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
2017-11-19秦仪
秦仪
摘 要:本文论述了城市与自然共同作用的地带 ——城市滨水区的设计方法与探索,怎样做到人与大自然、城市与大自然和谐共存。
关键词:滨水;城市与自然;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9-0270-01
滨水一般指同海、湖、江、河等水域濒临的陆地边缘地带。水域孕育了城市和城市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上知名城市大多伴随着一条名河而兴衰变化。城市滨水区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地景和人工景观的区域,其对于城市的意义尤为独特和重要。营造滨水城市景观,即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把人工建造的环境和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增强人与自然的可达性和亲密性,使自然开放空间对于城市、环境的调节作用越来越重要,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而完美的城市格局。
城市滨水地带的规划和景观设计,一直是近年来的热点。滨水区设计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在于它是复杂的综合问题,涉及多个领域。作为城市中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量为强烈的地带之一,河流和滨水区在城市中的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如水利、交通运输、游憩、城市形象以及生态功能等等。因此滨水工程就涉及航运、河道治理、水源储备与供应、调洪排涝、植被及动物栖息地保护、水质、能源、城市安全以及建筑和城市设计等多方面的内容。这就决定了滨水区的规划和景观设计,应该是一种能够满足多方面需求的、多目标的设计,要求设计人员能够全面、综合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一、城市滨水区——城市与自然共同作用的地带
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范围内水域与陆地想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其特点是水与陆地构成环境的主导要素。”它是城市中自然因素最为密集,自然过程最为丰富的地域,同时这里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之一。 水滨空气环流过程,河流水文及地貌过程,水滨生物过程是发生在滨水地区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三种自然过程,也是对城市等人类聚居环境质量影响最大的三种自然作用力。因此,城市滨水區的规划设计应该深入了解以上三类自然过程,挖掘出与之适应的各种自然形式,并制定出具体规划和设计的策略。
我们首先从对未受人工干扰的自然状态的滨水地带的分析入手,探索两种自然过程和对应的自然形式之间存在的适应和契合关系。
二、滨水区的自然过程与自然形式
1.滨水区空气环流自然过程 。在滨水地区,由于水陆下垫面的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与反射程度异不同,大面积的水体吸收和存储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由于水体的热容大于陆地,其升温和降温速度都远远慢于陆地,从而在两者上部出现空气环流,产生我们通常在水边都能感到的凉爽、清新、湿润的“水陆风”。滨水区水陆之间的这种空气环流过程通过把太阳辐射热转化为潜热,减弱了地面温度的骤变,发挥了天然空调器的作用。对于夏季和底纬度地区,这种气候过程正是水滨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最为明显的一个气候优势。另一方面,无论是河流、水库、还是湖泊、海湾,朝向水面方向的水滨空间都呈开敞形式,正好适应并促进了水陆之间的空气交换过程。
2.滨水区生物自然过程。河流滨水地带是典型的生态交错带。两种不同类型的自然环境的交界地区被生态学家称为生态交错带(Ecotong),这里物质、能量的流动与交换过程非常频繁,因此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很高,河流滨水地带处于水陆交界边缘,正是典型的生态交错带;与这种生态过程相适应,水滨的植被表现为物种丰富、结构复杂的自然群落形式。
三、城市建设对滨水区造成的负面影响
在过去几百年间的世界城市化进程中,滨水区的各项自然过程常常受到不合理开发建设的强烈干扰,各种自然形式也在所难免地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四、滨水区景观设计方法探索
(1)滨河自然生态资源的调查 。规划要遵循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在城市滨河绿带的规划与设计中,首先要明确规划区内的滨河自然生态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状况。(2)滨水区空间的调整,保证视觉上的通透性;充分利用并加强水滨的空气环流过程。(3)就水滨植被设计的层面来说。在“设计途径必须适应场地”的观念的指导下,可以得到多种水滨植被设计的原则。(4)寻找与城市的关系。
从生态学角度讲,滨水区域是一个具有生物多样性特性的区域,和城市内部预留的公共绿地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在一段历史时期内,我国在生态伦理、生态价值方面的基础教育普遍不足,因此很多未经保护的河道已经丧失了自然面貌。原因很简单,他们成了城市经济活动的牺牲品。如果一个设计师具有生态价值观的话,那么在现场调查中,看到一片幸存的湿地,一处小小的候鸟栖息地都应在未来的景观设计中设置一处保护区域,为这些具有未知价值的场地留有发展空间。关注每一条河流在长期自然过程中形成的地形、植被等自然要素及其组合结构,如:曲流、深潭、浅滩、河漫滩、积水沼地、阶地、三角洲等,结合这些自然细节进行水岸设计,本身就是最具特色的滨水景观设计。因此,一个好设计师不在于他的设计水平,而在于他尊重场地,善于发现场地的灵魂,并能挖掘出场地的潜力。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06).
[2]沈基清.论城市规划的生态思维[J].城市规划汇刊, 200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