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承与发展研究
2017-11-20张雅萍
张雅萍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视野不断拓宽,研究力度不断加强,逐渐走向了学术观点细分、成果质量不断提高的新阶段,如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文化资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境遇和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途径等。今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的趋势为构建立足于现代实践、顺应时代潮流、融会贯通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承;对策
一、前言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号角,正是基于目前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欠缺。不难预见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研究趋势将是: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构建立足于现代实践、顺应时代潮流、融会贯通的优秀传统。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视域
我国著名文化学者庞朴站在时空的角度对“传统文化”进行界定;顾冠华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文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
关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内涵,学术界存有几种不同视角的阐释。何劭以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内涵论证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文化资本”,并从“文化资本再生产”和“文化资本转换”的角度探索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肖瑜用模因论来阐释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演绎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依据;余清臣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类型,本身也是对特定生态进行适应的结果,它的核心特质都能在其与特定生态环境的关系中得到深入理解。
二、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承与发展的对策
(一)全社会应在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中增强自觉意识
自觉意识的养成,是通过主动和理性的行动,进而在生活中变成一种经常的无意识行为的过程。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绝不是一人之事,而应该成为全社会的一种责任。一是政府部门人员。首先,要提高政府网上文化宣传、传承的責任意识。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而政府的责任更大。政府有责任以主导身份去影响民众,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发展。其次,政府部门要认识到网络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毫无疑问,政府文化网站承担着政策宣传、网上服务等重要功能,但不可忽视的是,政府文化网站除了承担网上办公和网上服务功能外,一个重要的功能是进行文化传播。各级政府要把文化网站打造成宣传、传播文化的窗口。二是文化教育部门人员。这一领域人员文化素质高,甚至是文化领域的专家,其中教师群体还肩负教授传统文化的职责,应该成为网上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领航者,成为推动传统文化网上传承发展的重要力量。三是普通大众。网络文化本来就属于普通大众,普通大众是网络文化发展的根本力量。政府和文化工作者的引导,最终要以影响整个大众来实现,而且普通大众中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当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成为普通大众的一种共识之时,才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
(二)创新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的技术
通过对当前网络中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现状调查发现,普遍存在技术上的制约问题。网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多集中在典籍文化、传统艺术、风俗民俗文化、文化遗产等,属于易于通过文字录入方式展现的内容,而对传统文化精神和价值理念的传承则几乎处于空白。总体来看,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还处在低水平、浅层次上,技术落后是导致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现状的重要原因。当前,要充分利用现在能达到的技术手段去展现传统文化,还要积极探索新的技术手段用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加快数字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数字艺术、数字集成技术、数字传播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开发利用。还要进一步推进三网融合的进程,在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的互动中,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要凸显技术和文化融合中的趣味性,如中国戏曲协会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推出的“戏曲彩铃”;再如手机国学、手机动漫及百度推出的doodle等技术,这些都区别于传统的传播方式,融入了最新的科学技术传播方式,无疑增加了新鲜感和趣味性,也更易被新成长一代接受。
三、优秀文化网络传播要走大众化、市场化道路
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国内外人民选择不同文化形式,且其价值的自主性增强,“强制接受型传播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吸引消费型传播方式”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美国是通过文化消费向全世界推销和传播自己的文化价值,事实上,将传播文化的任务交给文化产品的消费,正是西方文化深刻影响中国的主要方式。曾几何时,中国人吃比萨、喝咖啡、过情人节、过圣诞节成为时尚,而对国庆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熟视无睹。在我国,地方优秀文化在传播方面长期缺乏经营意识,不重视市场运作,不走市场化道路,这已严重影响了中国地方优秀文化的有效传播。因此,我国地方优秀文化网络传播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重视市场运作规则,充分利用网络传播技术和平台,做好地方优秀文化品牌的推介和营销,扩大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统一。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国内外人民选择不同文化形式及其价值的自主性增强,“强制接受型传播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吸引消费型传播方式”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优秀文化网络传播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重视市场运作规则,充分利用网络传播技术和平台,做好地方优秀文化品牌的推介和营销,扩大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统一。
参考文献:
[1]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6)_.
[2]余清臣.现代学校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一种文化生态学的视角[J].浙江社会科学,2008(7).
[3]张岱年.文化创新与文化继承[J].中国文化研究,2000(4).
[4]隋竹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研究[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4).
[5]王新红.云南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0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