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广角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17-11-18马帆

新课程·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数学广角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马帆

摘 要: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加以解释和应用。这将有助于学生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加强数学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培养等多方面的发展。而“数学广角”内容恰好集中向学生渗透了这些数学思想方法。

关键词:数学广角;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教材编排建议中明确提出,根据学生的经验、心理发展规律和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为基础,应逐步渗透、深化编排和螺旋式上升。在这样的要求基础上,人教版教材对于数学广角的设置,主要是通过一些相对简单的例子渗入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积极尝试从数学的角度思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一些重要的思想方法。下面,就如何在小学数学广角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谈以下几点。

一、精心设计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培养思维的主动性

由于数学广角的内容思维含量较高,教学中更要注意保持学生的兴趣,营造一种愉悦、活泼的教学氛围。改变传统的单向沟通教学,拉近师生距离,逐步消除学生受约束的情境,让其真正参与课堂。而调动课堂参与的关键是创设情境,巧妙地从问题中引发冲突。同时,赋予学生权力,让他们有机会思考、提问、交流和辩论。例如,四年级上册的植树问题,首先创设浅显易懂的生活原理,以学生的小手为载体,引入新课。在手指并拢、张开的游戏中,不但增强了好奇心和探究欲,而且清楚地看出手指的个数与空格数之间是相差1的,初步感悟“间隔”。再发散思维,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间隔”现象,比如,衣服的纽扣之间,一排小朋友每两个人之间,钟表每两声之间停留的时间都可以看成一个“间隔”。于是就顺其自然地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课堂中来,促进学生知识的主动建构。

二、创设学习“障碍”,引起好奇心,培养思维的求异性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为了爱护和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认识矛盾”,巧妙地设置一些学习上的“小障碍”。只有学生的认知特征发生冲突时,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例如,二年级下册简单的推理教学中,当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得出:“小刚拿的是数学,小丽拿的是品德与生活”这样的结论时,设置障碍:“几位小朋友在汇报自己的思考过程时为什么都要从小红说的话开始呢?”求同引思,使得学习兴趣高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获取了知识,又培养了发散性思维,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三、实践中探新知,突出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在教学中,我們要引导学生勤动手、善动脑、多动口,在实践中寻得答案,以此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教学中,用统计表的形式给出三年一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提出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合作交流:(1)现场调查汇报,选择更贴近生活的题材,小组合作开展调查;(2)探索交流展评,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简单归纳类比;(3)画图理解意义,给学生充足的自主观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些都是在实践中体验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四、注重直观手段,养成想象力思维,培养思维的灵感

在教学中,我们应及时捕捉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是一点点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数学广角的内容一直强调利用直观方法帮学生理解问题情境,感悟思想方法。可以是教具、实物、图表、幽默语言、生活经验等。例如,二年级上册简单的排列组合内容,通过摆数字卡片和握手的情境来体现;三年级上册利用连接的方式呈现有序思维来搭配衣裤;三年级下册利用集合圈直观地把两个课外小组的关系表达出来,利用天平的原理帮助学生领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四年级下册利用线段图的一般规律揭示植树问题;六年级下册利用画图、列表等模式帮助学生分析如何找次品。这使他们初步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总之,对于小学生来说,只要有新认识、新意图、新方法、新事物就称得上“创造”。比如:小发现,小创造,一条新颖的解题思路,编一道应用题等都是创造性思维的成果。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尽管不能作为数学广角教学的主要任务,但在教学与旧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知识时,解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时,若是选用恰当的方法,对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瑞芬,朱成杰.数学教学理论选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张燕勤.数学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初探[J].数学通报,2001(7).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广角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