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应用

2017-11-17耿伟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山河组内

耿伟

一、案例背景

围绕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从2013年起我们肥城市就在各学段尝试实施了以“自主学习任务单+小组合作学习+微视频”为显性标志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自主学习任务单”类似于江苏东庐中学的纸质“讲学稿”,由老师提前一天印发给每一位学生,既是学习新课前的预习案,又是课堂学习的学案;既有学习目标引领,又有学习方法指导。学生以“自主学习任务单”作为学习的扶手,在课堂上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并在关键环节和重点知识点的学习上可以反复观看老师课前制作的微视频,用现代信息化手段辅助学习。教师改变了传统满堂灌的讲课方式,学生也改变了过去的安安静静地听老师讲,看老师演的学习方式。老师变身为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学习成了孩子们在课堂上的第一需要,积极提问质疑、积极答疑解惑、积极参与合作、组内交流、组间展示、自我评价、组内互评、组间PK……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调动起来了,课堂生动起来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成绩都得到大幅度提高。

《壮丽多姿的山河》是泰山出版社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生我养我的土地”中的第三课。本课课题很有气势,学生读起来会有一种自豪感,同时也会产生联想,心中自然会升腾起一股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这一课由“高山峻秀”“江河奔流”“辽阔草原”“风景名胜举世闻名”等四大板块构建起来的。本课为学生提供了17幅祖国的山水风光图片和阅读材料,能使学生对我国的自然概况有较深的印象。

二、案例描述

教师课前准备:

1.教师于课前制作本课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预告本课学习环节与学习方式。学习目标如下——a、情感目标:感受祖国山河的瑰丽多姿,增强热爱国土的情感。b、能力目标: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能说出主要的名山大河。c、认知目标: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

2.录制本课微视频,并上传到班级公共邮箱,供学生在家下载观看。

学生课前准备:(1)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提示预习本课内容,搜集关于祖国著名山川河流、辽阔草原、风景名胜的图片、文字资料或影音资料(2)结合微视频深入学习,释疑解惑(3)办一份“江山如此多娇”的手抄报。

课堂学习

指导学生依照自主学习任务单的提示按步骤依次开展学习、交流、探究活动。

1.学习内容:课本中“高山峻秀”“江河奔流”“辽阔草原”“风景名胜举世闻名”等四大板块主要借助图文对照的形式介绍祖国山河的壮丽多姿,要求学生掌握文字内容并能准确识别每幅风景图片。结合微视频拓宽视野,了解壮美的祖国山河。

每个板块都设计一个主打问题或活动,如:高山峻秀板块——“谈谈你所知道的名山以及相关的传说故事”,让学生交流自己曾经去过的名山或知道的名山,达到资源共享。江河奔流板块——“请你说出几条中国大江大河的名字”,巩固拓展所学知识。辽阔的草原板块——“赞美草原的歌曲很多,选择一首唱一唱”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草原,激发向往祖国边疆的情感。风景名胜举世闻名板块——让学生模拟导游,介绍、了解更多的祖国风景名胜,体验爱国情感。

2.学习形式

⑴利用翻转课堂“课内翻”的方式“自主学习任务单+小组合作学习+微视频”引导学生开展课堂学习;

⑵同桌互讲——组内交流——班内展示相结合;

⑶创设旅游情境,扮演小导游,介绍山河名胜;

⑷观看微视频辅助学习,用影音动画形式深入了解和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多姿。

⑸在各板块学习中设计有星级评价环节:根据课堂学习表现,从是否积极参与同桌互讲、是否积极参与组内交流、是否积极参与班内展示和情境表演以及学习效果是否达标等方面指标作出自我评价、组内评价和班内小组评价。

⑹学生小组间设疑、质疑——小组间答疑PK——教师解惑

三、案例反思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翻转形式有“家校翻”、“校内翻”、“课内翻”,鉴于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家庭没有电脑、有电脑的有的不能上网,能够上网学习的大约占班内学生数的一半,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滞后,没有专用电子书包教室,所以只能采用“课内翻”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上课,充分运用班班通多媒体系统播放微视频辅助学生学习。

采用何种方式组织课堂教学,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學目标和实际学情来确定。

“课内翻”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用“自主学习任务单”明确给出了学习目标、学习形式,解决了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自主评价、组内互评和班内小组评价解决了学得怎么样的问题。

围绕“学得好、记得牢”设计了同桌互讲、组内交流、班内展示交流、班内展演等形式与环节,让学生把课前自主学习的内容进行复述交流,加之运用微视频影音动画等信息化教学手段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辅助学习,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了强化巩固记忆的目的。学生小组间设疑、质疑——小组间答疑PK,以及导游情境展演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同时大大增强了学习效果。

实践证明,通过分组、分层次研讨问题,然后学生班内展示、展演、交流、探究,是能够巩固和加强记忆和印象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山河组内
誓把山河重安排
万里山河
山河壮举
直下看山河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