目标,学校也想全面培养学生,但由于时间、资金和人才资源的欠缺,以及来自家长与社会对学校评价标准的限制,导致学校培养目的发生变质。因此,只有切实改变学校教育目的,扭转家庭、学校与社会人员的教育价值取向,才能更好地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
1.开办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是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的有效途径。在学校创办家长学校,为家长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有利于家长教养方法的更新与实践,有利于家长与学校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掌握他们在学校的成长经历和在学校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及时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和心理上的引导。
2.建立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成员可以由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组成,这些代表要定期向学生家长召开家庭教育座谈会,召开的会议内容要通俗易懂、因人制宜。学校推选的家长代表不仅要德高望重,有责任心,还要有良好的教育方法和应变能力。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取得其他家长的信任,传达学校各项事宜,反映和收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难及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反馈意见。家长委员会成员要针对这些困难及意见进行深入性探讨,在下次召开家庭教育座谈会时要将这些问题及解决措施及时反馈给家长。
3.聘请“家长教育”讲师队伍来校讲座
“家长教育”讲师队伍成员由骨干教师、优秀家长、心理学专家、教育学专家组成。学校开展讲座时要满足不同年龄段家长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立教育讲座和不同教育指导活动,制订与各层次需要相适应的教育工作计划,或以不同方式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知识。如开办家长会、家访、电话访谈、家长咨询室、家长信息栏等,指导父母的家庭教育工作。
总之,农村子女是否拥有一个健全的性格,父母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农村父母要吸取新思想,改变旧观念,注重自身道德素养,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培养子女成为一个性格和谐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李慧英.重视人格教育塑造学生健全人格[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2]周雪艳.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3]姜东,韩兵.学校与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4]苏鹰.从家庭环境看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与对策[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4.
[5]陈晖.中学生家庭环境问卷的编制及其初步应用[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6]吴奇程,袁元.家庭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7]赵霞.小学家长学校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8]周景波.加强家校沟通凝聚教育合力[J/OL].新教育时代電子杂志(教师版),2016(19).
[9]杨梅菊.农村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其人格的相关研究[J].教育学术,200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