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肝尾状叶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2017-11-20胡蓉
胡蓉
【摘要】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肝尾状叶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2011年1月来笔者所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肝尾状叶肿瘤患者100例,入组的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均具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胆瘘、胸腔积液、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8.0%,相比对照组的46.0%显著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5年存活率相比对照组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尾状叶肿瘤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降低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的术后存活率,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肝尾状叶肿瘤; 手术; 应用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4.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4-0092-02
肝尾状叶肿瘤是指发生在尾状叶的肝脏肿瘤,由于其解剖位置比较特殊,因此临床在施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风险,如果手术操作过程中处理失当,引起患者发生大出血或致命性静脉空气栓等并发症,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目前,由于临床对肝尾状叶解剖及周边血管关系的研究初见成效,并且肝血流控制技术也有了显著的提升,从而显著提高了手术切除肝尾状叶肿瘤成功率[1]。而临床研究表明,对肝尾状叶肿瘤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实施预见性护理,对于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来笔者所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肝尾状叶肿瘤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入组的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3~68岁,平均(43.5±4.7)岁;肿瘤直径10.2~20.5 cm,平均(11.8±2.6)cm。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5~69岁,平均(44.7±5.2)岁;肿瘤直径10.4~20.6 cm,平均(11.5±2.8)c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異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临床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1.2.1 术前预见性护理 (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在术前积极地与患者交流,由于肝尾状叶肿瘤手术的难度较大,且具有较大的风险,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压力较大,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缓解心理压力[2]。其次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紧张、恐惧心理。(2)术前准备: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手术耐受力进行评估,全面掌握患者的心、肺、肾等器官指标,了解患者的肿瘤大小,以及是否有伴随疾病[3]。
1.2.2 术中预见性护理 护理人员在患者实施手术时要快速的建立起静脉通道两条或两条以上,并安置呼气末CO2监测装置,用来监测患者术中是否发生静脉空气栓。保持患者手术过程中的中心静脉压维持在5 cm H2O,以此来减少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严密地对患者手术实施中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以相应的血流阻断方式来配合不同的肿瘤切除途径[4]。
1.2.3 术后预见性护理 (1)体位护理:在患者麻醉清醒后,采取半坐卧位,床头抬高30°,膝下抬高20°,防止患者下滑,避免患者切口处张力过大,告知患者手术后24 h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避免引起肝创面出血[5]。(2)引流管预见性护理:积极主动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引流管的作用、引流管的名称、引流管需要放置的时间和引流管放置的目的,并告知患者放置引流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适情况,让患者有心理准备。同时要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有效的心理疏导,缓解其放置引流管的紧张、焦虑情绪。对引流管的固定使用比较牢固的双固定方式进行,并且在固定过程中要保留患者的活动余地。将引流管固定好之后,使用记号笔在其上做好相应的标记,标记的内容主要包括引流管的留置时间、类型及刻度等。在对患者实施引流管护理过程中,还需做好引流管滑脱风险评估,滑脱监控,避免患者发生引流管脱落,引起不良后果。(3)预见性判断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腹部切口情况,及时进行换药,避免感染。主动倾听患者主诉有无腹痛、腹胀,注意与伤口疼痛进行区别。严密观察患者引流管引流内容物的性状和量,严密观察组患者是否出现出血、腹水、胆瘘等并发症的先兆症状。实时监测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在患者手术治疗前积极地进行保肝治疗,而在术后及时根据患者的病情需求,选择性地给予患者补充全血或GIK溶液和维生素。观察患者的尿量、尿比重、体重和下肢水肿情况[6]。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不同阶段的存活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治疗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均具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胆瘘、胸腔积液、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8.0%,相比对照组的46.0%显著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endprint
2.3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不同阶段的存活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1、3、5年存活率相比对照组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肝尾状叶为肝脏Couinaud分段的Ⅰ段,由于其位置特殊,引起导致其具有非常复杂而特殊的解剖关系,给手术治疗带来了许多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从而使整个手术治疗过程中充满的较大的风险,一旦手术操作稍有偏差,则会引起一系列致命性的并发症,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目前,尽管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和各类技术的提升,促使手术切除尾状叶肿瘤的成功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但临床研究表明,对于手术切除尾状叶肿瘤的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手术切除成功率[7]。
对于一种优质的护理模式来说,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并不是简单的执行医嘱,完成医嘱,比这更为重要的是护理人员要在对患者实施护理时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来自各方的因素,深入分析患者所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患者的风险。预见性护理就是这样一种护理模式,它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规律和变化特点,评估、预测可能发生的潜在问题,并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提前规避引发意外事件发生的因素,从而顯著降低患者各类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笔者将预见性护理应用到肝尾状叶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通过对患者在术前实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等预见性护理干预,促使患者处于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更加适宜进行手术治疗,从而降低手术治疗风险;通过对患者在术中实施预见性护理,严密地对患者手术实施情况进行监测,以便第一时间发现手术治疗中的异常情况,并及时给予有效处理,确保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治疗;通过对患者在术后实施体位护理、引流管预见性护理及预见性判断病情等预见性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肝尾状叶肿瘤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降低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的术后存活率,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王许安,吴向嵩,李茂岚,等.单独肝尾状叶切除术策略更新(附21例报告)[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4,34(8):754-756.
[2]娄尧强,江献川,彭淑牖,等.肝脏恶性肿瘤682例手术治疗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04,42(9):513-516.
[3]刘鹏,隋承军,牛文洋.手术切除治疗肝尾状叶巨大肿瘤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2,18(1):515-518.
[4]周伟平,潘泽亚.肝尾状叶肿瘤的手术切除[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8,31(3):8-10.
[5]史红萍.预见性护理在肝癌病人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57-58.
[6]罗开元,张万福.肝脏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J].临床外科杂志,2009,17(9):591-593.
[7]和祥,邹忠东,王瑜,等.肝全尾状叶的解剖学研究及切除体会[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1,17(7):624-6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