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探讨
2017-11-20张声桂
张声桂
【摘 要】随着时代的更迭,文言文逐渐与实际社会的文化交流脱轨,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初中语文的教学大纲又要求对文言文进行学习,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其教学效果并不佳,由于文章晦涩难懂,所以导致教师教学吃力,学生学习效率低下,这都是现在文言文教学所面临的难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 教学方法 学生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0.050
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文言文,文言文是先人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堪称国粹。初中文言文多以记事为主,相比起以理解某一思想为主的文言文来说,学生理解记事的文言文要容易得多。在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在开始新课的时候学生才会有学习的动力。而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学”作为重心,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帮助者和服务者,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会轻松得多,学生学习的效率会得到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理性分析现状
文言文由来已久,不少词语的语义已经与现代语义已经截然不同,学生翻译起来有困难,难以理解,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词汇量仅限于课堂上学到或者生活中接触到的常见词汇,所以文章中的一些生僻字对他们来说更是不认识。在目前的教学中,为了赶教学进度,教师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法,给学生一字一词的翻译,然后象征性的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得出中心思想,再让学生背完整篇文章,让学生不管用什么方法记住文章中的考点从而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在这种枯燥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没有丝毫兴趣可言,学习文言文变成了一件费时费力而且没有成效的事情,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感到害怕,所以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课堂也因此死气沉沉。
二、激发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不光孩子,连大人也都是这样,如果对一件事情没有了兴趣,那这件事情就变得索然无味,就完全是在完成任务,学生在学习没有兴趣的东西时就是这样,表现得非常明显。所以教师在展开教学的第一步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俗称导入,就是将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与将要学习的东西连接起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自然而然就乐意去学习了。例如在九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桃花源记》,就可以利用“世外桃源”来导入。“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对于学生来说不会感到陌生,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以此提问,问问学生自己心中的“世外桃源”是什么样子,然后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并请学生们踊跃发言,在学生发言结束后再引导学生们,问问学生们愿不愿意跟着教师去看一看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到底是什么样子。在这个阶段的学生都充满了好奇心,都想去瞧一瞧陶渊明的世外桃源,这样就很自然的导入到了课文中,顺利的开始新课。
三、自主预习
开始新课后,教师先不要急着给学生講翻译,文言文生僻字较多,学生朗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先由教师示范朗读,声情并茂,这样最容易将学生带入文章中的情景。然后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将课本下面的注释添加到课文中去,朗读起来要方便一些。然后鼓励学生大声的朗读,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不仅要动口还要动脑,这就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有动力将课文读得通透。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经过这样的几遍阅读后学生心里对这篇文章就已经了解了一些了,这便达到了自主预习的目的。
四、设置疑问
经过自主预习的阶段,学生已经对这篇文章有了一些了解,这个时候就需要对文章的情节进行翻译,此时就需要学生小组内合作对整个课文进行初步的翻译,小组内合作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这需要成员之间负起责来,教师在此时只是扮演了一个服务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在开始小组合作之前,教师需要提出问题让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解决,如“渔人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找到桃花源的?”“桃花源的景色如何?”“桃花源里面的人热情是怎样描写的”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需要学生在原文中找到并用原文来回答。在这些问题都得到解决后学生对这篇文章的意思也就了解得差不多了。
五、教师讲授
经过前面的步骤,学生在脑海里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知识框架,而教师此时就需要对文章晦涩难懂的地方进行讲解。文言文不同于白话文,不少词语的意思都已经发生了改变,这就造成了学生在理解上的偏颇,如“妻子”,在文言文中是指妻子与子女,在今义中就只是单指。“交通”在古义中就是指交错相通,而今义指交通运输。对于这些实词,教师都需要进行讲解。而对于没有确定意义的虚词,如“之”“然”“都”等等,教师就需要通过很多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然后再加以讲解,学生才更容易接受。文章的意思梳理得差不多了,就需要更深层次的来理解文章的内容,这部分需要教师来引导组织学生,教师需要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来检查学生是否对文章的内容已经全部掌握。如“为什么桃花源的人们说不足为外人道也?”“为什么渔夫做了很多标记然而还是没能再找到桃花源?”等等的问题。如果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过程中都解决了这些问题,那么这篇文章也就算学懂了。
接下来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对全文进行总结,教师提出总结性的问题让学生参考全文并进行思考解决,如“为什么说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当时的人们为什么会如此向往这样的生活?”这种问题都是需要学生参考全文来进行回答的。经过了上面的步骤,学好一篇文言文也就不是难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设疑,不断地抛给学生问题让学生自己来解决,营造出一种“问题”课堂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帮助者,学生才是课堂的核心,学生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时候在自己的脑海里已经构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且这种提问式的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课堂的学习氛围很浓厚,对于学困生也比较有利,教师的任务也轻松了不少,这样不仅教师教学容易,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在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求知欲和探索欲强的时候,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学生的兴趣引导,在课堂中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兴趣以及注意力所在,不断地引导学生去学习新的知识,让学生的整个注意力都围绕在课堂周围。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用心的做好教学设计,每一堂课都要做好设计包括教案,板书及多媒体资料等,使得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充满兴趣,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