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质教育视域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初探
2017-11-18魏小利
魏小利
【摘 要】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国古典知识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有十分丰富的人文知识与深厚的民族情感,譬如修身立德、仁民爱物、济世安邦、豁达通脱、志存高远等人文精神,与当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宗旨不谋而合。因此,在人文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挖掘中国古代文学的人文内涵、讨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是日渐凸显的重要问题。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突出、弘扬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不仅会使人文素质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更会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古代文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7-00-02
一、问题的提出
人文素质教育一直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年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后,人文素质教育更是备受关注。其实,早在1998年高等教育司就指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使大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及人文精神的感染,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成为四有人才……因此,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从更深的层面和更综合的角度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①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尽管教育理论界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有不同的解释,但多数学者一致认为,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兼具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即既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又具备良好的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则有赖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不断完善与具体实施。在高校教育领域,课堂教育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最基本的途径,而通识教育课程无疑是主要载体。
我们认为,在通识教育课程之外,专业基础课程也应该积极承担起人文素质教育的责任与使命。尤其是人文社科类的专业基础课程,都在一定程度上蕴含有丰富的人文知识与深厚的人文精神,这些都将是人文素质教育重要的教育资源与途径。而《中国古代文学》则是这样一门极具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以儒家文化为主的古典人文精神独领风骚。即使在今天,中国古代文人身上的修身立德、仁民爱物、济世安邦、豁达通脱、志存高远、以和为贵、忠义孝悌等美好品质仍然熠熠发光,这些人文品质与当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宗旨不谋而合。鉴于此,如果能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突出、弘扬这些优秀的人文品质,将会使人文素质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因此,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在传授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中国古代文学》如何积极响应人文素质教育的号召与有效承担人文素质教育的责任,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新契机与新机遇。
二、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人文内涵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并没有关于人文精神的专门理论研究,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却十分强调对人文素质的培养。《孟子·滕文公上》论述夏、商、周三代的学校教育时便指出:“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②也就是说,夏代的学校称作“校”,商代的学校称作“序”,周代的学校称作“庠”,三个朝代学校的宗旨是一致的,即都是用来彰显人伦的。儒家的经典著作《大学》中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宗旨记载得更加清楚,“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③据朱熹考论,古人八岁时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④,大学教育的目的有三,一是彰显发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二是使百姓人民去旧图新,三是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可見,中国古代教育十分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岁月虽逝,斯文不灭。中国古代文学正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有非常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民族情感,是如今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教育资源,现择其要点,简论如下。
(一)修身立德,重视品行
中国古人十分重视对人格修养的培育,《大学》即言:“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⑤“修身”,即砥砺品格、恪守节操,是对自我品行的修养,古人认为这是治理家庭、邦国的前提。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大夫叔孙豹甚至认为修身立德是实现人生价值永垂不朽的最重要的方式,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⑥也就是说死而不朽的方式有三种,最受人崇敬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次是提出真理。由此足见诚心正义、修养品行是古人立身的第一准则。
修身立德的人文品质不仅体现在古典文献的理论著述中,更体现在古人的行为风范之中。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人文祖师,他仁民爱物,一生致力于“仁”、“礼”的研究和发扬,座下弟子三千,无不受到他的言传身教。孔子曾用长达十四年的时间周游列国以提倡和推行“仁爱”,虽然并不为当世所接纳,但他确实为后世子孙树立了好学不倦、安贫乐道、忠厚儒雅的君子风范。又有孟子舍生取义,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爱学说,使之施行于政,形成了完整了“仁政”理论。孟子的仁政学说轻君而爱民,但最根本的还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⑦的大丈夫精神。孔孟二夫子已逝去千载,但他们的浩然正气却长存人间,并随岁月积淀,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根与骨髓,是后世士大夫的人格标杆与表率。
身正德高者往往受到世人的崇敬与追慕,颜回好学、曾子孝母、柳下惠坐怀不乱、尾生守信等,均是流传千古的美谈。而背信弃义、德行浅薄者向来为人所唾弃,譬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赵高指鹿为马、秦桧陷害忠良等丑恶行径历来造人诟病。可以说,追慕高义、摒弃恶行,是中国古人重视美好德行的又一重要表现。
(二)立志高远,追求不朽
少有壮志、信念坚定,奋发进取、追求卓越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激励人心的人格力量,也是中国文人反复歌咏、尽情表达的重要主题。孔子教诲弟子们时曾说自己“十有五而有志于学”,即孔子十五岁便立志笃学,且学而不厌,以致由于苦读而多次翻断了编连竹简的牛皮带子,这便是“韦编三绝”的故事。即使到了晚年,孔子依然笔耕不辍,先后整理了《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等多部经典,是当之无愧的人文祖师。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向来被认为是一位悠然淡泊之人,但他在晚年的《杂诗·其五》中也曾热烈地歌咏少年的壮志:“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要之,实现人生价值、奋发有为是古代士子的普遍追求,他们往往年少时节便立下大志,并努力奋进,这是古代士子实现人生价值最基本的途径。endprint
这种激烈昂扬的向上精神在唐代诗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唐代国力雄厚强劲、文化兼容并包,唐代士人也因此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他们无不意气风发、志向远大,动辄自比王侯卿相,大有睥睨天下、囊括宇宙之气概,他们的精神气度犹如长江大河,气势浩大而奔腾不息。李白是盛唐文化所孕育出的天才诗人,也是博大兼容、雄奇浪漫的盛唐气象的典型代表,他在《代泰山学孟少府移文书》中热烈地表达了他的理想:“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即奋发努力学习智慧和本领,希望能够成为帝王的贤臣良将,以安定社会、造福百姓。即使是穷困潦落、才思狭促的苦吟诗人孟郊,也曾高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树立远大理想、追求不朽的人生价值是中国古代文学留给我们的可贵的精神遗产。
(三)仁民爱国,兼济天下
中国古代文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积极的入世精神,他们修养品格、勤学苦读、磨砺信念、切磋技艺的最终目的不仅是建立功业、封妻荫子、富贵扬名,更是治理家庭邦国、辅助明君贤主、匡正天下大道。这种深沉的社会担当源于对民生的关怀与同情、对民族的认同与自豪、对祖国的忠贞与热爱。深切的忧民爱国之情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主旋律。
为民请命、兼济天下是古代士子孜孜追求的人生目标。“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楚辞》)屈原对民生百姓怀有深切的同情,却因谗佞构陷而遭到疏远与贬谪,但他仍心系邦国與民生,上下探索济世救国的方法,甚至指天为证,九死而不悔。曹植作为贵公子孙,他所希冀的是“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垂金石之功”(《与杨祖德书》),即报效国家,造福百姓,建立不朽的基业和不可磨灭的功绩;他曾追随父亲曹操南征北战,“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可谓是三国乱世中的最强音。杜甫一生困顿,安史之乱爆发前夕他最小的儿子甚至因饥饿而夭折,而他一再表达的是“致君饶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人生追求;即使晚年寄居他乡之时,杜甫已无力参与政治,但他依然以天下为己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种博大深沉的民族情怀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弥足可贵的人文精神。
家国沦落、山河破碎之时,挺身而出、保家卫国是古代文人用热血谱写的壮丽诗篇。且不说岳飞、文天祥这样的民族英雄,即使是普通的文人士子,也常常壮怀激烈、意气慷慨。闻鸡而起舞练习剑术的东晋将领刘琨与祖逖,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与陆游,清初的遗民诗人钱谦益与顾炎武等,他们无不积极地干预现实、参与政治。经世致用、匹夫有责,这种强烈的忧患情怀与家国精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内涵。
(四)乐观通脱,自强不息
纵然品学兼美、志向高远、爱国忧民,但是中国文人并不能避免遭遇各种挫折,甚至失败、苦难、伤痛、死亡等常常伴随左右。因此,如何面对生命中的无常、打击与哀痛,是中国文人不能逃避的哲学命题。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史,我们认为,中国古人面对挫败之时,往往都比较达观、通透、自强。他们不耽于忧思,不沉缅于哀痛,不惧怕死亡,或高声歌唱以自我勉励,或退居隐逸以调适性情。不管是奋进还是退守,都能使中国文人在面对磨难时从容应对,化逆境为顺旅。李白在被赐金放还后,仍然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行路难》)。苏轼曾多次遭到贬谪,但是他却说自己一生最重要的功业正是黄州、惠州、儋州等贬谪遭遇成就的。如果说李白面对逆境时表现出来的是非凡的自信与超拔的豪情,那么,苏轼面对磨难的态度则更为达观、通透,他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详尽地展现这一人生哲学: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已然洞达了生与死、富与祸、贫与贱、穷与达,他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临江仙·送钱穆父》),即把人生看作是一场荆棘丛生的旅行,无人可免,无处可逃,何不竹杖芒鞋、且行且赏,这种沉着从容、直面磨难的气度可谓豁达淡然矣!
三、《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文学蕴含有十分丰富的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载体,《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应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统筹协调起来。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首先,将立德树人纳入《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之中。树立良好的品德、培育健全的人格,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优秀文化遗存,更是当下高校教育的重要工作任务,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⑧。因此,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目标,充分利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美德精髓,为人文素质教育奠定理论基础。
其次,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侧重发掘《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中国古代文学》是专业基础课,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是其主要职责,但是中国古代文学中蕴含的修养品格、仁民爱物、济世安邦、豁达通脱、志存高远、以和为贵、忠义孝悌等美好品质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源泉和养分。所以,在承担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应该侧重发掘这些宝贵的人文知识与精神遗产,这既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必经途径。
最后,以具体有效的实践活动辅助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向来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人文,而我们认为,具体有效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基础的知识,还能够促进学生进一步体验人文情感、培养独立的审美能力。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作家作品,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与思考的能力;可以举办诗文诵读大会,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艺术鉴赏力;可以开展影视活动,以沟通古今、情景再现,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认知与理解、认同与拥护。
注释:
①高等教育司《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8]2号,1998年4月10日。
②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43页。
③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页
④参见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序》,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页。
⑤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页。
⑥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88页。
⑦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19页。
⑧参加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发言稿,2014年12月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司.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8.4.10
[2]马明华,涂争鸣.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3]张宏斌.中国高校人文教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4
[4]康震.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导向[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8
[5]纪永贵.《中国古代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池州学院学报,200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