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国静:父母教育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

2017-11-18马力

现代家长 2017年11期
关键词:学会家长孩子

马力

【徐国静简介】

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先后在中国少年报、中国中学生报、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工作。1994年开始探索和研究教育,同时创办“星星河家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以及英国泰晤士报等媒体以大量篇幅报道了其教育实践。同时,她撰写了多部教育著作,深入全国幼儿园、大中小学探索和实践创新教育,她在全国58个城市举办500多场家庭教育讲座,深受欢迎。

现在许多行业都要求有上岗证,唯独做父母的不需要。每个成年人都有生孩子的权利,但又有多少父母是懂得教育孩子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全国著名家教专家徐国静老师。

你会做父母吗?

记者(以下简称记):一位母亲曾忧虑地告诉我,现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父母也面临着各种压力。当父母心情不好时,如果看到孩子在学习上不上进,难免要唠叨。正因为如此,她和初二的女儿距离越来越远,以至于现在女儿已经拒绝和她沟通。女儿每天放学回家就关上自己的房门,房门上写着闲人免进。作为母亲,她很痛苦。

而另一位母亲的痛苦在于,她发现儿子经常撒谎,有几次儿子的谎言被她当场戳穿,没想到从此她和儿子形同路人。儿子不和她沟通,而她也总觉得儿子在撒谎。这位母亲对怎么和儿子相处感到束手无策。

总之,生活中,做父母的苦恼太多太多。

徐国静(以下简称徐):教育孩子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我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送给父母们六个字:发现、播种、交流。

首先要学会发现,发现孩子,发现自己。面对自己的孩子,许多家长都有恐惧心理。恐惧孩子学习不好,恐惧孩子交友不当,恐惧孩子不跟父母说真话……因为恐惧和紧张,父母在和孩子交往时建立了一个错误的机制。在孩子的学习上,父母一般采取诱惑、恫吓和过分保护的策略;在孩子的交友上,父母又采取阻止、跟踪、威胁、看管的方式。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与父母的心灵距离越来越远。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孩子不接受,特别是青春期孩子本身就很叛逆。所以,我在这里奉劝父母们要学会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感情。

其次要学会播种,播下爱的种子。现在的父母给予了孩子过多的关心和保护,致使很多孩子除学习之外什么也不会,更别说去关心和帮助别人。其实,父母仅仅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是不够的,更要在孩子的心中播下爱的种子。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生受益无穷的礼物。一个有爱心的人会有责任感,有同情心,能理解他人,并充满自信地生活。

再次要学会和孩子交流,其前提是父母要足够了解自己的孩子。父母与孩子之间良好的沟通,也是教会孩子将来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如果你的孩子容易犯错,如果你的孩子目前比较落后,如果你的孩子正在遭受挫折,那么,作为父母,你此时应该拥抱孩子,抚摩和注视孩子,让他感觉父母依然以他为荣。孩子的心不出问题,那孩子的成长就不会有问题。

如何做合格父母?

记: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一辈子的,家庭教育的力量是无形的,所以,假如我有了孩子,那么学习做合格的父母,就是非常必要的。至于怎么去做,您能教教我吗?

徐:做合格父母是一门大学问,根据心理学家对20多个国家的10万名8~14岁孩子的调查和教子有方的家长提供的经验,父母在孩子教育上应注意掌握以下几点:

1.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不要总以为孩子小,就事事代劳。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可提示孩子动脑筋想一想,或鼓励他通过实践克服困难,获得自信。

2.设置一些小障碍,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孩子独立做事、处理问题的能力。这类父母是很有智慧的,他们深知能力的培养对孩子而言是最重要的。

3.经常鼓励孩子。孩子有了进步要肯定,孩子遇到挫折要疏导,帮他分析问题,找出解决之道。

4.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和心理平衡能力,锻炼孩子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坚强意志。同时,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式,宽容、忍耐、客观、平和地看待孩子。

5.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鼓励孩子与人交往。家长不要以“妨礙学业”为由,不让孩子交往,更不要把孩子的同伴粗暴地赶走,而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以多种形式参与社交,学会综合运用语言表达、书信通讯、运动旅游等途径结识朋友。

父母教育很关键

记:我发现,很多家长一说到教育,想的就是如何培养孩子,至于自己需不需要提高素质,根本没有想过。请问,家长这么做,合适吗?

徐:如果父母素质不高,那么其家庭就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就难以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下一代。很多父母大发感慨:孩子越大,我越不了解他。是呀,孩子小的时候,你处处以长者的身份指挥孩子,不曾真正体会孩子的感受。当孩子渐渐长大,你和孩子越走越远,代沟也随之产生,你难以把正确的思想和经验传递给孩子,结果导致教育失败。但是如果父母从一开始就能和孩子一起成长,时刻保持童心,那么,随着孩子的成长,你会发现,在孩子慢慢读懂这个世界的同时,你也慢慢读懂了孩子,走进了孩子的心,这时你与成功父母的距离就越来越近了。

我忠告父母们:孩子小时候,如果你不把他当人,等孩子长大后,他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家庭教育是门科学,做合格父母并不简单,在没有拥有教育知识的时候,最好不要轻易做父母,因为父母的言传身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想培养好孩子,就要多和孩子在一起,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不要谩骂孩子,要多鼓励孩子,被鼓励的孩子总是对未来充满信心;不要替孩子做太多的决定,父母是孩子学习的辅导者而不是替代者,让孩子自己学会快乐生活。

父母的职责是帮助孩子明白,自己必须对自己负责。而要做到这些,父母的素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教育的第一步,应是父母教育;家庭教育的重心,应是父母教育;想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必须先提高父母的素质水平,父母教育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endprint

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素质的父母不应该做哪些事情?

徐:1.孩子在场时不要吵架,任何时候都不要对孩子说谎,父母之间要相互体谅、谦让。

2.父母与孩子之间要平等,孩子的朋友来家做客,父母要表示欢迎。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要尽量答复。在孩子的朋友面前,不要说孩子的过错。

3.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讲他人坏话或泄露他人隐私。不要说孩子无法理解的事,不要谈论让孩子感到忧虑而又无能为力的话题,这会让孩子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记:那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素质的父母会做哪些事情呢?

徐:1.每月至少带孩子去一次书店。从小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这会让孩子终生受益。

2.给孩子订一种以上适合孩子阅读的报刊。有些家长经常给孩子买衣服、买玩具,但极少给孩子订阅报刊,这样做其实是不妥当的。

3.培养孩子关心天下的广阔胸怀。给孩子买一个地球仪、一张世界地图、一张中国地图放在家里,每当新闻报道哪个地方发生了什么事件,可以和孩子在地图上把那个地方找出来,让孩子足不出户就“行”万里路。

4.让孩子做家务。孩子首先是人,即使孩子将来是伟人,那他现在也要学会把饭菜做熟。任何东西哪怕是家务活,也要经过学习才能掌握,如果你不给孩子锻炼的机会,那他怎么能学会?

5.在孩子睡觉前跟他聊天。睡觉前是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最佳时间,这个时候跟孩子聊聊天,道声晚安,孩子会格外安心。

培养孩子主动学习

记:在发达国家,父母似乎普遍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

徐:是的。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自食其力为目的的。父母让孩子从小就认识到劳动的价值,他们自己动手修理东西,也鼓励孩子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

在瑞士,父母从小就着力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比如,十六七岁的姑娘,初中一毕业就去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女佣,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劳动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通常这个语言地区的姑娘到另一个语言地区的人家当佣人。其中也有相当多的人到英国,同样是边当佣人边学语言。掌握两三门语言后,就去办事处、银行或商店就职。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虫般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和可耻的。

在日本,孩子很小就被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全家外出旅行,不论多小的孩子,无一例外都要背上一个小背包,里面装着自己的东西。上学后,许多学生都在课余时间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非常普遍,包括有钱人家的子弟,他们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

记:而我们国家,似乎更看重孩子的学业成绩。

徐:我们有我们的国情,不能简单地说重视孩子的学业就是不对的。但是不得不说,国内的很多家长想让孩子学习好,却没有掌握科学的方法,结果不仅没有让孩子爱上学习,反而让孩子产生了厌学情绪,这就有悖初衷了。其实,家长想让孩子爱上学习,可以用下面方法:

1.孩子每天上學前,告诉他放学回来要将一天所学的内容给你讲讲;

2.每天让孩子在书桌前坐10分钟;

3.将孩子学习每科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

4.将孩子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开始前的半小时或1小时定为孩子的学习时间;

5.给孩子制订的学习目标要放在“量”上而不是“时间”上;

6.让孩子彻底放松地玩;

7.当孩子的注意力不在学习上时,最好不要强迫他学习;

8.开始学习前,让孩子整理一下书桌;

9.饭前和饭后一个小时不要让孩子学习;

10.孩子学习中休息,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而且最好让孩子离开书桌。

记:外国的情况与中国不同,中国现在的教育情况与过去相比也有很大不同。社会在进步,很多东西都在发生变化。时代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这让我们感到如今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莫过于给孩子一个健全的人格。在这方面,您能否给家长们一些建议?

徐: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要教孩子十个“学会”:一是学会吃苦,现在不懂得苦,将来就不懂得甜,教育孩子逆境中自强;二是学会创造,其实孩子并不缺乏创造力,而是缺乏对创造力的赏识,学会创造就是学会成功;三是学会爱父母,懂得父母恩;四是学会呵护自身的心理健康,既经得起表扬也咽得下委屈;五是学会欣赏他人,欣赏自己而不欣赏他人是自恋,欣赏他人而不欣赏自己是自卑,既欣赏自己又欣赏他人才是自信;六是学会自我批评,自我批评不是自我否定,而是自我激励;七是学会自学,此乃独立之本;八是学会自我设计,不断地认识自我,突破自我;九是学会幽默,幽默是创造力的突出表现,也是减少生活烦恼的良药;十是学会自理生活。

这十个“学会”,如果孩子真学会了,那么家长大可放心,您的孩子不会差。

记:刚才的十个“学会”是送给孩子的,最后希望您再送给家长们几句话。

徐:那我再送给家长们五句话吧。

第一句话:对孩子永远要鼓励多于责备。孩子的“自我感”非常重要,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自我感”,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第二句话: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太急,有平和的心态,才能想出并使用最合适的家教方法,也才能影响并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

第三句话:多给孩子一点耐心,多听孩子说。现在的孩子和家长没有话说,是因为家长没有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和时间,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感同身受。

第四句话:不要小看品格教育。孩子进名校不是目的,成功就业和终身幸福才是目的,所以说,成绩好不算什么,品格好才是幸福的真谛。

第五句话: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家里要安静,要有读书的氛围,家长要给孩子做出爱学习的榜样。

【编辑:杨子】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会家长孩子
家长错了
学会分享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犯错误找家长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