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自律与他律的统一谈大学生道德境界提升

2017-11-20李玲

青年时代 2017年28期
关键词:自律大学生

李玲

摘 要:道德自律与他律的思想经历了从康德和费希特道德主观唯心主义、黑格尔道德客观唯心主义到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道德观的发展历程。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的思想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正确认识道德自律与他律的辩证关系,坚持自律与他律的统一,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道德修养境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自律;他律;大学生;道德境界

一、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道德自律与他律的思想

受家族传统和基督教神学的强烈影响,马克思、恩格斯自青年时期就十分渴望自由和平等。马克思提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应追求“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1],但又表示“我们并不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适合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决定他们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2]因此,马克思既渴望实现自由发展,但也看到个人的道德选择受经济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制约。

马克思认为,新闻出版自由是人民的特权,是其他一切自由的前提。但普鲁士政府不断加强书报检查制度,维护封建贵族特权。因此,马克思撰写《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揭露普鲁士政府的虚伪性,阐发了自由、民主等进步思想,论述了出版自由和精神自由的道德权利。马克思肯定黑格尔“自由是精神的本质,更确切地说是精神的现实本身”[3]的思想,认为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本质,应受法律保护。

自由是康德道德哲学的核心。康德认为,道德意志是道德主体自觉立法又自我执法的意志,是既自由又自律的意志[4]。在理性主义时代,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等人坚持把理性作为道德自律的原则,把人类精神当作道德和宗教的基础。因此,马克思将康德、费希特和斯宾诺莎等人的理性主义概括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5]。所以,伦理学界常有人以此否定道德的社会规范性和约束性,认为道德就是自律,他律就是宗教。更有甚者表示,我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强调道德规范的他律性,和宗教没有本质区别。这既是对马克思道德自律与他律思想的曲解,也没有从整体性上把握道德自律与他律的辩证关系。从道德和宗教之间的矛盾出发,认为道德是意志自律,宗教是上帝他律,这是康德和斯宾诺莎等人的错误思想,而非马克思本人的道德观。

二、道德自律与他律的辩证关系

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既要求人们服从上帝和教义的他律,又要求人们摆脱自身欲望和自然界的束缚,这种违背人性的教义最终只能沦为空洞的说教。因此,启蒙思想家强调应把人类理性作为道德的基础,使道德独立于宗教。康德提出“自律”与“他律”概念,认为自律就是把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作为行动准则,这种准则即所谓的“绝对命令”,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是人类精神自我立法又自我执法的自由意志,而宗教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他律,即服从万能上帝的统治。康德要求实现道德和宗教的分离,使理性成为道德自律的原则。因此,康德的道德观从本质上来讲是理性自律论。

黑格尔在康德和费希特等人的基础上建立了法哲学体系,但马克思并没有把黑格尔的道德观与康德等人的道德思想划为一类。在黑格尔的法哲学体系中,道德和伦理只是绝对精神发展的一个环节。道德一方面指个体道德,体现主体的意志自由,另一方面,主体意志的外化又会形成社会道德风尚或伦理秩序。在黑格尔看来,道德不仅包括主体的意志自由,不仅指个人品德,其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意识。恩格斯评价道:“黑格尔要高超得多,他主张主体和客观力量相调和,他非常重视客观性,认为现实存在比个人的主观理性要高得多……黑格尔的原则也是他律。”[6]因此,黑格尔的道德观是一种客观精神他律论。

康德主张道德应回到人自身,把人的理性作为道德的根据,破除了基督教的上帝崇拜。但康德的道德自律是排斥他律的,是否定任何外在限制和社会约束的,这就使道德自律沦为一种抽象形式。而黑格尔认为,法、道德和伦理都只是绝对精神发展的必经阶段,由康德的道德主观唯心主义转向道德客观唯心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是从意识形态角度研究道德发展规律的,认为道德产生的根据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人们的生活实践。马克思指出,道德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7]因此,道德就其内容和根源来说是他律的。马、恩批判吸收了康德和黑格尔的伦理思想,扫清了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障碍,创造性地发展了康德的理性自律论和黑格尔的客观精神他律论,实现了道德自律与他律的辩证统一。

马、恩既坚持道德的他律,也看重个体道德的自律。从个体道德修养方面来说,他们更重视道德自律对完善人格的重要作用。如果没有道德主体的自律,一切道德原则和规范都将形同虚设,而难以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外化为群体的道德风尚。道德自律是指个体本身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8]。当个体自觉履行法律义务和道德规范时,他就达到了自律与他律的统一。个体越是自觉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就越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把自由和必然统一起来,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不断完善自我。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各种社会规范的外在约束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可见,道德自律与他律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三、自律与他律思想对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境界的启示

道德自律与他律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一方面,个体道德具有自律性,社会道德规范只能通过个体自律的内化和外化才能实现;另一方面,个体自律又以社会规范的他律为依据。当我们强调道德自律的时候,不应否认他律是自律的前提和基础;而谈到他律的时候,也不应忽视必须通过主体的意志自律,社会道德规范才能转化为内心的道德准则,才能外化为现实的道德实践。当前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还存在个体道德意志不强、学校德育滞后等问题。因此,正确认识和理解道德自律与他律的辩证关系,对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境界有极大的启示意义。endprint

(一)加强大学生道德修养和法律规范教育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还不够显著,导致许多大学生缺乏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意识。因此,高校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将道德修养教育纳入大学生的培养计划,引导其理解各领域道德规范的内在要求。比如,在大学生的课程中可增加专利权、知识产权等法律课程,增加学术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意识相关课程,还可以开展道德模范评选和宣讲活动,为大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道德氛围,从而促进大学生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发挥教师的道德示范作用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教师作为人生的重要指导者、引路人,在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对社会道德准则和学术规范的遵守、对待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等,对大学生道德境界的提高具有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所以,高校应强化教师的道德示范作用,提高对教师道德素养的考核,为培养一批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接班人创造前提条件。

(三)强化社会道德实践的感染力量

如果我们只是通过学习道德修养课程,并不能真正成为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为此,某些高校与条件不太好的地区联合创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一方面,大学生深入经济条件落后地区,能为当地输入科学知识和专业技术,开阔当地居民的视野,为当地创造更多物质和精神财富;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公益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高尚道德情操,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道德教育必须与道德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

(四)建立科学的道德奖惩和评价机制

合理的道德奖惩和评价体系是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境界的助推器。当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实践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时,我们应予以表扬和奖励;当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违背社会道德规范时,应给予严肃处罚。只有建立赏罚分明的道德奖惩和评价机制,才能强化我们对道德的认识和理解,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法律规范;才能激励我们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四、结语

道德自律与道德他律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自律而无他律的道德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他律而无自律的道德,也会沦为空洞的道德说教。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我们既要看到道德自律的客观依据,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道德规范,实现他律与自律的统一,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境界。

参考文献:

[1][2][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5.457.72.

[3]黑格尔.精神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310.

[4]宋希仁.马克思恩格斯道德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34.

[5][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9.317.

[8]蒋篁.浅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J].東方企业文化,2013,(01):272.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律大学生
自律使人脱颖而出
做人要自律
自律成就美好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以他律促自律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