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无纸化手段实现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课程过程考核探索

2017-11-20周爱民王贵真何沉沉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27期
关键词:过程考核无纸化计算机基础

周爱民+王贵真+何沉沉

摘要:高职高专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控能力相对较差,以期末考试为主的传统考核方式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也不能及时反馈信息给教师。该文以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介绍了采用网络教学平台和手机APP等无纸化手段实现过程考核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无纸化;过程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27-0105-02

课程考核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检测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还应对整个教学起反馈、调节、评价、促进作用。目前,高职高专的大多数课程采用的仍是传统的考试方式:期末考试(占70%~90%)+平时成绩(占10%~30%)。个别老师清楚这种考试方式的弊端,加大了平时考核的占比力度,但平时成绩的取得难找到科学合理的依据。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深入,各种网络教学平台、移动教学手段越来受师生们青睐。本人尝试应用网络教学和移动教学等无纸化手段,在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课程中采用过程考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传统考试的弊端[1]

传统考试就是以期末考试为主的考试。由于高职高专课时较紧张,很少有课程安排期中考试,更谈不上单元测试了。一般就是平时到课情况和课堂上回答问题情况作为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20%左右,剩下的就是期末考试了,基本上是一卷定成绩的模式。这种考试模式弊端非常明显。

1) 学生平时没有考试压力,学习缺乏动力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综合素质较之于普通本科院校要差一些,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经常“轻装上阵”,不带纸,不带笔,却带着手机,戴上耳机。学习目标不明确,前面没有“牵”力,平时不考核,没有压力,等于后面缺乏“推”力,学生学习缺乏前进的动力。

2) 考试反馈功能没有发挥出来

高职高专课程考试不是选拔性考试,考试的目的不是要淘汰谁,让谁通不过。而应该是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及时反馈,调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现在的考试模式是学期或课程结束的时候举行期末考试,考完了课程也就结束了。教师根据期末成绩再来调整教学已经迟了,考试的反馈功能没有发挥出来。

3) 形成重考试结果、轻学习过程的不良风气

传统的考试方式以期末最后一次考试成绩评定为主,平时成绩比例较低,导致学生产生被动学习思想,平时不注重知识积累,到了期末就盼望着老师点重点,临时抱佛脚应付考试,知识掌握不牢、不深、不連贯。老师不点重点不及格率就会增高,难以交差。于是一届影响一届,每一届学生老师都被迫点重点,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不良的学习和考试风气。

2 过程考核的概念和基本形式[2]

过程考核是指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进行考核,以全方面、多渠道、多角度评价方法考核学生对已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学习能力、初步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过程考核应注重体现“全过程”。只有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才能对学习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和考核,更全面地反映学生学习的情况,记录学习进步的历程,减少由于单纯结果考核的偶然性带来的片面性。同时关注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的考核,从课上到课下都在考核的范畴内。

过程考核可采用的形式有:到课率、平时作业、单元(阶段)测试、期中考试、课堂参与、课程论文、调查(分析)报告、综合报告、读书笔记、实验操作和项目设计等。

3 用无纸化手段实现《计算机基础》过程考核具体实施[3]

我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采用的是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配套有移动学习通APP。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平台的功能,我们采用的是基于任务驱动的微视频教学法。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为了使该方法真正能驱动学生学习,考核始终贯彻教学的整个过程。课前、课中、课后都有相应的考核项目。平时考核占60%,期末考试占40%。平时考核又分为平台考核、模块测试,其中平台考核占的80%,模块测试占20%。过程考核成绩评分比例表见表1。

说明:

1) 签到的实现:改变传统签到弊端,采用手机签到。教师上课前在移动学习通中选择相应上课班级,在活动中单击签到,教师随意设计一个签到手势,学生只要在APP中正确画出老师的手势便可轻松签到,节时省力。

2) 视频观看是基于任务驱动的微视频教学法的关键环节,占30%的比例。教师先将录制好的视频设置为任务点,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要求学生预习,视频都是一些重点知识点或实例操作的任务点,时间控制在3分钟左右,学生观看视频的记录将作为平时成绩。

3) 课堂互动环节是区别于传统课堂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在学习通APP中选择上课班级后,除了发起签到外,还能进行抢答、选人、测验、投票/问卷甚至直播等互动,时刻发起头脑风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师生的所有互动系统都会有记录,学生的参与情况将会积分并直接影响到平时成绩。

4) 老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布置课后作业,学生通过平台上交,客观题系统可以直接批改,主观题要求老师手动批阅。

5) 因计算机课程的特殊性,模块测试部分没有通过超星泛亚平台完成,改通过新思路等考通每学完一个模块测试一个模块,系统自动评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即可完成。通过模块测试不断鞭策学生。

4 采用无纸化手段实现过程考核的意义

采用网络教学平台和手机App等无纸化手段实现对学生过程的考核,需要教师花更多时间、更多心血,但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成绩明显提高

我们以我校16级助产2班为研究对象(研究组),采用上述过程考核的办法,平行班级16级助产1班为对照组,继续采用传统考核办法,两个班的成绩如表2所示。通过分析发现实验组学生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2) 学生反馈良好。经过一个学期过程考核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我们以调查表的形式调查了16级助产2班的学生,了解他们对过程考核的意见。从表3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该过程考核方法持肯定态度,只是很多同学会感觉到学习压力加大。

3) 考核反馈及时,教学良性互动[4]

由于该过程考核方法采用了无纸化手段,系统能自动、及时统计出所有考核的指标,学生预习情况、参与情况、作业情况等数据都在系统中,教师能根据这些数据对后续的教学做及时的调整,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口味”,教与学能实现很好的良性互动。

5 结束语

用无纸化手段实现过程考核,具有方便可行、统计准确、反馈及时等优点。学生能够正确对待考核,平时学习更努力,期末复习不要再抱佛脚了,教师教学也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无论从学生反馈还是考试成绩都得到了高度肯定,用无纸化手段实现过程考核是高职高专课程考核改革的一项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 王彩霞,赵满旭.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考核模式[J].运城学院学报,2013(5).

[2] 李俊,徐立.“数据库理论与技术"课程过程考核的探讨与实践[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16,28(4).

[3] 任宝东,田景,等. 过程考核与网络教学平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2(2).

[4] 张丕振.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类课程过程考核研究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1(22).endprint

猜你喜欢

过程考核无纸化计算机基础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