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虹-4”变身大兴安岭护林员

2017-11-20马俊

环球时报 2017-11-20
关键词:大兴安岭民用林区

本报记者 马俊

《环球时报》记者19日从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与塔河航空护林站当天签署研制“彩虹-4”森林灭火型无人机的合同,未来这种国产无人机将长期在中国最北端的天空中巡逻。据了解,这也是国内大型无人机首次装备民用行业,开创民用大型无人机的先河。

在当前的国际军用市场上,“彩虹-4”察打一体无人机以极高的性价比和卓越的战场表现声名远扬,已出口多个国家;但在民用领域,“彩虹-4”这种大型无人机虽然潜力很大,此前却还没有真正投入使用。

火灾是森林防护的大敌。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在森林防火时,通常的手段包括在地面设立岗哨站和无人监视系统,或者在天空依靠小型飞机或直升机进行巡视。但地面系统监视的范围有限,要实现大面积监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传统的飞机和直升机虽然监视范围大,但运营成本高昂。这两种方式对于有着长期防火监控任务的林场而言,都存在缺陷。

据专家介绍,此次研制的“彩虹-4”森林防火型无人机系统应该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些缺陷。一方面,“彩虹-4”是一款中空长航时无人机,最大飞行高度7000米,可连续飞行30小时,依靠机载的各种光电和红外侦察设备,可以从空中对大面积林区进行监视,查找有没有可疑火源。另一方面,“彩虹-4”无人机结构相对简单且不需要飞行员,运营和维护成本比传统飞机低得多。特别是它可以自主操纵空中飞行,地面人员的工作负担小,避免了传统飞机飞行员长时间巡逻的疲惫和枯燥。当然“彩虹-4”要在大兴安岭林区实现长时间巡逻,不但对机载设备的耐寒性提出考验,而且也需要为它配备专门的卫星通信系统,以满足高纬度地区的特殊要求。▲

猜你喜欢

大兴安岭民用林区
国外先进民用直升机FMS导航模式研究
民用无线通信技术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初探
2架增雨飞机为大兴安岭送雨
浅谈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浅析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的方法
张学勤:我为林区建设“鼓与呼”
吉国宣布美军基地转为民用
大兴安岭年创生态效益1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