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来华留学生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2017-11-20吉雅嘎台

青年时代 2017年28期
关键词:内蒙古大学留学生一带一路

吉雅嘎台

摘 要: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为内蒙古自治区留学生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适应来内蒙古自治区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源的基础不同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最新需求,必须针对国外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积极探索合适的课堂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让国外留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师应积极运用现代课堂教学手段,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努力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密切结合。

关键词:“一带一路”;留学生;教学改革;内蒙古大学

一、“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留学生教育基本情况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是一项以经济建设为主导,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政治互信、文明互鉴、共同发展,造福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一带一路”战略含着巨大教育能量,为我国教育主动面向世界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和任务,也为我国教育带来了新机遇。教育部与六省(区)在京签署“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时,陈宝生部长提出:“一带一路”是中国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顶层设计,是中国教育逐步走向世界教育中心的路线图,是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抓手。在“一带一路”下推进教育交流合作,既要立足自身优势,又要跳出自身局限,充分发挥教育在“一带一路”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引领性作用,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供优质服务、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我国留学生教育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的助推器,不仅能培养一大批复合型人才以及关键领域的专业人才,而且还能有效促进沿线国家人文交流和民意相通。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留学生教育表现出了以下新的特点:一是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生源层次显著增长。2016年,在华留学生总数超过44万人,在全国31个省829所高校学习,同比增长11%。2016年,学历生超过21万名,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47.4%,研究生人数达6.4万人,占总人数的14.4%;二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领跑,生源国稳中有变。2016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显示,来华留学前十大生源国为韩国、美国、泰国、巴基斯坦、印度、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日本和越南。2016年,沿线64国在华留学生共20.8万人,同比增长13.6%,高于各国平均增速。

内蒙古大学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最高学府,全区唯一一所来华留学生示范基地院校,来华留学生人数占全区留学生人数的20%,肩负引领我区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使命。课堂教学是提高留学生教育水平的最佳途径,教与学必须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留学生课堂教学现状及问题

内蒙古大学留学生数量的迅速增长和结构的不断优化,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密切相关,内蒙古大学接受学历教育留学生的逐年增多,客观上要求学校和专业教师不得不改革传统的留学生课堂教学,不得不为如何培养适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要求的各个专业人才进行积极的探索。首先,一线教师、管理层和相关人员需要转变培养留学生人才的新理念,以弘扬中华文化发展对外友好关系为理念的留学生培养导向,应向培养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转变。充分认识到这种人才培养导向和目标的转变,是一线教师留学生教学改革的难点和前提条件。其次,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教学水平和素养是决定留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普通高校教育教学相比,内蒙古大学留学生学历教育对上课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对留学生讲授专业课程,不但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水平,而且对外语水平要求也很高,要能夠生动和深入浅出地讲授专业问题,善于开展我国文化沟通交流。同时,教师还要围绕学科形成教学团队。所以,师资建设是有效开展来华留学生课堂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条件。然而,目前能够用外语熟练进行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在各个高校中并不多,对外语熟练的教师反而对专业不通,精通专业的教师外语水平往往达不到相关要求,内蒙古大学的师资也成为当前发展留学生学历教育的问题之一。打造优秀师资队伍,建设学科领域完善的教学团队是当前开展来华留学生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问题之一。最后,从内蒙古大学的教学实际来看,针对学历教育留学生的专业课程,教师往往选择直接采用国内教材和教学模式。由于各国留学生从小接受的文化和教学模式不同,国内大多教材以国内文化背景为重点来编写,具有单一局限性,不同国家的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也不一样,有的学生针对教材中的内容和范畴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对国内教学模式有所不适应。因此,开发针对性强的留学生专用教材是内蒙古大学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

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留学生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广,带来了留学生生源结构上的重要变化。内蒙古大学留学生学历教育所占比例逐年上升,留学生教育的目标和导向将迎来新的挑战,这对发展内蒙古大学留学生教育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留学生课堂教学必须对此做出积极的改革,高等院校必须就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计划、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必须创建内蒙古大学教学教育服务的优势和品牌,坚持突出特色的国际化办学之路,才能在当前激烈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竞争中生存及发展。

(一)掌握留学生学习特点是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

根据外国学生的学习特点,积极探索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从学习风格来看,中外学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学习特点:中国高等学校的学生关注知识本身,重视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留学生则更关注知识的兴趣点,喜欢通过具体事例,加强对形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中国学生注重知识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只在具备必要知识或观察他人经验的基础上,才会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而留学生则强调知识的实用性,通过个人的反复实践来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中国学生倾向于与同学合作或向教师请教,以人际交流为基础进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以欧美学生为典型代表的留学生则喜欢进行个人研究式的学习,倾向于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的传统讲授式教学方式,在留学生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大的弊端,不适应留学生的学习特点,也违背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学效果肯定很差。因此,必须借鉴国外的互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等有益的教学方法,结合留学生关注的或者将来要解决的问题进行重点解决,突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效果,而不是教师一味讲解。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留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做好引导、组织和总结,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营造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的课堂氛围。endprint

(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是留学生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

运用“互联网+教学”、微课、慕课等现代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融合是留学生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教学手段是为提高教学效果和实现教学目标而使用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方式,粉笔和黑板是我国传统教学手段的重要代表。然而,随着现在多媒体技术尤其是新近“互联网+”、微课、慕课等新教学理念的兴起,现代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善于利用这些教学手段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留学生教学中,这一点尤为重要,由于各个国家的文化差异,内蒙古大学专业教师跟外国学生之间在信息交流上有一定的差异,这种跨文化交际障碍影响了知识的有效传递。借助现代教学手段,教师进行图文并茂地展示课堂内容,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也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减少语言之间的传播误差,提高留学生的整体教学效果。

(三)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是留学生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努力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密切结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所需要的人才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将内蒙古大学留学生教育教学上升到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人才支撑的高度,就必须加强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毕业的留学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各自国家发展需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密切结合。为更好地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课堂教学还要在内容设置模块化和理论知识讲授技能上下功夫。只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更好的结合,才有出众的留学生人才。只有把学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更好的结合,课堂整体效果才会越来越好,学生对基础课或专业才会越来越有兴趣。反之,则效果会很差。

总之,留学生教学改革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一個课题,对于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影响力会很大,因为一个区域、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直接代表一个国家的影响力。因此,来华留学生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是一个长期而影响深远的工程。

参考文献:

[1]朴惠仁.留学生成语学习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2]冯娟.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意义和方法探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3]刘艳平.中、高级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调查与反思[J].汉语学习,2013(5):88-96.

[4]徐丹伟.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内蒙古大学留学生一带一路
靳双双、赵娇作品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高建新教授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施旖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