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我国高校通识性影视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2017-11-19尤田宇陈德志
尤田宇+陈德志
摘 要:影视艺术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深,但与西方高校相比我国高校通识性影视艺术教育明显落后,存在认识不足、师资匮乏、保障不力等问题。要从制度保障、课程改革、资源挖掘等方面推动高校通识性影视艺术教育的开展。
关键词:影视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9-0229-01
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十年中国影视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影院的大屏幕数量、观影人次以及票房收入以平均每年50%以上的速度增长。中国一跃成为仅次于北美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电影对普通公众日常生活的渗透和影响越来越大。在影视受众中,大学生是其中积极活跃规模庞大的一个群体。我国现有在校大学生2500多万,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平均每年观看电影16部以上,看电视剧50集以上,远超过他们接触其他门类艺术的频次。“当代大学生接触最多的艺术种类中,第一位是影视艺术,第二位是音乐,之后才是美术、戏剧、舞蹈等其他各门艺术。”。影视作品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大学中开展通识性影视艺术教育的愈加急迫。
一、我国高校通识性影视艺术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与文学、音乐、美术等具有系统化教育的其他艺术门类相比,在我国小学、中学至大学的教育体系中缺少系统性影视艺术教育模块。影视艺术对大学生影响的重要性与其在教育系统中的边缘性构成了鲜明的反差。在欧美高校,20世纪50年代以后,影视艺术教育逐步发展完善。目前影视艺术已经成为西方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门类。如在通识教育上具有代表性的哈佛大学,2016年春季和秋季两个学期为学生提供了70多门影视艺术类跨专业选修课,如《东亚电影》、 《通过电影探索文化》、《纳粹电影:宣传的艺术》、《中国电影导论》、《性别与意大利电影》、《日本文学与电影》等,课程极为丰富。我国高校影视艺术教育的不足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首先是存在认识上的问题
多数高校的教育管理者对通识性的影視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没有应有的认识。甚至不少人简单的认为影视艺术就是“看电影”的娱乐活动,难登高校讲台的“大雅之堂”。认识的不足严重制约了目前高校影视艺术教育的开展。
(二)师资力量比较匮乏
目前在高校从事影视艺术教育的普通高校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来自与影视专业相关联的一些交叉专业,如教育学、文学、新闻学等专业。影视艺术教师师资的匮乏是制约高校影视艺术教育开展的重要因素。
(三)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面向非影视专业的大学影视艺术课程基本以“公选课”的形式出现于高校的课表中。其教学方式其本上都是“欣赏——讨论——点评”或“讲解——欣赏——讨论”的三部曲模式。此种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教育效果,但较为单一和僵化,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影视艺术综合素养。
(四)缺乏系统化的课程质量保障体系
影视艺术缺乏优秀教材,课程教学内容随意性较强,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没有统一的要求。课程检验也没有的统一的标准。高校的影视艺术教育缺乏规范的质量保证体系。
二、构建高校通识性影视艺术教育体系
(一)为影视艺术教育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高校要从领导层开始加强对影视艺术教育意义的认识,认识到通识性的影视艺术教育对当下的大学人才培养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和鲜明的迫切性。把影视艺术教育放在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高度,加强顶层设计,把影视艺术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进行建设。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师资配备、实践支持等多方面为影视艺术提供制度性的保障。
(二)让影视艺术课堂变得更加有趣、丰富和有效
通过影视课堂的特色化培养学生的影视鉴赏兴趣和能力。可以通过学生对影视制作的模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通过角色模仿、剧情接续训练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影视经典作品的热情;通过对课堂内容的有效组织,引导学生对影视作品的深入思考;通过开放教学,如指导学生创作“分镜头剧本”“DV短剧制作”“学生作品展示讨论”等方式锻炼他们的影视艺术实践能力。
(三)充分利用丰富的校内外资源服务于影视艺术教育
引导学生科学地利用网络影视资源,拓展学生的影视视野;组织建设影视艺术主题的校园文化平台。如通过举办校园影视艺术节、影评征文比赛、剧本创作大赛、微电影创作大赛等方式激发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创作能力;汇聚社会力量进入校园,可以与社会专业影视机构和人士开展合作,建立影视艺术体验与实习基地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影视艺术实践学平台。
三、结语
总之,大力发展高校通识性影视艺术教育,既是我国当下高等教育的现实需要,也符合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彭吉象.影视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黄芩.美国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艺术素质培养[J].东北大学学报,2011(02).
[3]腾朝军,母华敏.中国高校影视教育发展历史与现状[J].电影文学,2010(14).
[4]李欣.普通高校影视素养教育发展瓶颈与对策[J].江苏高教,2009(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