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科素养与自主学习”有效性对策研究
2017-11-18樊也莎
樊也莎
【摘 要】 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各学科素养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展开探讨,即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利用实物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创建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等方面增强学科素养有效性;同时从拓展思路引导学生合理猜想、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以及优化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等方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借此希望为关注这一领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 学科素养;自主学习;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2.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7-0-0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对于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教育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因此对小学教育事业提出了更多新的挑战。新时期下,小学教育从原本的应试教育模式逐渐向素质化教育方向发展。优秀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有利于小学生健康成长,为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增强小学生各学科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也是我国教育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教育质量的必经之路。
一、提高小学各学科素养有效性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需要教师对课堂有良好的掌控能力。小学阶段学生对未知领域的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对同一事物的专注度较差。教师可以通过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程当中,老师需要将“四边形”这一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若按照传统的教学,将课本上的四边形定义直接讲解给学生,因为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没有十分健全,所以势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若是将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不同造型的建筑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在学生们面前,则会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学生在看到漂亮风景的同时还会对各种不同形状进行辨别。引导学生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其他多边形的边数进行统计,从而区分四边形与其他多边形,自然而言地引出教学内容。
(二)利用实物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相对于文字形式的概念定义,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对亲眼看到的物体和画面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小学生这一特点,将颜色鲜艳的图形或者各种形态的实物和模型展现在学生面前,代替枯燥的文字内容。如,在小学科学课的地球介绍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地球仪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人类生存家园的形态特征。并且给学生讲解,地球仪上的不同颜色代表着不同的环境,其他不同的颜色区分了各个不同的大洲和国家。还可以通过加入一个较大的发光体模拟太阳,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让学生了解到每天的时间和一年中的季节都是怎样发生变化的。当学生了解地球和太阳之后,还可以加入太阳系中其他行星和卫星的模型,通过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太阳星系的组成以及各行星运转规律。
(三)创建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
教育的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必将应用于生活。在小学各学科的教育过程中,通过结合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经历,创建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代入感,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如,在小学英语的课程中礼貌用语“Yes,please!”和“No,thank you!”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设计符合学生生活情境的教学方案。通过模拟去朋友家做客,引导学生掌握和使用两种礼貌用语。具体形式如下:
A: May I come in?
B: Yes, please! Would you like a piece of pie?
A: No, thank you!
B: How about a cap of tea?
A: Yes, please!
因為对话的内容和情节都十分简单,所以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单词和句型。通过建立此种情景教学对话,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学习“Yes,please!”和“No,thank you!”两种礼貌用语,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得以运用。
二、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
(一)拓展思路引导学生合理猜想
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思维活跃,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在各学科的概念、定理、公式和规律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拓展学生思路,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猜想。如,我国某地区的一所小学,在数学课堂中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的换算课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已知1米等于10分米,猜想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当学生通过互相讨论猜想得出1平方米等于100平方分米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才想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平方米与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在通过联想猜测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大胆猜测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享受学习的乐趣。
(二)培养学生在课前预习中主动获取知识能力
当学生进入小学学习的后半阶段,基本的学习素养已经养成,这时,教师的任务已不单单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们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锻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利用已知知识去探索未知领域。预习,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进行的自主学习活动,一般有教师明确的预习要求作为引导。预习质量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收获有直接影响,它是有效开展下一个环节的前提,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预习有课前预习和课外预习,我们的各学科老师可以把预习安排在课前5-8分钟引导学生预习新课,我们同时也要提倡学生进行课外预习,学生们在课外预习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可以在课堂内由各学科老师适当地引导并解决。如,在下一堂体育课上我们要学习跳绳,我们如果不提前进行预习,全部教学内容都放在课堂上的话,那么我们讲完理论就没有多少时间让小学生去实践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求学生们可以在课外进行跳绳动作的预习,也可以在预习的时间里演练自已的方法,在我们上体育课的时候,我们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把有些动作要领进行讲解,在示范,学生们很快就能掌握技巧,同时为我们的课堂争取了更多的练习时间,可以帮助学生知识掌握更加牢固。同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加强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参与度
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提高学生的自尊,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与同学间的互爱及学生社交能力的提高。比如:在小学美术课的学习中,我们的学生主要面对的是自己的同学,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们通常都会敢写、敢画、精神上也比较放松,课堂中遇到一些较难画的画面,同学之间就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在一起相互纠正,取长补短,画图能力也会随之进步,同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学会也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能客观地评价他人,这样也就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精神与能力,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们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实践证明,此种方式进行的教学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合作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总结
为了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脚步,我国加强对素质教育体制的优化和改革,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更需要重视学科素养与自主学习的有效性。科学素养与自主学习能力要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密切关注小学教育中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积极转变学习方法,从小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效果,为我国社会建设不断输送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梁卓华.小学科学素养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5)
[2]姜云峰.小学科学素养与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6,(06)
[3]陈润琴.小学科学素养与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尝试及意义解析[J].学周刊,2016,(15)
[4]刘玉玲.学思维和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