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在营林生产中的应用分析
2017-11-17朱振波
摘 要:目前我国营林生产事业取得飞速发展,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营林生产管理的问题尤为突出,缺乏有效管理导致营林生产效率低下。随着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的逐步推广,该方法在我国营林生产建设中的应用,提高了营林生产建设质量,建立了营林生产的质量保证体系。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方法;营林生产;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933168
营林生产工作是林场最主要的经济生产活动,具有周期长、见效慢、技术繁杂、操作作业分散等特点。因此,营林生产最大的缺陷就是如果某一个生产环节出现作业质量问题,清除后果造成的影响则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采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营林生产的工作质量。
1 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的内涵
全面质量管理是在工业生产中,以产品质量为核心,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体系,以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的全部活动。运用以质量工作为中心的形式,鼓励全员参与。管理目的就是使本组织所有成员受益或者使顾客满意进而达到成功有效的管理效果。其中质量这个概念影响着全部管理目标的实现。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最初运用在工业生产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由工业生产扩散到其他领域。全面质量管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全面性,有效控制产品各个环节、阶段的质量;全过程,生产产品的质量管理覆盖整个过程;全员性,产品的全面质量管理需要全体职工在工作上的配合;预防性,生产要具有高度的预防性,避免出现次品;服务性,指企业在产品方面必须满足用户的需要;科学性,必须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方法来达到全面质量管理[1]。
2 營林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营林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木材消费需求。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管理营林生产可以有效提高经济效益。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营林生产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2.1 树木育苗与培育方面
目前我国植树造林的技术得到发展,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林场未能开展植树造林工作,砍伐之后没有进行栽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部分幼苗由于种植技术的不规范,部分被淘汰,还有部分幼苗在后期成长中死亡。育苗工作不规范也是存在的问题,育苗工作不规范,影响了树苗的正常生长,也制约新树老树之间的更替发展。造成树木育苗培育时间较长,影响工作效率,并增加了林场营林工作的生产成本。
2.2 造林质量与数量严重不平衡
树木的育苗投入成本较高、回报率很低。特别是在造林工作中出现很多不规范的问题,影响了造林质量,继而增加了林场不必要的经济成本,影响了林场正常的经济效益。
2.3 营林生产管理工作效率不高
营林生产管理具有长期性与复杂性,需要建立完善的体系保障营林生产,提高林场的经济效益。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营林生产管理的各项环节工作没有得到有效衔接,造成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没有显著的生产成果。
3 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在营林生产中的应用
3.1 做好相关方面的调查设计
造林工作开始前,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调查设计主要有林地调查与作业设计2种方式。林地调查主要运用测绘方式,对各种立地条件、土地类别的资料进行汇总,采用信息技术将相关数据进行汇总。作业设计一般指林场运用卫星遥感技术采集图像资料,针对林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制定营林生产规划,做好造林准备。
3.2 做好营林生产作业的质量管理
针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合格者方可参与造林工作。制定严格的营林生产工作质量标准体系,标准体系的制定必须使各项环节环环相扣,有效衔接,通过建立可靠的基础来促进并提高各项环节的工作质量。
做好质量管理,随时对生产工序进行检查。造林的最终成果是立木。在营林生产各环节,在栽植环节要重点检验幼苗的成活率,随时对幼苗的成长情况进行检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保障营林生产质量。造林工作结束后运用信息技术汇总相关数据。
在最后的检查验收工作阶段,验收林场营林生产的面积与树苗的存活率,并根据时间的发展随时更新数据,进而提高林场营林生产质量与经济效益。
4 结语
在营林生产中应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提高了林场的营林生产作业的质量与效率。通过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的使用,完善了营林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有效连接,完善了营林生产管理制度。针对造林工作存在的问题,要构建营林生产的质量保证体系,提高树苗存活率和种植面积。
参考文献
[1]党凤兰,郭辅卿.深化营林全面质量管理[J].林业经济,1991
(2):39-43,18.
作者简介:朱振波(1968-),男,现任二龙湖林场工程师工程师。endprint