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企业基层党支部书记工作
2017-11-20黄永良
黄永良
企业党支部是党在粮食系统最基层组织,是党在企业中战斗力的基础。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書记,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而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当好一名合格的基层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工作乃至党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充分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对我们在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作为新时期的企业党支部书记,要充分做到如下几点:
1 要强化班子建设
主要是增强支部书记能力。党支部的核心是支部书记,必须配强配齐,提高素质,增强本领。按照“精干、高效、协调”的要求,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择那些热爱事业,具有做好党务工作和生产管理工作双重素质的党员作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人选。
党支委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使党员干部队伍带好头、不出事、干好事,要充分发挥好上岗党员和各级监督委员会的作用,我们真正把这项工作打造成为企业党建工作的亮点。
2 努力提升党支部书记素质
素质是指一个人的思想品质、知识水平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可见素质问题是当好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基础。基层党支部书记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岗位,既要搞好党支部的建设,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又要凝聚人心,围绕生产开展工作。基层党支部书记所接触的人和事都是最真实、最客观、最实际的,要解决好、处理好这些基础性的问题,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加强自身的能力素质,这样才能把人心凝聚起来,把党员和职工群众积极性调动起来,在复杂的实际工作中学习好的经验,善于总结好的做法和工作思想,形成适合本基层党工作状况和便于开展工作的风格和思想。
1、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首先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坚决维护党的利益,群众的利益,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有坚定的党性。其次必须具有正确的思想观点。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辩证地、历史地、发展地看待一切事物,要用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最后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不能阳奉阴违,决不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2、提升自身的品德素质。良好的品德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要教育别人,首先要教育自己,“己不正而欲正人,己不洁而欲洁人”是行不通的。要用自己良好的形象带动人。在日常工作中,你只要有了一身正气的良好形象,群众就会跟你走,听你的话,照你说的做。
3、提升自身的知识素质。思想政治工作本身是一门科学,它有独立的理论体系,它又涉及各种综合性科学,因此,作为党支部书记必须具备广博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辅助知识,做到以才服人。未来是知识经济时代,这一时代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因而人才素质的提高便成为激发教育活力的源泉。因此,只有及时地补充、不断地学习,才可能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站稳脚跟。
3 改进工作方法、拓宽工作思路
1、全面安排、抓住重点。支部书记负责党支部的全面工作,党支部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方方面面都得抓好。因此,支部书记必须要正确处理中心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要坚持以主带次,以次促主,主次配合,统筹兼顾。抓中心工作时不能忘记其他工作,抓其他工作时要以中心工作为轴心,做到全面考虑,相得益彰。抓支部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制定计划。计划要突出中心,确立目标,通盘筹划,分工到人。第二阶段是组织实施。实施时,要把握中心,照顾其他,保证计划全面执行。第三阶段是总结提高。总结时,要抓住中心,全面回顾,找出成绩和问题,以利于下一阶段工作的改进。
2、树立大局意识。党支部书记要当好带头人,必须学会树立大局意识,要从大局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对工作进行全局谋划,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础上做好各项工作。首先,要坚持把增强大局意识作为工作先导,真正把党建工作的实际成效体现在为中心工作服务的实践和工作中。其次,要在健全规章制度、创新工作方式上下功夫,党支部书记要切实抓好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并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组织制度体系和组织生活方式,不断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各项工作的实效性。
4 要不断改进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一)摆正自己的位置。行政、党务正职均是单位部门的一把手,只是分工有所不同,工作各有侧重。作为党支部书记应对自己准确定位,努力改变“生产型”的形象。现在基层“生产型”的支部书记越来越多,一些支部书记平时在工作中,过多的涉及行政工作,在某些程度上导致了行政领导认为是在与其争权,从而产生不必要的纠纷。一些支部书记在谈工作时,不断的谈及到生产,除了生产工作,别的基本无话可说,这是不对的。诚然,支部工作应围绕单位的经营中心来开展,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保证中心任务的完成才是党支部书记工作的重点。党支部书记应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自己工作的主线,只有思想政治工作做实了、稳定工作搞好了、职工情绪理顺了、职工素质提高了、职工干劲鼓足了,经营管理工作自然就搞上去了。
(二)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党支部书记应注重研究行政领导的“弱项”,善于补位。行政领导有生产、安全、经营管理方面的长处,而有相当一部分的党务工作者也是生产、安全、经营管理方面的行家里手,但我们党务工作者应在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同时,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行政领导的薄弱环节上,找准行政领导的“短处”,主动去研究行政领导做不到、考虑不到的问题,用自己的长处去弥补行政领导的缺失,彰显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长处,从而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作为党支部书记应注重提高组
(三)要认真沟通和协调好各方关系。在企业,支部书记除了要完成党务工作外,还要通过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调动广大党员和职工的积极性,并使之形成一股合力,以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本企业各项工作目标得以贯彻落实。一方面,要树立全局观念,要以对工作负责任的态度,积极沟通协调好上下级关系和同级行政领导的关系,在互相尊重理解,互相信任支持,相互紧密配合,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开展工作,尽最大的努力确保上级精神的上传下达和有效贯彻,以及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和完成。另一方面,在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下,企业要适应市场,融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企业因应形势和环境不断深化改革是必不可少的。支部书记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过程中,自身要对市场竞争、企业改革要有正确认识和理解,要有责任感和紧迫感,才能更好地支持、配合和参与企业市场开拓,推动企业内部改革的深化。
(四)全程参与生产实践。基层党支部书记处在政治工作的第一线,是基层单位政治工作的领导者,也是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岗位在一线,工作在一线,心思和精力更应该放在一线,放在职工群众身上。要放下“官”架子,融入职工中,少说多做,用行动感化职工。在工作当中坚持做到:一是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群众学习;二是必须充分相信群众,坚定依靠群众,保证决策符合群众的利益;三是必须组织和引导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为人民服务的自觉行动中;四是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强化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强化权力就是责任的观念、强化公仆就是奉献的观念,真正做到掌权为民、用权为民。五是必须关心和爱护群众,与群众同甘共苦。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要积极参与到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去,做到参与不干预。只有这样,职工群众才能激发出更高的工作热情,更好地完成生产任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