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知路径研究

2017-11-18罗丹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罗丹

【摘 要】 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高校探索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校园论辩文化活动为例,分析大学生在活动中的观察学习、符号活动及自我效能反思,探索大学生认知、认同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知;论辩文化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7-00-01

习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充分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对象,而作为生活在具体环境中的人,环境的作用一直存在且不可忽略。

一、社会认知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一)社会认知理论

人同外部世界、人同人之间发生着各种关系,均以认知为基础和源头。[1]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不是凭空出现的,人(P)、环境(E)、人的行为(B)三个因素交互作用,互为因果。[2]通过行为,人的大脑解读外部环境的反馈刺激,同时进行符号编码以形成新的记忆表征,证实、发展或刷新个体的认知。因此,审视人的观念形成及其变化离不开社会语境参数。

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个体的认知、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由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决定作用和人对社会环境的主观能动作用所构成的双向互动过程”[3]98。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知

要切实加强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效性,则其培育路径、载体方法就必须符合人类价值观内化与外显的一般规律。基于人的社会认知规律,在实践中通过对他人的观察学习、借助符号活动以及及时的自我反思有助于大学生完成价值观习得、内化,并形成相应的外显行为。

通过观察学习进行价值认知。除却人的本能外,人只有通过要么直接经验,或者观察学习,习得新的行为技能、信念、情感或其他新的反应模式。实际上,来自直接经验的学习现象都可以通过观察其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替代地发生。所以,示范观察学习是一种“传递价值、态度以及思想和行为模式的最有效手段之一”[2]63。大学生(观察者)可通过外部环境中的榜样示范、言语说服等社会媒介,将替代性经验扩展为自己的价值、态度、思想和行为模式,更快地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知。

借助符号活动完成价值认同。在观察学习情境中,大腦进行符号加工、编码,形成示范行为的表象表征和言语表征。符号转化有利于观察学习和保持,因为这些暂时的示范经验以符号方式保存在人长久的记忆中。[2]善用符号表征,是高校帮助和引导大学生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手段。价值观通过符号活动传递经验信息,大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将经验形成概念的符号表征,表现为语言、表情、情绪、意识等多种个体体验,概念-匹配后,逐步接纳、转化为指导大学生自身未来行动的内部模型。

不断自我反思实现价值践行。“人的一切观念都是由感觉或反省来得”[4]68。如果行为与结果赋予个体正向的自我效能,个体将倾向于强化这一价值取向,反之则弱化或者否定,之后的个体行为就会随之相应地坚持或者减少。

二、以校园论辩文化活动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文以论辩文化活动为例,试论通过打造大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努力使活动的目标、主题、形式、评价等环节设计能够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帮助大学生完成认知、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

(一)论辩文化在大学校园中的内容与形式

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论辩可以辩是非,别真伪。《墨经·小取》:“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在高校中,形式灵活多变的论辩文化活动能够满足大学生对思辩的追求,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在辩论、演讲、论坛讲坛等基础形式的基础上,班级、寝室各级日常管理都可以延伸为大学生共同谏言,形成自我管理的制度公约;甚至反哺课堂,形成翻转课堂、双师多师同堂等创新教学形式。

(二)论辩文化活动与多维度观察学习,帮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一是主题引导,论辩活动通过选择蕴含核心价值观念、贴近现实生活的命题,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过程中,使其主动关注、学习、思考,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二是教师引导,大学生通过观察论辩活动中教师指导的行为过程习得同样形式的思维和行为,学习到他们原本不具备的思想或行为模式;三是相互引导,大学生在辩题的准备过程中,对价值观命题要进行反复深入的解读、剖析、破题,搜集相关资料进行论证,队友之间的交流互动也是一种观察学习。

(三)论辩文化活动全程符号互动活跃,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论辩文化活动将主题设计为价值观命题,就是将这种隐性知识转化为一种理念符号,让大学生对之形成概念,成为指导自己论辩行为的指南;论辩文化活动过程必须以言语符号的形式实现,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外延加以描述、编码和复述,进而储存于记忆,形成大学生价值观行为的抽象模型,反馈为指导大学生判断和决定自己个体行为的内部标准。论辩文化活动进行过程中台上台下的互动形成榜样符号,他们慷慨激昂、口若悬河、娓娓道来,他们的视点、声音将观察者的注意引向特定的刺激(价值观命题),激起队友、对手,包括观众们产生的类似情感和共鸣。

(四)论辩文化活动与自我效能感,推动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个体对自身行为的选择有着判断和引导自己行动的内部标准。自我效能感影响大学生对践行核心价值观行为的选择性和持续性。论辩文化活动环节多层次,持续时间长,参与学生需要付出较大程度的努力,并由此体验到较强的成就感,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进而激发其持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

论辩文化活动中,大学生汲取新知识、新观点、信任、期待、支持、激励、欣赏,以及志愿服务收获的肯定。这些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增强大学生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进一步促使大学生乐于继续保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陆贵山.人伦与文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M].林颖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8

[4]洛克.人类理解论(上)[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浅析高职院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整体合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