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多模态教学模式研究

2017-11-20吴容容

福建商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模态教学模式

吴容容

(阳光学院 经济系,福建 福州,350000)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多模态教学模式研究

吴容容

(阳光学院 经济系,福建 福州,350000)

多模态教学模式包含多模态教学资源、多模态教学环境、多模态学习过程、多模态评价体系四个主要构成部分。移动互联网时代,依据多模态教学理论,以手机为媒介,设计出多模态教学平台APP,该平台包含账户信息、教学资源、通关练习、数据分析和课程评价四大模块,这四个模块功能独立又可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社区。该平台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多模态教学; 移动互联; 学习兴趣; 教学质量

图1 中国网民年龄结构Fig.1 The age structure of Chinese Internet users(数据来源:2016年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图2 中国网民职业结构Fig.2 The occupation structure of Chinese Internet users(数据来源:2016年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5年10月29日,浙大传媒学院的戴老师在一节社会学概论课堂上,怒砸3台苹果手机,引起社会媒体和高校师生的广泛关注。高校课堂的“低头族”不是某一学校的具体问题,而是移动互联时代摆在教师面前的国际性难题,就连哈佛大学老师也为此苦恼。

据2016年底《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结构中20-29岁比例最大,在职业排名中学生比例最大,如图1、图2所示。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手机的功能日益强大,从最初以打电话、发信息为主的设备发展为几乎无所不能的智能终端,丰富多样的 APP 应用使手机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部分学生上课玩手机不仅是学生主观爱玩不听课、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的问题,同时也是移动互联时代人们思维模式、行为习惯及价值取向发生实质变化的体现。新时代、新技术、新趋势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需要设计新的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单一文字传输信息的模态,尤其是结合移动互联网进行广泛的信息互动和情景模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这成为新的教育研究焦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众多顶级高校的重视,并开始引导全息时代教育改革的方向。

一、多模态教学模式

多模态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大大提高学生多模态学习、多模态认知和多模态交际能力。

(一)多模态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人类的感官可以分为: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模态指人类通过感觉等跟外部环境中人或物件等之间的互动方式[1]。用单个感官进行互动的叫单模态 ,用两个感官的叫双模态 ,三个或以上的叫多模态。传统教学模式中,多数用到的是听觉和视觉,“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 、视觉 、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2]。多模态教学模式强调突破传统的模式,调动五感,增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引导学生在多模态环境下理解各种信息,体验各种经历,建构学生对信息的认识,在多模态环境下创造性地学习。

莱斯利·P·斯特弗、赵楠、何克抗等[3]构建主义研究的先驱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知识的发展是主体与客体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知识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引领,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媒介,以学习者为中心,营造包括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因素在内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者,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这是多模态教学的理论应用基础。

(二)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构建

多模态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目标,引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多维信息渠道,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构建动态评价体系,形成一个教学的闭环。如图3所示,多模态教学模式包含四个主体构成部分:多模态教学资源、多模态教学环境、多模态学习过程、多模态评价体系。师生是该模型的主要参与者,在不同的模块中,师生的参与度不同。

图3 多模态教学模式Fig.3 The multimodal teaching model

1.多模态教学资源。多模态教学资源是多模态教学的载体,是多模态教学的基础。首先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资源的内容。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资源以教材为主,一般会选定一个规范的教材,然后再补充相关的材料。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资源的多渠道性和随处可获得性,使得多模态的教学资源可以由师生共同建设。同时在规范教材的基础上,可以选择或建设符合学生多模态需求的材料,突破传统以文字为主的信息传递,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形成PPT、图像、图表、视频、录音、微课、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教学资料,满足学生的多模态需求,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2.多模态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是教学的媒介,传统的教学环境指教室、黑板、电子展示平台,而现在的多数学生都会通过语音教学平台、多媒体教学平台进行学习。多模态的教学环境不仅可以利用学校提供的固定的教学资源形成教学环境,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工具、移动互联网平台、微信公众号、QQ等全方位与学生互动,突破距离和时间的限制,帮助学生更好地置身于学习环境氛围中,帮助教师能更清楚、更迅速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更清晰地了解个体学生的差异,更好地辅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3.多模态学习过程。多模态学习过程指的是学生可以借助多模态资源和环境获取信息,内化为自身知识与能力的过程。多模态学习过程是多模态教学的目标。创建多模态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多模态地学习。传统教学模式的学习仅限于课堂,而且课堂中多以教师讲解、学生接受为主,而在多模态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多模态的教学资源和环境,使得传统的视觉、听觉双模态,扩展到视觉、听觉、触觉三模态,甚至是更多的模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习可以延伸到课堂之外,学生课前可以根据教师发布的视频、材料、案例进行预习,课后可以利用在线学习资料进行复习,与教师或其他的学生进行互动,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4.多模态评价体系。多模态评价体系是师生共同采用多模态评价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成果进行自评、互评。传统教学评价模式无非就是期中考、期末考等单一的评价标准,在多模态评估体系中,多模态教学引入更多的指标和参数,在实践的过程中全方位地记录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为全面考察学生提供了依据。同时,通过学生多模态学习和运用信息与资源的程度以及师生互动的密切程度,考核教师运用、选择、辨识、处理多模态信息的能力,记入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

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多模态教学模式研究

21世纪移动互联网的广泛运用被称为第三次革命,这是移动手机带来的人机革命,手机已几乎成为人体器官的一个重要衍生。而大学生恰是这些新技术及新环境的主要受众。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利用手机来吸引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避免低头族对大学课堂的影响,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本文拟设计一个基于多模态教学理念的运行平台,以APP为载体,借鉴O2O商业运行模式,在传统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机地嵌入线上学习,增加教学过程的模态,延伸教学范畴。如图4所示。

图5 教学资源框架图Fig.5 The framework of teaching resources

(一)多模态教学平台的构建

1.账户信息。账号信息是该平台的基础,账户信息包含教师和学生两个模块,而且这两个模块的基本功能、信息建设有共同区域,但也有一定的区别。教师账户,不仅有教师个人的信息,同时还可以添加教师所担任的课程,并由此开发该课程的代码及课程建设的权限。而学生的账户信息,由学生根据学号注册后,学生根据这个学期所选的课表,登陆注册某教师名下的课程和班级,经教师审核同意后可入群,形成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群。只有注册后的学生才可以及时收到教师发送的教学资源,同时其行为才可以记录进系统,作为期末成绩的凭证。另外,每次上课的时候教师发出点名指令,班上同学及时回应,可以即刻获得出勤情况并记录在系统中。

2.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多模态教学平台的重要构成部分。教学资源分为在线资源和线下资源。线下资源包含教材和作业,同时还有可能包含一些现场操作或演示的实验和实验报告。线上部分的资源丰富多样,有视频、音频、图片、案例、新闻、微博、公众号推送等等。线上资源和线下资源需构成一个整体,没有鲜明的界限,可以相互融合,也可以相互转换,形成一个课程的教学生态环境。而这个教学环境的创造者、使用者、改造者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学生可以下载使用线上教学资源,按照教师的要求,在课前或课后对课程进行预习或复习,还可以及时留言提出自己的问题,也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评价,或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在学生的评价下追加意见,形成教学互动的过程。最后,针对特定的课程材料,如果学生发现有用的资讯,可以上传相关资料,补充的材料需经教师审核通过,即对教学资源进行补充,而这个自我学习的过程教师需给予肯定,体现在教学评价中。如图5所示。

3.通关练习。作为线上的练习材料,可以作为线下课程的补充。该模块可以参考游戏的通关模块,把每个单元的练习设计成闯关模式,每一个单元的知识点可视为一个关卡,学生答对一个题目可以获得一定的积分,当积分累计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通过一个关卡,通过的关卡越多,获得的积分越高,期末可获得的平时分就越高。同时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精神上的奖励,比如老师课堂上的表扬。这样就可以督促学生不间断地练习,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掌握课程的程度。

4.教学社区。账户信息、教学资源、通关练习所包含的信息形成一个教学社区。以个人账户为基本信息,每个个体都可建设属于自己的信息平台,如个人微博,可以增加自己的照片,发表一些与课程相关的信息评论,也可转发链接,其他的关联群体(教师、学生)可以查看、评价、点赞,这样就形成社群信息的互动,不仅是师生之间互动、学生之间互动,还可以让老师之间进行互动。对于在教学平台中传播的信息,教师需强调必须与教学相关,尽量不发送与教学无关的信息。

5.数据分析和课程评价。学生所有的信息、行为、留言、通关练习都通过系统记录下来,教师只需点击一个学生,即可出现该学生所有的出勤记录、信息阅读、下载情况,留言评价、社群建设、通关情况等多角度的数据,教师可以结合这些数据给予科学的评价,形成考试成绩的有效补充。学生可根据教师教材建设、互动情况等对教师的教学效果给与评价,这也可以作为期末教师评价的参考。

(二)多模态教学平台的评价

多模态教学平台的构建,采用组件化的设计思路,各种教学工具、教学手段自成体系,教师可以使用这些组件,结合课堂教学,组合出不同的教学方案,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多模态教学平台为移动互联时代师生之间形成即时、多模态、多维度的教学与互动奠定基础,该平台具备相当的可行性和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隐患。

1.可行性和优点

(1) 多模态教学平台依托当前成熟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大学生普遍拥有的移动手机为载体,具备相当高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2)多模态教学平台的创建,使得教学的过程不再停留于传统的备课、上课等,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学流程的创建和更新。移动互联网不仅提供了一个教学平台,也为教师提供了多样化、多渠道的信息资源,网络拓宽了教学内容,同时也提供了多样化的知识呈现形式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模态认知。

(3)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再局限于传统物理的课堂,而是可以在任何教育情境中的互动,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监督也不局限于课堂,课堂由于时间的限制,而且有些学生不适应当众发言,通过多模态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在课后与学生就某一课题发起讨论。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不定时推送材料、发送作业提醒、发微信公众号资讯、查看学生闯关情况等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这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互动,具备交互和互补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师生之间的多维立体互动性,可以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可能存在的隐患

(1)信息时代,各种资源泛滥,如何选择合适、精炼的课程内容尤为重要,教师需要花较多的时间对资源进行取舍。同时,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引入,对教师课堂的掌控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课前需要精心设计每个环节,让每一个教学任务与教学模态相匹配,否则会使多模态教学流于形式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2)学生热衷于多模态信息的输入、处理、展示,而忽略对信息的阅读理解,而且一旦学生习惯了动态、破碎的的信息输入,就更难适应静态的文字信息。这方面需要教师合理引导学生。

三、结语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多模态教学模式,依托当前成熟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以移动设备为导体,因势利导,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是解决高校课堂中“低头族”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课堂改革的必然选择。

[1]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2):3-12.

[2]刘丹,杨力明,席红梅.CDIO理念下多模态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6(12):47-48.

[3]袁传有.“多模态信息认知教-学模式”初探——复合型课程“法律英语”教学改革尝试[J].山东外语教学,2010(4):10-18.

(责任编辑:陈达晨)

ResearchonMultimodalTeachingModelBasedonMobileWeb

WU Rong-rong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Yango University, Fuzhou 350000, China)

The multimodal teaching model consists of multimodal teaching resources, multimodal teaching environment, multimodal learning process and multimodal evaluation system. The paper introduces multimodal teaching theory, uses mobile phone as the medium, and designs a multimodal teaching platform APP. This platform contains four modules, which is account information, teaching resources, practice, data analysis and curriculum evaluation. The four modules is functional independent, and can be integrated with each other to form an organic teaching community. The platform can be served as a useful complement to classroom teaching,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multimodal teaching; mobile web; learning interest; teaching quality

G424.1

A

2096-3300(2017)05-0087-06

2017-06-27

吴容容(1981-),女,福建福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互联网金融与区域经济。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模态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车辆CAE分析中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的应用与对比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国内多模态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基于HHT和Prony算法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识别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