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情境教学的应用探微
2017-11-17康玮
康玮
【摘要】随着素质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在高中英语学习的课堂上,老师也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手段,开始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利用更为高效的方法来进行学习,这其中最为典型的一种教学技巧,就是结合实际的教学任务,为学生创设出相应的英语学习情境,这样既能够烘托出一定的英语学习气氛,同时也更利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英语 情境教学 创设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0-0083-01
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抱有开放、民主的教学思想,鼓励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地接受,在教学情境中和老师、同学产生更多的互动,这一点也正是英语教学的关键内容。本文通过对高中英语情境教学的具体应用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为相关人员,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一、强调情境教学中的开放性
在对情境教学内容进行创设的过程中,老师首先需要保证,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最大程度的激发。作为一门语言课程,英语学习中,交流是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所以为了使整个情境教学的内容更为有趣,老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对情境教学的开放性内容做出强调,鼓励学生进行更为主动和更为深入的学习与探究。
例如在对“Friendship”这个章节的内容进行学习时,由于高中生大都就被了丰富的交友经验,所以老师在教学课堂上,不妨以“Friendship conference”为活动主题,在教室中创设出一个交流互动的情境内容来。老师可以鼓励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以独白的方式,来向同学们讲述一些和“Friendship”有关的故事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尽可能的引导学生利用章节中所涉及到的一些词汇、短语和语法内容,像“upset”、“have got to”、“ignore”等。在一名学生完成讲述之后,另一名学生可以根据叙述的内容,整理出故事的梗概,或者是利用一句简单的语句来对其进行点明。还有,为了活跃学生在情景教学中的学习兴趣,老师也可以用一些历史上关于“Friendship”的事件,让学生在课堂上以情景剧的形式,来对其进行彰显。
二、适当引入电教的多元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在高中英语教学的课堂上,老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对情境教学的内容进行多元化的丰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同时在课堂上收获别样的英语学习感受。在引用电教手段进行英语学习情境创设的时候,老师也需要对其教学切入点和教学时间进行合理的控制,避免电教技术出现过度引用的情况。
例如在对“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这个章节的内容进行学习时,由于其中涉及到的阅读材料被改编成了相关的电影,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情景创设的教学目的,老师不妨利用多媒体播放软件,为学生播放阅读材料中所涉及到的电影情节,这样阅读中的对话内容就可以真实再现在学生的面前。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对阅读材料中的语言类型进行深入的了解,老师还可以从网络上搜寻一些“Mark Twain”的代表作品,帮助学生进行赏析和学习,加深学习印象。还有,例如在对“Life in the future”这个章节的内容进行学习时,老师也可以通过电教手段,带领学生从“travel”、“education”、“building”等内容展开多元化的研究和探讨,同时还可以利用PPT的形式,为学生进行情境学习的展示。
三、展开必要的课尾学习总结
课尾总结学习是很多老师都有所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要想在英语情境教学中让学生收获到高质量的学习成果,那么对于课尾所进行的总结过程,老师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对情境教学内容进行总结的时候,老师应该对学生的总结时间和总结要点进行必要的点明,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存在的学习盲区展开提问。
在对情境教学内容进行总结的过程中,老师不妨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讓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情境学习过程展开讨论总结。例如在结束“computers”这个章节的情境教学活动之后,老师不妨学生以小组协作的方式,结合教材上的内容,以“The history of computers”为题创作一篇总结短文,并且将老师在情境教学中所演示的内容概括在短文之中;第二种方法则是老师根据情境教学过程,将其中涉及到的重点内容,以“树状体”,或者表格的形式进行汇总,并且将电子版的内容交由到学生手中,帮助他们进行后续的复习巩固。
在创设情境内容来带领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时候,老师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为他们创设出贴合实际的学习情境来。当然,由于高中生学习任务较重,所以老师在情境创设时,也应该点明教学任务,提升整个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晓兰.浅析情境教学策略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1):125.
[2]黄琳,杨绪兵.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6,3(31):282-28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