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和司马光
2017-11-19朱孝兵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17年10期
朱孝兵
《乌鸦喝水》与《司马光砸缸》,是紧挨在一起的两篇小学课文。现在对照着来看这两篇课文,就觉得有点搞笑。乌鸦为什么不学习司马光将瓶子撞倒摔破呢?我想,这可能是为了让小朋友们知道:公共财产是不能随便破坏的。但司马光小朋友为什么又能用石头砸缸呢?很明显,他是为了救人。这也是为了让孩子们明白:救人于危急之时,是可以“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
可现实中,如果乌鸦真靠这种衔石投水的办法,是喝不到水的。因为,文中有个前提:“瓶子里的水不多”;我們这样表达时,一般来说水量不会超过水瓶的一半。而这时,靠投小石子使水面上升到瓶口,是不可能的。因为水分子的伸缩性、包容性非常大。若不信,你可以做个实验试试。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相当粗暴的结论:当乌鸦需要自救时,我们无意中给出一些限制(不能打破瓶子),然后用一个纸上谈兵的方法,让人误以为乌鸦能得救。当司马光要救人时,我们给出立竿见影的办法,让那个孩子立马得救。
如此忽视、漠视个体的“自救”及个人利益,甚至不惜让人画饼充饥;而需要“救人”奉献时,则无条件地鼓吹宣扬。这样推究到极致,便会产生一种矛盾:你想让一个人自身难保时还去舍己为人,无异于痴人说梦。正因如此,许多“司马”之属以服务奉献之名谋一己之私;正因如此,“扶不扶”成了一个社会难题。
幽忧荐自《今晚报》2017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