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伦敦大学学院有个汉语教师“孵化器”

2017-11-20毕方圆

环球时报 2017-11-20
关键词:孵化器环球时报汉语

本报记者 毕方圆

“汉语热”近年在英国不断升温,开设汉语教学的普通中小学也越来越多。汉语老师够用吗?《环球时报》记者日前了解到,原来英国有个汉语老师“孵化器”,它就是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CollegeLondon,简称UCL)的教育学院孔子学院。

UCL是世界知名顶级高等学府,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并称“G5超级精英大学”。该校教育学院孔子学院成立于2006年,由北京大学和UCL共同承建,承担了为英国中小学培训汉语老师的工作。该学院目前在全英45所中小学开设孔子课堂教汉语,涵盖12101名学生。2016年,有3500名学生参加汉语科目的中学会考,比2008年增加了70%。

为什么学汉语的学生越来越多?UCL教育学院孔子学院院长杜可歆日前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一方面是经济原因,中国越来越强大,很多英国家长到中国做生意,他们发现中国很重要,因此想让孩子从小学好汉语;另一方面是沟通需要,在英国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英国人需要跟他们交流;另外就是英国学生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现在很多英国孩子觉得会写汉字很酷,因为父母不会写。

UCL教育学院孔子学院是英国唯一一家提供汉语教学专业培训的机构接受培训的学生1/3时间在学院里上课,1/3时间在第一个学校实习,另外1//3在第二个学校实习,此外还有一些中文专家专门开设教学辅导课。杜可歆介绍说,现在学中文的英国本科生越来越多,以前觉得学中文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现在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今年15人攻读老师资格证书,其中5个英国人,10个是长期生活在英国的华人”。

为了让更多的学校开汉语课,UCL教育学院孔子学院独创了一种“中心加辐射”的模式,即,如果一所中小学申请该学院的孔子课堂,那么必须要规划帮助周围学校开中文课,具备辐射其他学校的能力。

2016年9月,英国政府投资1000万英镑推动“卓越汉语教学”,目标是在2020年前培养出5000名能流利使用汉语的英国学生。UCL孔子学院承担了“卓越汉语教学”的具体落实,包括为相关学校培训老师、提供教材等。参与学习的孩子每周要学习8小时汉语,其中包括4小时上课和4小时自学。杜可歆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每周学8小时外语,对很多中国学生来说,这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一个11岁的英国小孩来说,每周能用一两个小时学外语已经算很多了。现在拿出8小时学汉语,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以前他们学法语、德语等外语从来没花费这么多时间。可见英国政府对汉语的重视程度。

第一批“卓越汉语教学”项目学生是11-12岁年龄段,经过一年学习,他们在特别设计的听说读写测验中取得评级至少为80%的好成绩。《环球时报》记者看了几名11-12岁学生的中文作文,虽然字写得歪歪扭扭,但语句通顺,基本没有错别字。曾长年担任汉语考官的杜可歆对记者表示,“这对只学了一年的学生来说,已经非常令人赞叹了”。

英国中小学的汉语教育走在欧洲前列,据了解,很多意大利的汉语老师都希望能到英国考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杜可歆表示:“我们致力于成为全英汉语教师培训的摇篮,同时也会在其他英语国家拓展我们的培训项目。”▲

猜你喜欢

孵化器环球时报汉语
学汉语
追剧宅女教汉语
湖南省认定科技企业孵化器48家
汉语与拼音
孵化器清场
浅谈汉语学习中的“听”与“说”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天蓝蓝,海蓝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